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話"乾坤"- 墨子
墨子是根植於大地,從泥土裏走出來的思想家,以今天的話說,是個"草根"思想家,這頗有點象基督教的耶穌,是生在馬槽裏的"草根"救世主,而墨子的乾坤,也和耶穌的乾坤有些的相似之處,就是一個明確的"有",這個"有",耶穌稱其為"神"(The God),而墨子稱其字為"天",名為"上",故名字叫做"上天"。墨子的思想的根本,也和耶穌有些相似,就是"救世",而墨子注重"人法天"以自救的原則,這多少有些和"聖經"中"舊約"的律法思想相類似。
墨子實在是應該成為中國的摩西,為什麽沒有呢?也許是中國當時出了太多思想家,使人們不知誰是誰非了吧。
應該說墨子是孔子最傑出的傳人,但是他在乾坤觀上同孔子的巨大分歧,使得他不得不批判的繼承孔子的思想,結果墨子獨成了一派。 其實孔子有許多被墨子批判的思想,並非孔子的原始思想,多是些他的學生自己添油加醋或者歪解孔子的結果,但墨子在當時是無法"打假"的。孔子去世大約十年後,墨子誕生了,兩位偉大的思想家擦肩而過,實在可惜,假如墨子真能親身受教於孔子,相信今天的儒教將光芒萬丈,也不該有後來的"修正儒學"了!
談莊子時,我們講到孔子對待"自然","天""鬼神"所持的態度,雖然他老人家基本是持"有"的態度,但他卻"敬而遠之",沒有仔細的追究這個問題的深遠意義,"不知為不知","不知生,鄢知死"? 然而,在這個實事求是的前提下,孔子建立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的偉大理論,它的根基卻在哪裏呢?沒有根基的大廈能夠牢固嗎?所以孔子必須找到這個根基。 孔子找到的根基,就是"堯,舜,禹,湯,周"這五帝,也就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老子首先看到孔子的致命軟肋,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也就是說,孔子兄弟你的理論根基,是腐朽的東西,實在不足以支撐起你的思想的大廈。 為什麽? 它沒有權威性,"獨其言在耳"。莊子更不客氣,借老子的口,痛批了孔子一番:"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亂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其知憯於蠣蠆之尾,鮮規之獸,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猶自以為聖人,不可恥乎,其無恥也"?這通批,不亞於諸葛亮罵王朗的氣勢。 這麽一群無恥的"朽"帝,哪裏來的權威呢?憑什麽我們要聽你孔老夫子的教訓?不聽你又能如何?這也是今天我們多少認為儒家的"孔孟"之道虛偽的根本,"虛"就是沒根基,"偽"就是可以假裝做一下,做個麵子。
老子的"道德經",建立在一個牢固的根基上:"自然",可是老子和莊子都沒有給"自然"一個明確的描述,他們"希言自然"的結果,也未能使世人了解他們的這個"自然"的權威的偉大,同時他們以"無"為核心的乾坤觀使他們放棄了"有"的芸芸眾生,隱到深山修"道"去了,自己都隱了,難道大眾能還指望它嗎?他們這一隱,誰來解救天下蒼生呢?墨子!
墨子指出,無論我們做什麽事,都要有度量我們行為的法規:"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也就是"無規矩,不可以成方圓"的科學原理!那麽這個法儀是什麽?誰持有這個法儀呢? 墨子說這個法儀就是"仁"! "仁"的思想顯然是從孔子而來的,他的這一思想,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這個"仁"也就是耶穌提出的"博愛"思想。
孔子提出,"仁"的首要是"孝",孝父母是仁的基礎。這樣看來,這個"仁"的法儀是持在父母的手裏了? 墨子說:"天下之為父母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何等精辟,看今天男盜女娼之類,貪汙不法之流,想到"李剛,李雙江"之輩,皆為人父母,這等人能做度量兒女行為的法儀嗎?當然不能!
那麽那些學問大的學者可以做為法儀吧?看我們今天"叫獸"(教授)和"磚家"(專家)們,大堂之上侃侃而談,能以這些人為榜樣吧, 孔夫子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而墨子說:"天下之為學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學,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想起今天大堂上講馬列,大堂下抱小三的"正人君子",那些帶著小學生們開房的"為學"者們,我們不難理解墨子的教誨吧。
那麽再向上找,是否可以認為高居廟堂之上的君主領袖們是民眾孝法的榜樣呢?孔子號召大家要"事君以忠",這總不會錯吧?墨子說:"天下之為君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中國千年的封建史,已經證明實在找不出幾個仁君,可見墨子的英明! 而孔子的徒孫們竟然把"君"放在了首位,把儒家學說變成"忠,孝,仁,義",可見他們墮落到了何等地步!
