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話"乾坤"- 老子

茶餘話"乾坤"- 老子

老子是個直率的聖人,雖然後世把他尊為神兮兮的道教祖宗,但他傳授的思想,卻明明白白。 老子的乾坤觀,從他老人家的"道德經"的開篇就了解: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因此老子的乾坤就是兩個"元"字,一個是天地或者說宇宙的"元",叫作"無", 一個是萬物的"元", 叫做"有",老子對乾坤的解釋,遠比"易經"所定義的"一陰一陽"更加廣義。
當談到"元"時,我們自然想的當今科學的最熱門課題: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 大爆炸理論大概可以說就是描述這個"元"的時刻吧,但老子卻竟然研究先於這一時刻東西,從爆炸前的"無"到爆炸後的"有",是什麽主宰了這個過程呢?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告訴我們,在宇宙天地還都沒有出生(大爆炸之前)的時候,就有一個玄妙的東西,獨立於天地之外,永恒運轉,正是這個東西孕育了天地。 這到底是什麽東西呢?老子說他也說不清,就勉強把它叫做"道"吧!今天我們了解了宇宙運行的萬有引力,知道了製約動和靜的相對論,甚至開始引用量子探討存在和意識,我們似乎對老子定義的"道"有了深切的體會,那麽"道"是物質還是精神呢?是存在還是意識呢?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呢?老子說"有物混成",可知是物質,"獨立而不改",可見是存在,"周行而不殆"可見是絕對的,最妙的是"寂兮寥兮",就是說我們知不知道它,它根本不在乎,在"道"的眼裏我們如此渺小,所以"道"不以我們的悲喜而動,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
既然"道"是天地之母,當然"道"高於天地了,既然地為萬物之母,我們當然要尊守地的法則了,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這樣看來,老子應該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鼻祖了, 可是老子畢竟是聖人,他又問了一句:那麽"道"又是哪裏來的呢?偉哉老子! 這一問,玄之又玄,按今天的話說,如同老子問愛因斯坦:萬有引力是誰創造的?世上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於是"神","上帝","佛祖","元始天尊"等等統統都被請出來了。爭來吵去,沒有結果,最後又去問老子,老子答曰:"道法自然"!也就是說,"道"是被名為"自然"的那位創造的!誰是自然?老子沒說!他和孔子一樣,不知為不知,因此他"希言自然"。
雖然老子的研究"道"此為止,再向上,他老人家卻給了一個關健字,就是"法"!這個字和孔子所說的"敬"字,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法"是必須服從的,不論你喜歡不喜歡,都不能違背,而"敬"則不然,你可以"敬"而遠之,這也正是孔子對待這個名為"自然"的,也被稱為"神"的那位的態度。其次,"法"字表示老子對"自然"是實實在在的"信",因此老子是有明確的信仰的,這也是老子最終成為道教至尊的原因。 而"敬"卻不"法"則是為"不全信", 在這點上,孔子的信仰是模糊的。 正因為此,後世的儒家們更不知該信仰什麽了,結果稀裏糊塗見佛拜佛見鬼拜鬼,以至儒學傳到後來成了沒根沒底的空洞教條,使人厭惡。 一"法"一"敬",區分了道學和儒學。
現在我們把老子的乾坤穿起來看看:
"自然"->"道"->"無"->大爆炸->"天地開元"->"有"->"萬物"->"人"
從這張圖上,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麽中國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了,一尺天,二尺道,三尺就是"自然"。這就是老子的乾坤觀!

