孫權、魯肅協助諸葛亮氣死周瑜

來源: 淡黃柳 2014-01-03 03:01: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1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淡黃柳 ] 在 2014-01-03 05:39:5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堂堂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周瑜怎麽會被“村夫”諸葛亮氣死?

非也。

羅貫中認為,人的氣量包括心理之量和思想之量,人的智慧包括智商與情商。

周瑜由於少年得誌、愛情甜蜜,致使心理承受能力與設謀高度有限,一旦遇到不稱心的事就氣急敗壞,一旦遇到能人就妒火中燒;但周瑜的思想境界和情商並不平庸,他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並加以彌補,如孫權剛上任時向他問計,他就說:“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為今之計,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為輔,然後江東可定也。”“子布(張昭)賢達之士,足當大任。瑜不才,恐負倚托之重,願薦一人(魯肅)以輔將軍。”

從後麵的情況看,提前準備都督接班人。他的做法與孫策神似,孫策臨終前取印綬與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一鷹派,一鴿派,鷹適合逆取,鴿適合順守。

再看看諸葛亮準備的接班人,如劉琦、龐統、馬謖等,都是始亂終棄,都不及魯肅之於周瑜長久。

周瑜明知魯肅在算計自己,“胸懷韜略,腹隱機謀”,仍傾力舉薦、重用,這就不是一般的肚量了。

看上去忠厚老實的魯肅實際上是陰謀士啊。

孫權在舉賢任能方麵確實有一套,他不像孫策好逞個人英雄並長期倚重張昭和周瑜,他會根據局勢的變化換人,從周瑜、魯肅、呂蒙到陸遜都換得非常正確及時。另外,孫權還能在緊要關頭讓兩個人打配合,如用周、魯同時應對諸葛亮,用呂蒙、陸遜同時應對關羽。

這其間孫權的思維是非常清醒的,他采納周瑜的意見委任了魯肅,卻沒有按照魯肅的初衷委任諸葛瑾(諸葛瑾是魯肅舉薦而來)。假如重用諸葛瑾,後果將不堪設想。

值得關注的是,孫權不僅當眾偏寵魯肅,還直接對周瑜耍了幾次手段。如在周瑜“二氣”之後,孫權不堪妹妹孫尚香被拐,明言要換都督——“權不勝忿怒,欲拜程普為都督,起兵取荊州。”

再如,周瑜受到第三氣,正“怒氣填胸,墜於馬下,左右急救歸船,卻報吳侯孫權遣弟孫瑜到。孫瑜曰:‘吾奉兄命來助都督。’遂命催軍前行。”孫權此時竟還來催軍,與其說是催軍,不如說是催命。

很快,周瑜就在諸葛亮和孫權的前後夾擊下,命喪巴丘嶽陽。

孫權何時對周瑜起的殺心呢?是在諸葛亮一氣周瑜、周瑜南郡失手之後。本來,赤壁之戰東吳是為了保家衛國而不得已參與,但周瑜見贏得那麽輕鬆,就想一鼓作氣統一天下,先取荊州,再取西川(與後來劉備伐吳的意圖相同,路徑相反)。沒料想剛到南郡就遭受了雙重打擊,身體被曹仁的毒箭射傷,精神被諸葛亮的奸計羞辱。

周瑜寧願讓神人諸葛亮氣死,也不想被魯肅、孫權害死。從周瑜先斬後奏用孫權之妹孫尚香設謀即可看出端倪,這是一條多麽搞笑的計謀呢?不要說計敗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計成了也會顏麵盡失,如吳國太和喬國老所說:“若用此計,便得荊州,也被天下人恥笑。此事如何行得!”

周瑜向來一步三計且追求完美,怎麽會使出如此下策呢?

原來,公瑾已經從求生轉為求死了。

周瑜麵臨著,既不能讓世人認為他死在曹操的遺計和曹仁的毒箭之下,也不能讓世人認為他死在魯肅的排擠和孫權的威逼之下,他便想效仿兄長孫策,揪住諸葛亮這個神通廣大的妖精不放,哪怕顯得小肚雞腸、英雄氣短,畢竟死在了君子手裏。

“既生瑜,何生亮!”
 

所有跟帖: 

有水平,能在這個常規老問題上開創意獨見,且引用有據。讚!:)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3/2014 postreply 05:09:18

讚!見地獨特 -紅塵有夢- 給 紅塵有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3/2014 postreply 11:19:37

見地確實獨特!即便死是唯一出路,那也不能拿東吳的夫人和名譽給自己墊背啊 -z2g9- 給 z2g9 發送悄悄話 z2g9 的博客首頁 (370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03:49: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