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曠世藏家張伯駒身後的女人

來源: 電影資料館 2013-08-19 13:47: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85 bytes)


《浮生六記》中的芸娘心心念念要為沈三白物色“美而韻”的女子,這“美而韻”可能就是有姣好的容貌和不凡的氣質吧!民國時代出現了很多“美而韻” 的女子,潘素就是其中一個。一代名士張伯駒胸懷坦蕩、博雅脫俗、命運多舛、充滿傳奇色彩,而蘇州女子潘素就是站在他身後的女人。

   潘素,原名白琴,是蘇州望族潘世恩的後代,是一個在中國青綠山水畫派有一定地位的女畫家。潘素之父潘智合為名門之後,從蘇州移居上海後,整天遊手好閑, 吃喝玩樂,家道日漸衰落。母親沈氏是位大家閨秀,哀怨自己遇人不淑,隻有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視她為掌上明珠,在她7歲之際,為她請老師,教她學習 繪畫、音樂和詩文,她的點滴進步都給了母親莫大的安慰。然而天不佑人,潘素13歲那年,永遠失去了母親的庇護,迎來了凶狠的繼母,從此開始了她噩夢般的生 活。幾年後,潘素已出落成婷婷玉立的少女,繼母以她擅長琵琶為借口,逼其在青樓操琴掙錢,一個蘇州顯赫家族的弱女就這樣陷入了不堪的境地。這生不如死的生 活幾乎摧毀了蘭心蕙質的潘素,已在天國的母親似乎聽不到女兒的抽泣,任憑她在這聲色犬馬之地沉浮。然而峰回路轉,她碰到了今生的至愛——張伯駒。江南才女 與北國公子四目相對之時,已緣定終身,張伯駒填了一首《浣溪沙》:“隔院笙歌隔寺鍾,畫闌北畔影西東,斷腸人語月明中。小別又逢金粟雨,舊歡卻憶玉蘭風, 相思兩地總相同。”以詞表達心聲,以才情打動少女的芳心。

  張伯駒出生貴胄,早年與袁克文、張學良、溥侗並列為民 國四公子,是集收藏家、書畫家、詩詞家、戲劇家於一身的曠世奇才,這樣的貴公子早有妻妾,但潘素卻不知。當日後知道真相後,她已很難從張伯駒身邊走開,隻 為情到深處無話說。相戀一個時期後,他們在潘素的故鄉蘇州舉行婚禮,虎丘山、拙政園、獅子林留下了他們幸福快樂的身影。他們拜訪印光法師,皈依佛門,法師 為他們取了慧起、慧素的法號,從此“慧素”成了她的字,“素”成了她的名,而白琴這個原名卻成為曆史。

  潘素畫作

   張伯駒曾稱人生有四大愛好:愛文物、愛女人、愛吃喝、愛讀書。愛女人之說曾是風流倜儻的張公子所熱衷的,他在娶潘素之前已有三房妻妾,有媒妁之言的,也 有自己娶回家的,然而張伯駒在認識潘素後,再無風流韻事發生,他的心隻係於潘素一個人身上;愛吃喝之說是曾經一擲千金的富家子弟的生活,但在曆經磨難之 時,夫婦倆還要朋友接濟,能維持溫飽就不錯了。愛讀書、愛文物卻是伴隨張伯駒終身的嗜好,尤其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物的癡情鮮有人能及。張伯駒為了那些珍貴 文物,不惜傾家蕩產,重金收藏,他的家人都反對他,稱他是敗家子,隻有潘素理解他、支持他,是潘素讚許的目光給了他無限的安慰和力量。這種精神的默契,誌 趣的相投是他們相親相愛一生的基礎。1956年,他們將其30年所收藏的珍品——陸機《平複帖》、杜牧《張好好詩》、範仲淹《道服讚》、黃庭堅《草書》等 8幅珍貴的書法作品,無償捐給國家。陸機《平複帖》是現今傳世墨跡中的“開山鼻祖”。雖長不足一尺,隻有9行字,卻蓋滿了曆代名家的收藏章記,朱印累累, 滿紙生輝,被收藏界尊為“中華第一帖”。更值得一提的是:幾乎讓張伯駒“傾家蕩產”的隋代大畫家展子虔所繪的《遊春圖》,距今1400多年,被認為是中國 現存最早的一幅畫作,1952年,他們將其捐獻給國家。當年有人願以240兩黃金讓出這幅《遊春圖》,為此張伯駒不惜將自己鍾愛的豪宅——李連英舊墅賣給 輔仁大學,換得2﹒1萬美元,又兌成220兩黃金,潘素毅然賣掉自己的陪嫁湊足了20兩黃金,夫婦合力收藏了《遊春圖》。抗日戰爭時期,聰明的潘素為了不 讓《平複帖》等國寶級的字畫出任何意外,將它們一件一件包好,再一件件縫在被褥和棉衣裏,隨身攜帶,一路擔驚受怕地帶出北京。這些字畫無疑是他們觀賞研習 的珍品,傾注了他們畢生的心血,張伯駒曾立下字據將它們贈送給潘素。但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初,潘素不願據為己有,支持張伯駒無償獻給國家。

