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朋友們吃餃子或湯圓了嗎?冬至是中國農曆中重要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早在春秋時代,聰明的先人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 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有雲:“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想起了成語“數九寒天”。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這個習俗起源於何時,沒有確切資料佐證,不過有資料表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據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俗用冬至日數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九九歌”常成為我們的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冬至那天起就算進“九”了,在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隨著曆史的進展,如今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不那麽普遍了,有些節日被那些五花八門的洋節蓋過了。民間“九九歌”、“畫九”、“寫九”的習俗,來源於民間,也紮根於民間,百度一下,覺得這種民間文化應當受到重視,不能失傳。尤其是《九九消寒圖》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和文化遺產,還是有其保留和存在的意義。
“九九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日曆”,人們寄望於它,來預卜來年豐欠,是一種很有傳統特色的、好看的日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單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圖”。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九九消寒圖”的畫法,可謂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異彩紛呈。但是,最為常見的畫麵是梅花圖,畫一枝傲霜鬥雪的梅花,上麵有81朵花,象征著九九八十一天。每過一天,就用筆染一個花朵。待過完這81天,81個花朵也就全染過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圖”。而且在明代的北京,還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圖”,在市麵銷售,這樣就更省事了,而且在圖旁還印有《九九歌》。
在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濰坊有位名叫王之瀚的文人,寫就了一首《九九消寒圖》詩。九首絕句分別寫在八十一格的“八卦爻象圖”內。詩雲:
一九冬至一陽生,萬物自始漸勾萌,莫道隆冬無好景,山川草木玉妝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間休息掩紫關,千家共盈享年福,預計來年春不困。
三九嚴寒水結冰,釣罷歸來蓑笠翁,雖無雙鯉換新酒,且見床頭樽不空。
四九雪鋪滿地平,溯風冽冽起新晴,朱綈公子休嫌冷,總有樵夫赤足行。
五九元旦一歲周,茗香釀酒答鍾麻,太平天子朝元日,萬國衣貫拜冕旒。
六九上元佳景多,滿城燈火迎星河,尋常巷陌皆車馬,到處笙歌表太和。
七九至數六十三,堤邊楊柳若含煙,紅梅幾點傳春訊,不待東風二月天。
八九風和日日遲,名花先發向陽枝,即今河畔冰開日,又是漁翁垂釣時。
九九鳥啼上苑東,青春草色含煙蒙,老農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臥龍。
這首九九消寒詩不僅介紹了節段的氣候特點,還敘述了民情風俗及農事活動。
選擇九個九畫的字連成一句,放在格中,自冬至始,日填一劃,凡八十一日而畢事。
在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所藏的宮中雜檔中,有一幅《消寒詩圖》,全圖每九詩四句,共三十六句,共計252個字,詩文如下:
頭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萬物生,堯湯舜禹傳桀事,武王伐紂列國分。
二九朔風冷難當,臨潼鬥寶各逞強,王翦一恕平六國,一統江山秦始皇。
三九紛紛降雪霜,斬蛇起義漢劉邦,霸王力舉千斤鼎,棄職歸山張子房。
