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中華第一長聯 和 武侯祠攻心聯 與 文人趙藩 巧緣】

來源: 弓尒 2013-10-28 15:36: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33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3-10-28 21:04:1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這副180字的長聯 號稱 “天下第一長聯”
是雲南昆明著名風景名勝大觀樓的卓越。
這副長聯本身的文化底蘊和書法藝術吸引著遊客駐足觀看長思。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這副8/7, 8/7 ,30字的對聯是四川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前的一幅對聯,人稱“攻心聯”。
這副對聯以其深刻的哲理和蒼勁的書法吸引著遊客的瀏覽與欣賞。

這兩副同時深受百姓騷客和偉人喜愛的對聯都與一位名叫趙藩的人有關。
這是因為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是趙藩書寫的
武侯祠攻心聯的撰和書皆為趙藩一人所為
更有趣的是,趙藩書寫和撰寫這兩副對聯為的卻是都當過總督的岑姓父子。

趙藩何許人也?趙藩,字樾村,晚年自號石禪老人,雲南劍川人。1851年正月初七生,76歲時去世。
他24歲時中舉,曾做過雲貴總督的幕僚,在雲南和四川為官多年,且官至二品。趙藩一生勤奮好學,
尤其以書法、詩歌和楹聯見長,著述頗豐。

趙藩重書大觀樓長聯時隻有37歲。那是1889年的正月,為的是慶賀時任雲貴總督的岑毓英的60大壽。
當時趙藩在總督府主管箋奏,實際起的是總督府總管的作用。岑毓英在雲南為官28年頗有政聲,也頗得人心。
他想利用自己的壽辰來做點事情,便與趙藩商量。趙藩覺得過生日擺席吃喝沒有多大的意義,不如做點能傳世的事情。
鑒於當時深得總督青睞的大觀樓以及樓上的長聯已在兵燹中毀壞,正等待修複。於是趙藩便建議總督
重刻重立大觀樓長聯。岑毓英采納了趙藩的建議。

建議雖然是趙藩提的,但他並沒有想到總督會讓他來書寫刊刻長聯。
因為在當時的昆明雲集著許多比他年長的書法名家。雖然趙藩對書寫刊刻長聯有足夠的底氣,但他仍然感到受寵若驚。

沒過多久,當兩塊藍底金字,字體古樸蒼勁,署“西林岑毓英重立”字樣,
呈複瓦狀的木質長聯在總督60大壽慶典之際麵世時,讚歎之聲不絕於耳。為了突出總督,
趙藩在這副由他書寫刊刻的長聯上,他沒有落自己的名字。

從當時的情形來看,趙藩心甘情願隱姓埋名為岑毓英總督書寫刊刻重立大觀樓長聯,
一則是為了感恩,二則是為了頌揚總督的政績。應該說,當時的趙藩,心情是愉快的。

但是,趙藩在撰寫成都武侯祠“攻心聯”時,心境就不同了。當時趙藩已經51歲,
在已故雲貴總督岑毓英的三兒子、新任四川總督岑春煊手下為官。
趙藩與岑春煊有一段師生情誼。當年趙藩在岑府做幕僚時,其才華深得總督的賞識,
因此聘請趙藩做岑家孩子的家庭教師。應該說,岑春煊一直也是敬重趙藩的。當1902年農曆
八月岑春煊由廣東巡撫任上緊急出任四川總督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趙藩。他想得到老師的幫助。
於是他任命趙藩為四川鹽茶道兼通省厘金,對照今天的官職,當年趙藩當的好像是商務廳長、
稅務局長和海關關長。這是一個經濟地位相當重要的職位,也可以說是一個肥缺。

當時的四川,民不聊生,百姓生活相當艱苦。因此人民的反清情緒十分濃烈,義和團運動隨處可見。
岑春煊為了報答晚清政府的栽培,對百姓一意施行高壓,重兵圍剿、肆意殺害有反清情緒的民眾。
越壓越反,越反越壓。這一切引起了趙藩的注意和反思。趙藩認為,解決四川的問題,不能一味憑借武力,
而且應該采用疏通和安撫的辦法。一次,趙藩在遊武侯祠時,聯係諸葛亮的治蜀之法以及時下四川的局勢,
欣然命筆抒發胸中的感想,一氣嗬成了“攻心聯”,並署了“權四川鹽茶使者劍川趙藩敬撰”的落款。
然後立即刊刻好,讓人敲鑼打鼓懸掛到武侯祠諸葛亮殿前的門上。趙藩如此之目的,
是為了能引起岑春煊的注意,以此審視自己的治蜀之法。

然而趙藩此舉並沒有立即收到效果。不知為何,岑春煊對趙藩在武侯祠撰寫、
懸掛對聯一事始終不聞不問。趙藩急了,便找了一個不錯的借口在武侯祠宴請岑春煊。
岑總督礙於情麵,隻好去了武侯祠,並且觀看了趙藩撰寫的對聯。雖然總督胸中有些不快,
但還是給了老師足夠的麵子。