墨子說:" 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到這裏,我們會想起"聖經"裏的一個故事: 一個妓女要信耶穌,結果一群有"道德"的人們辱罵她,說她不純潔,耶穌問這群人,你們中間有誰是真正純潔的?有資格用天父的法儀衡量別人呢? 我們回首仰望墨子,這顆二千五百年前從華夏的泥土裏升起的智慧之星,是那麽燦爛耀眼,而千百年來,君主的殘暴,腐儒的墮落,人民的愚昧,竟使墨子燦爛的智慧之光,未能照亮中華大地,君王依然囂張跋扈於舞台,人民依舊奴才匍匐於塵埃,是何等的悲哀啊!
既然"人"不可能持有"仁"的法儀,那麽誰才有資格來度量我們的行為呢?墨子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並且給出了答案:"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上天"持有仁的法儀!為什麽?因為"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因為隻有"上天"才能真正做到老子和莊子所尊崇的那個"無"的境界:廣而無私,厚而不德,久而不衰!為什麽說墨子應該成為中華民族的摩西,因為他看到了上帝!墨子的這個"有"的乾坤,是何等高哉! "墨子之有天之,辟人無以異乎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
墨子為孔子的思想,找到了一個權威的根基:上天,也就是上帝!這個帝比那"腐朽"了的三皇五帝,要權威的多,他主宰宇宙卻守著"無"。可是人類的思想發展史竟然如此的相似:當迂腐守舊的猶太人把西方的救世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迂腐守舊中國腐儒們也把東方的救世主墨子"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不同的是,耶穌複活了,而墨子卻沒有複活!悲哀啊!
墨子教導我們:"既以天為法,動作有為,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那麽什麽是"天之欲"呢? 墨子說:"天之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 上天有好生之德,他的第一個"欲"就是"愛"!也就是"仁",更進一步,他的愛廣博四海,"其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因為"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墨子的兼愛思想,是上天傳授的。既然我們皆天之臣,我們當然擁有上天賦予的人權,平等和自由!
我們怎麽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呢?墨子說:"以天為不愛天下之百姓,則何故以人與人相殺,而天予之不祥?此我所以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也"。 講到這裏,我們就要提到墨子的另一個偉大貢獻:邏輯。通讀<墨子>, 我們發現,墨子每提出一條思想,都應用邏輯的方法予以嚴格論證,墨子的科學思維方法,原本可以成為中國科學發展的基石,可惜被我們的愚昧抹殺了! 又一悲哀啊!
墨子說上天是公義的,"天欲義而惡不義"。"然則何以知天之欲義而惡不義?曰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有義則治,無義則亂。然則天欲其生而惡其死,欲其富而惡其貧,欲其治而惡其亂,此我所以知天欲義而惡不義也"。
正是上天的兼愛和公義,我們這些天之臣民要行天之所欲,遠天之所惡,而第一要義,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是上天所生! "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別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如果不明白自己的來曆,那就無異於禽獸了。明白了這個根本,"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隻要在上天的法儀下,我們才能做到"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從而實現"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處大國不攻小國,處大家不篡小家,強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多詐者不欺愚"的社會。如果要強說中國夢,墨子所描繪的,不正是十三億華夏人民的夢想麽?
在以"上天"為核心的乾坤下,墨子提出了"兼愛,同上,尚賢,非兵,簡禮,儉行,非命"的救世思想。我說墨子是中華民族的摩西,因為他把上帝公義之十戒傳給了華夏子孫:"上同於天也,兼愛兼利也,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眾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國,莫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害也",墨子是何等偉大啊!
嗚呼哀哉! 普天之下,皆欺我中華子孫無神所愛! 我泱泱大國,七千年文明曆史,曾誕生過偉大的老子,孔子,墨子,莊子的神聖土地,生養著勤勞智慧的龍的子孫,當我們洗滌了封建的塵汙,跟隨著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邁進二十世紀科學民主的大門時,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貧窮空虛,孔子說:窮斯濫矣!上天仁慈的手,曾撫摸過我們的心靈,而愚昧卻使我們和他失之交臂。 今天中華民族神聖的神壇上,竟然貢奉著那個在他自己的土地上已被鏟除的無影無蹤的"四大皆空"的泥佛,並且依然不斷的在中華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泥胎,哀哉! 哭我墨子!哭我中華!
我們多麽渴望有自己的神啊!想到這裏,對中國為什麽會在苦難的關頭出了一個毛澤東,又為什麽毛澤東會依然站在草根百姓的神壇上,就不難接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