   潘素與張伯駒不僅是誌同道合的神仙眷侶,更是患難與共的恩愛夫妻。1941年,上海發生了一起轟動一時的綁架案,被綁架者正是張伯駒。汪偽的一個師長綁 架張伯駒,向潘素索要300萬元(偽幣),否則撕票。張家名聲在外,抗戰後家道已中落,並且大部分錢都變成了字畫。在危難麵前,潘素體現了蘇州女子特有的 堅韌,在丈夫被綁架的8個月內,她變賣自己的首飾,四處托人,打聽消息,全力營救。一邊是丈夫深愛的國寶,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兩邊都要保全,隻要她隨 便賣掉一件收藏品,就足夠救人,但她知道不能,賣掉寶物就等於要了丈夫的命。最後在潘素的周旋下,友人們鼎力相助,以40根金條“贖回”了張伯駒,朋友們 紛紛稱頌潘素俠肝義膽、忠貞不貳的品質。也正是擁有這種品質,無論是張伯駒被打成“右派”或“文革”遭受磨難之時,潘素都不離不棄。

   溫柔賢慧是每個女子都應具備的品質,但獨立自強,卻不是每個女性都能做到的,潘素卻兼而有之。在與張伯駒相識後,張伯駒為她聘請名師,朱德甫教她畫花 卉,夏仁虎教她古文;後來又請蘇州名家汪孟舒教她繪山水畫,從此潘素專攻青綠山水。畢竟有書香門第的遺傳基因,有年幼時打下的繪畫基礎,潘素的才藝在名師 的指點下大有長進。張大千、陳半丁、劉海粟、陶心如等都是他們的朋友,他們常常一起觀賞珍藏,一起作畫題字。在文人雅士的相聚中,潘素不斷吸取藝術養分, 她繪的山水畫,張伯駒、陳宗藩、孟嘉、傅增湘、謝稚柳等人留下了題記,字與畫相得益彰。作畫、寫字、撫琴、填詞成了他們夫婦生活的主旋律,他們合作了很多 書畫作品,如《新華夢影圖》等。新中國成立後,潘素積極投入新生活,與何香凝一起創作了幾十幅山水畫,為抗美援朝作畫義賣,何香凝誇獎潘素的畫壯美、有氣 勢。她與著名畫家胡佩衡等合作繪製《大好河山圖》獻給毛主席;她與齊白石等合作繪製了《普天同慶》,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周年;她的《漓江春暖》得到 周恩來總理的稱讚,認為“有新氣象”,潘素的名字一時在美術界傳頌。到了晚年,更是蜚聲海外,張大千稱其畫“神韻高古、直逼唐人”。

   潘素,一個站在張伯駒身後的女性。光芒四射的張伯駒並未擋住世人的視線,她以其高潔的人品、出眾的才華贏得了人們的尊敬。潘素是幸運的,張伯駒也是幸運 的,如果沒有遇上張伯駒,就沒有她的幸福生活和出色的藝術成就;如果沒有潘素的出現,他的家庭生活就不會那麽完美和諧。

  他們是生活上的伴侶、精神上的知音,也是佳偶天成的範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