後來,趙藩見四川的局勢並沒有實質性的好轉,便憤然辭職,回到雲南家鄉參加重九起義和護國起義,
並且在護法軍政府中任職。逝世前7年,辭去一切軍地要職,遠離官場,出任雲南省圖書館館長,
專門編著《雲南叢書》,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用到了雲南的文獻事業中。

趙藩一生雖然都在做官,但並不顯赫,沒有留下顯著的政聲。惟有這兩副由他書寫和撰寫的對聯
成了不可多得的厚重的文化遺產。兩副對聯因趙藩而得以傳世,趙藩聲名也因這兩副對聯而得以遠播和久播。



大觀樓長聯

昆明大觀樓長聯是清朝乾隆年間昆明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作

 

上聯: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芒芒空闊無邊。
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
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
更苯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
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
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
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這副長聯(原文繁體書寫,無標點符號)一百八十字,對仗工整,氣勢宏大,膾炙人口。




 

孫髯(?--1775年),字髯翁,號頤庵,原籍陝西三原,是清朝文學家,滇南名士。
其父到滇任武官,遂隨父流寓昆明。他幼年時就以詩文著名,博聞強記。因憤恨於科舉進場搜身,
從此終身不應科舉。中年後家道中落,寄居昆明圓通寺咒蛟台,因此自號為蛟台老人。
因庭院有萬株梅花,自稱“萬樹梅花一布衣”。以卜易和賣藥為生,生活窮困潦倒。
孫髯翁性格高傲,不肯隨俗,潔身自好,不願乞憐於人,對於清政府及其所屬官吏,
總是不俯就苟且,遇到不順意的地方,他不是詈罵,便是嘲諷。


大觀樓長聯作者孫髯翁

 
乾隆年間,孫髯曾為滇池大觀樓題楹一幅,計180字,號稱天下第一長聯。



 

至今大觀樓三樓懸有著名文史學家郭沫若1961年登大觀樓詩句:

果然一大觀,山水喚憑欄。睡佛雲中逸,滇池海樣寬。
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掾,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





【】


史上最長的對聯:武昌黃鶴樓的長聯(350字)(1)

黃鶴樓350字長聯


跨蹬起層樓,既言費文韋曾來,旋謂呂紹先到此,楚書失考,竟莫喻仿自何朝?試梯山遙窮郢塞,覺斯處者個台隍,隻有彌衡作賦,崔顥作詩,千秋宛在。迨後遊蹤宦跡,選勝憑臨,極東連皖豫,西控荊襄,南枕長嶽,北通中息,茫茫宇宙,胡往非過客遽戶。懸屋角簷牙,聽幾番銅烏鐵馬,湧浦帆掛楫,玩一回雪浪雲濤,出數十百丈之顛,高陵翼軫,巍巍嶽嶽,梁棟重新,挽倒峽狂瀾,賴諸公力回氣運。神仙渾是幻,又奚必肩頭劍佩,畫裏酒錢,嶺際笛聲,空中鶴影。

蟠峰撐傑閣,都說辛氏壚伊始,哪知鮑明遠弗傳,晉史闋疑,究未聞建從誰乎?由戰壘仰慕皇初,想當年許多人物,但雲屈子離騷,羋熊遺澤,萬古常昭。其餘創霸圖王,稱威俄頃,任成滅黃弦,莊嚴廣駕,共精組練,靈築章華,落落豪雄,均歸於蒼煙夕照。惟方城漢水,猶記得周葛召棠,便大別晴川,亦依然堯天舜日,偕億兆群倫以步,登聳雲霄,蕩蕩平平,攙搶淨掃,睹豐功駿烈,賀而今曲奏承平。風月話無邊,賞不盡郭外柳蔭,亭前棗實,洲前草色,江上梅花。

—— 清·潘炳烈

350字 然 氣勢遜 孫髯翁之





【2013-10】





 

所有跟帖: 

讚!好介紹。謝謝。:)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8/2013 postreply 15:48:19

上聯:“苯天葦地”當為“蘋天葦地”。蘋指水草 -處方- 給 處方 發送悄悄話 處方 的博客首頁 (124 bytes) () 10/28/2013 postreply 23:57:23

謝謝:上聯:“苯天葦地” 當是 錯誤, 苯在此處絕對錯了, 謝謝。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00:29:07

不知為何,進入帖內 但不能改動了,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01:00:27

很棒!欣賞學習!去過大觀樓拜讀這長對~~~ -遍野- 給 遍野 發送悄悄話 遍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2/2013 postreply 19:07:17

欣與分享~~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2/2013 postreply 21:53: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