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雜談】5. 五四的困惑(圖)

來源: 228 2013-07-31 02:03: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682 bytes)

【東西文化雜談】5. 五四的困惑(圖)


 

2013-07-30 作者:楚一丁   


以五四運動為主題的浮雕。

 

【新三才首發】之所以想到寫五四,是因為記起了當年剛到美國時就認識的一位 老朋友。這位仁兄大概是文革結束後第一批到美國的留學生,八十年代初就到了美國。有一次,我和他開玩笑,說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雖然被人稱為香蕉(外黃內白之意),但這些人實在是老土得可愛:喜慶喪事所用的程序都老掉了牙,老到連我們中國來的人都不知道是哪個朝代 留下來的。沒想到我的這位朋友卻一本正經地跟我說:其實,與這些ABC比起來,我們這些大陸來的人才是真正的香蕉。他解釋說:我們這些文革長大或出生的 人,滿腦子都是政治課上學到的那個由俄國的一聲炮響送來的德國人發明的主義。談到孔子出口就是孔老二,沒有半分的尊敬。看上去是黃皮膚,內裏裝的卻是德國 的思想俄國的主義,不是香蕉又是什麽?

 

五四運動過去近百年了。近一百年來,有一個問題中國人一直都沒有好好地回答過:為什麽五四運動要砸爛孔家店?或者說:為什麽反帝反封建就一定要砸爛孔家店?

 


文革中“批林批孔”運動宣傳畫。

 

試想: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基督文化。在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以前,西方人也在 封建專製下生活了幾千年。那麽為什麽西方人反專製的時候沒去砸爛基督教堂,而中國人反專製的時候就要砸爛孔家店呢?為什麽印度人反抗大英帝國的時候沒有砸 爛印度寺廟,中國人反抗西方列強的時候就要搗毀自己的文化呢?印度、日本、南韓和台灣在保持了自己文化的同時,都與現代民主成功接軌。中國大陸砸爛了孔家 店,我們又得到了什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似乎對五四這個中國上世紀曆史上的標誌性事件越來越感到困惑了。

 

且不說在台灣,有關五四運動的爭議從未間斷,一直就是個不能蓋棺定論的話 題。就說大陸吧:砸孔家店砸了近一個世紀,現而今曲阜每天單日的祭孔大典都要比帝王時代任何一年的還多;教育部把孔子學院辦遍了全世界。應該說:孔家店是 越砸越興旺了。當年的魯迅們如果地下有知,能不困惑嗎?

 


曲阜的祭孔大典。

 

那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 還是去更深層次地搞清楚東西文化與古今文化的一些基本點。

 

美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五個英文詞匯的一句話:“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翻譯成中文就是:天賦人權平等。這裏講的人,代表的是人道;這裏講的天(all men are created, 即人是神造的),代表的是信仰。這句話的前四個字(詞)“天賦人權”包涵了兩成意思:信仰+人道---翻譯成中國話的意思就是:天人合一。這是東西方傳統 的精華,也是東西方文化的異曲同工之處。而區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僅僅在第五個字(詞):equal(平權)。一字(詞)之差,讓美國成為自由世界的領 袖,也讓美國文化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裏獨領風騷。這裏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equal”的翻譯是個法學概念,是equal rights (平權, 即平等的公民權利)的意思。

五四運動想要宣揚的是兩個東西:德先生(Democracy, 即民主)、賽先生(Science,即科學)。

 


五四時期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新青年》雜誌。

 

所謂德先生,其核心就是美國的建國之父們宣揚的平權。問題是,魯迅們與傑佛 遜們請德先生的方法太不一樣:魯迅們為了要請德先生不惜砸爛五千年天人合一的文化傳承;而傑佛遜們請德先生的方法則是做了個簡簡單單的加法,在原始的“信 仰+人道”的傳統公式上再加一條,變成 了“信仰+人道+平權(Faith + Humanity + Equal Rights)” 的現代公式。環顧周遭,深受儒學影響的日本、南韓、台灣都更喜歡這個簡單的方法,隻不過把傑佛遜們的公式改了改,變成了更符合亞洲人文環境的“天人合一  + 平權”,其實質並無不同,印度的情況也很類似。

 

至於講到科學,中華文化中自古就有,滿清的洋務運動更是引進了現代科學。且不說現而今的西方社會許多的高科技人士為了健康求助中醫、氣功、瑜伽和禪修,即使是在當年五四的前後,類似於所謂中醫西醫的衝突也隻是個競爭與普及的關係,大可不必為了賽先生而砸爛傳統。

 


美國憲法中關於人生而平等的論述。

 

另外,傑佛遜們發明的平權,既不是眾生皆可成佛的宗教意義的平等,也不是按 需分配的烏托邦式的平等。而是由一人一票政治權利的平等所保障的個人利益上的機會均等。這裏所說的機會均等,是公共政策上的機會均等,不是個人財富上的均 貧富。您的房子存款事業屬於私有財產,您給誰或由誰繼承,是您自己的事。但官員們在製定政策時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不是自己的錢,所以他們定的政策就必須給 所有的納稅人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且在執行政策時要受到監督,不許走後門。

 

可惜,由於曆史的局限,所有這些方麵當年的魯迅們都還來不及仔細研究,就認 為隻要砸爛了孔家店就能請來德先生。問題是:砸爛孔家店的口號本身就侵犯了他人的思想自由,而德先生最喜歡的就是思想自由-----因為思想自由是其他一 切自由的出發點,信仰的權利是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石。用砸爛思想自由的方式為德先生開路,德先生能來嗎?事實上,從五四到七十年代的批孔,我們自己砸爛了孔 家店,但孔家店的文化在德先生居住的西方華人社會還好好地保留著。時至今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學者還都抱著高山仰止的崇敬在研究著東方的孔學。

 


聯合國的人權宣言。

 

中西文化接軌的另一個成例是一九四八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該宣言闡述 了四大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追求幸福的自由、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前兩項是人基本的需要和人身安全,而後兩項則是人與動物最基本的區別。《世界人權宣 言》讓世界人權史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張彭春。正是這位當時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把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愛”翻譯成 “conscience(良心)”寫進了這部宣言的第一條。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似乎用不著為了請德先生而砸爛孔家店,我們也許還有更好的選擇。

 


第一條



  •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必須說明一點:五四的發生和發展是那一代中國人集體做的 決定,我們不應該把責任全都推在某個人或某個群體的身上。這裏用魯迅的名字,也隻是為了行文方便。先輩們的曆史局限決定了他們的選擇,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 不對五四做客觀的評價和總結。逝者已去,但活著的人還要為後代開創未來。

 

即使不為自己,我們也應該為子孫把圍繞著五四的困惑弄個清清楚楚、水落石出。

 

(新三才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責任編輯:石振麟)

最後更新: 周三, 2013年 07月 31日 01:01

  http://www.newsancai.com/gb/traditional/136-culture/53781-5-.html

所有跟帖: 

唉,你覺得儒道釋跟現代生活有啥關係? -慕容西瓜- 給 慕容西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13 postreply 06:45:25

當時國家那慫樣,沒猛藥就死了。 -慕容西瓜- 給 慕容西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13 postreply 06:48: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