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文化走廊,我想到了北平的國子監。

本文內容已被 [ 淡黃柳 ] 在 2013-12-29 03:18:3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北平,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大城市,現在名字叫北京。

兄弟我主要在天橋玩活兒的。那裏可謂人生百態。有吆喝著的,有提著飯盒急匆匆趕路的,還有討價還價的,喊的、叫的、唱的、三教

九流,熱鬧非凡。

有一天突然走到了北平的國子監。俺沒有文化,也從來沒有到過如此文化的地方。首先不明白的,就是這名字:國子監。這仨字俺倒是都認識:“國子”嘛,那一定不是凡夫俗子了,這“監”呢?監獄咱雖然沒有去過,但可是聽說過的。

莫非,這北平的國子監,就是皇上那會兒的五七幹校?

後來,我問了一學問人。才知道,感情這“國子監”,就是“國子鑒”的意思。就是說,這裏呀,專門鑒定國子!

我覺得這個事情整得有點邪乎了。有什麽用一“監”字故弄玄虛呢?

國子監,又稱為孔廟,位於安定門內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是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又稱“太學”“國學”。按照“左廟右學”的規製,在其東側是孔廟,西側是教學樓。

監生,是國子監學生的簡稱,照規定必須貢生或蔭生才有資格入監讀書。所謂蔭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監的官僚子弟,此種蔭生亦稱蔭監。在清朝,蔭監又分為恩蔭和難蔭兩種。凡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的,任滿三年者,死後準許送一子入監讀書,以及遇到慶典,皇帝特賜許入監讀書的人,都算是恩蔭。還有,監生是可以用錢捐到的,這種監生,通稱例監,亦稱捐監。由舉人做監生的,叫舉監。由秀才做監生的,叫貢監,也叫貢生。秀才一經成為貢生,就不再受地方儒學管教,俗稱出貢。在清朝,貢監也叫優監,表示從生員(秀才)中選拔優秀的人去國子監讀書。

所以,貢監是最牛逼的,也是監生的絕大部分。即貢生也有若幹種,如歲貢、選貢、拔貢、恩貢、優貢等等。歲貢是由地方的府、州、縣學把秀才依次排隊,按規定時間循序推薦到國子監,俗稱挨貢。由於歲貢須計較年資,及至入監時多已年力衰憊,所以明清兩朝的中後期又在歲貢之外,另行選拔年富力強、學行兼優的秀才入國子監,這種選拔不計較資曆,明朝稱為選貢,清朝稱為優貢。

監生們行走的道路兩旁,有許多石碑,碑上刻有曆屆三甲進士的的名冊。曆代任何運動事變,都沒有人碰過。

是不是說多了?好,就到這裏吧。

 

所有跟帖: 

學知識了。現在我們國外的貢生們做的是移民監。 -wumiao- 給 wumiao 發送悄悄話 wumia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0/2013 postreply 20:53: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