四九滴水凍成冰,青梅煮酒論英雄,孫權獨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屬晉公。
五九迎春地氣通,紅拂私奔出深宮,英雄奇遇張忠儉,李淵出現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漸長,咬金聚會在瓦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瓊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來雁北飛,探母回令是彥輝,夤夜母子得相會,相會不該轉回歸。
八九河開綠水流,洪武永樂南北遊,伯溫辭朝歸山去,崇禎無福天下丟。
九九八十一日完,闖王造反到順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國大清坐金鑾。
在這首“九九消寒詩圖”中,從遠古的“三皇治世”,到“大清坐金鑾”,提到了我國幾千年曆史長河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時空跨度大,內容豐富,讀來耐人尋味。
在溥儀小朝廷時期,幽居深宮,憂苦寂寞。為了排遣寂寞,侍臣們特為他編製了《消寒益氣歌》。《消寒益氣歌》每九有一歌名,即:七星拱一,左右合和,三星在戶,四平八穩,一門五福,六合得正,奇財子祿,八方朝貢,九五至尊。
其全部歌詞照錄如下:
阿彌陀佛第一聲,一九陽回日日增。有位古佛釋迦祖,一個木魚一本經,一意渡眾生。
阿彌陀佛第二聲,二九陽回萬物生。二位仙師和合子,二人同意念真經,事事都亨通。
阿彌陀佛第三聲,三九陽回喜氣盈。三位星君福祿壽,三陽開泰陽明通,吉人靠天公。
阿彌陀佛第四聲,四九陽回四相通。四麵觀音四麵渡,四時吉慶喜相逢,養氣自然平。
阿彌陀佛第五聲,五九陽回向陽生。五位古佛正中坐,五倫順序五路通,無處不興隆。
阿彌陀佛第六聲,六九陽回地氣通。西來六祖達摩子,麵壁十年渡眾生,感化不非輕。
阿彌陀佛第七聲,七九陽回動春風。七夕仙子從天降,福祿壽考汾陽公,德厚享高齡。
阿彌陀佛第八聲,八九陽回細柳青。八洞仙人八種寶,齊向瑤池祝壽星,仙酒醉長生。
阿彌陀佛第九聲,九九陽回遍地青。九星鬥姥雲端坐,九如散與帝王宮,九洲複大清。
其歌詞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溥儀的思想,不僅有宗教迷信色彩,還做著“九洲複大清”的複辟美夢。
浮生拾慧——冬至
黃廷法
“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中原內地的冬至飯以餃子為主,傳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老先生。張老先生活著的那會兒,每年的冬至節,他都要熬製一種“祛寒嬌耳湯”為鄉親們分食,那湯中所煮之物,為羊肉與藥物搗爛後捏合成的耳朵狀的食物。羊肉為大熱肉品,有祛寒大補之功效,嚴冬裏多喝羊肉湯,多食羊肉,可以治療入秋裏累積的肺癆、哮喘,後人遂模仿那種嬌耳製成了餃子。冬至節吃餃子,一則為紀念醫聖,另外又派生出的民俗意義也頗為有趣:“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如果冬至日不吃上一碗餃子,就會有凍掉耳朵的危險,那麽何樂而不為呢?其實些等節日也多是為舊時的窮苦人家而設,常年拮據,總要挨到節日之時才要犒勞犒勞自己,打個牙祭,尋份歡樂。
我知道大凡俗諺都是人類群體智慧的結晶,其中實也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科學的成分,就拿開篇的那句冬至日諺語來說吧,生活在中原內地的古人通過長期的觀察後就發現:冬至前夕,白晝日漸變短,黑夜日漸變長,到了冬至日這天,白晝就最短,黑夜則最長,而吃罷冬至飯之後,白晝又日漸變長。這些觀察結果最終也就通過了琅琅上口的諺語表達了出來。現代自然科學證明: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相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之後,太陽才開始逐漸北移。現代科學也已佐證了古人的智慧。
而逐漸北移的太陽並沒有為北方人帶去過多的溫暖,反而從冬至日起,北方也真正進入了一年裏最為寒冷的季節。我搞不懂其中的原因,大約是深秋之後慢慢厚積的嚴寒非要在這一天之後薄發,也隻有在經過了小寒、大寒二節氣的緩釋之後,溫暖的春天才會重新普降人間吧!
冬至已過,最理想的事情莫過於像一些小獸一般,忘掉一切的煩惱,去進行一個漫長的冬眠,等待來年驚蟄之時再浮出地麵。
白樂天有《邯鄲冬至夜思家》詩一首曰:“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杜子美也有《冬至》詩二首,詩中也皆言羈旅之愁苦。“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是天荒地寒時節,誰人不會念及遠方的屬於自己的那份溫柔呢?是以節日莫遠遊!
轉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