老子的道學,寫在他留下的"道德經"中。 據說這是除"聖經"外,譯本最多的書,這是可信的。中國的先賢留下來了兩本了影響世界的書,一本是"道德經",另一本是"孫子兵法"。 這兩本書所提倡的思想,同西方的神學為體科學為用的思想極其一致,因此成為西方哲學,科學,商學和軍事的重要指南,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典範。 在美國,隨便一家書店,如果找不到"道德經"和"孫子兵法",這家書店就沒什麽深度了。但在美國我至今還沒找到一家書店裏有孔子學說的書,比如"論語"。而當今中國的政治家卻不研究其中的緣由,反而在美國大開什麽"孔子學院",實在不明白這是傳播中國的文化呢?還是打著"孔子"賺錢,糟蹋中國的文化,從效果上看,顯然賺錢是根本。當然,找不到孔子的書,並不說明西方人不懂孔子,如果你去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 大堂的頂上站立著的世界法學先賢中,就有孔子,他老人家俯視九位大法官,以他的"仁"和"民"的思想,直接影響了美國的司法精神!從老子和孔子兩位聖人在西方社會所站的位置(書店和法堂),我想西方人實在比我們這些聖人的不肖子孫們,更得了聖人的真傳,也可見"孔子學院"的荒唐!
中國哲學界以為老子是教辯證法(dialectic)的,為了說明他們高明,還要給老子加上"樸素"二字,又因為老子提出"自然",就把老子的思想歸於"樸素辯證唯物主義",可見這些知識分子的心眼有多狹小和卑劣。
一談辯證法,必然要引出"道德經"的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把老子說的這段解釋為"對立統一",你也隻能用"樸素"來形容的那些解書"哲學家"了,他們竟然說什麽"老子和黑格爾的辯證法一致",實在是本末倒置! 老子講的是"道",是主宰大至天地宇宙,小到人間萬物的那個"存在",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什麽高下,長短,難易,前後,不過是這個"道"的表象而已,核心在兩個字"恒"和"相"!讀不到這兩個字,老子的道學就隻好要麽成為玄學要麽是樸素的辯證法,登不了哲學的大雅之堂了。"恒也"指的是,無論天地萬物如何千變萬化,它也逃不出一個恒久不變的定律,也就是"道"。而"道"是如何主宰宇宙的呢?用一個字來描述,就是"相",英文是"Relative"的意思!那麽"相"必須是兩個對應才可成"相"。世界上兩個對應的事情實在舉不勝舉,歸納其根源,都來自創造天地萬物那一刻的變化:兩個對應的東西同時產生了,一個是"無",一個是"有",雞和蛋的關係,波和粒子的關係。 從而老子對世間萬物做了這樣的描述:
凡是宇宙的事或物,皆服從(也就是"法")一個恒定的"道";事(物)都具備"無"(也就是"波")和"有"(也就是"粒")兩個對應形態,這是自天地開元就生成了的。
我們可以把它稱為老子第一定律。說到這裏,我們對於老子,就不能不五體投地了,他究竟是哲學家?思想家?還是科學家?如果我們把老子第一定律稱為"猜想"的話,今天的量子力學,相對論,不過是後世對老子的"猜想"所做的證明罷了。
"無"和"有"概括了一個事物的兩個對應形態,"無"意為隱秘的一麵,而"有"則是可見的一麵,"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以"無"和"有"都是事物變化的起因,這兩種起因同時存在,但"無"是虛的,"有"是實的,因此我們往往輕視"無"的一麵,而單純的注重"有"的一麵。 "物"則是事物變化的結果。這個超越了時空的"因果"關係,直到上世紀初,經曆了偉大的愛因斯坦,海森堡,薛定鄂對光的雙縫幹涉的因果思考之後,才被科學的證明,而薛定鄂描述事物"無"的那一形態的"薛定鄂方程",也同"相對論"一起成為近代物理的兩塊"道"石。
在"無"和"有"之間,"道"以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強大的力量主導著它們的平衡。因此我們不應去幹預自然的規律,"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謀事在人(有),成事在天(無)"的道理,我們不妨稱這個道理為老子第二定律。
很多人把老子講的"道"和"無"等同起來,盡管老子明白的告訴人們,"道"和"無"是兩碼事,但人們還是要把它們混為一談,這就難怪老子的學問要麽"玄",要麽"樸素",甚至幹脆被降低為"辯證法"了。 當然,這也不能隻怪我們愚鈍,因為老子自己也不是數學家,不能用符號語言精確描述他的思想,所以他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在"道德經"裏,例舉了大量的事例,闡述"道"是如何平衡事物的"無"和"有"的兩種形態的,也就是第二定律的應用,比如"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些事例概括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展示了老子第二定律的普遍性,讓我們清楚的看到事物"無"的一麵的重要性。
老子在展示他的偉大的第二定律時,感覺多少過分偏重了"無"的一麵,以致後人把老子的思想曲解為"無為"和"不爭","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似乎天上真會掉餡餅呢,"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多少有些當今"阿Q"的味道。這種"阿Q"的清高,讓老子他老人家的徒子徒孫都隱進深山"無為"去了,而把中國的政治舞台讓給了儒家那些"君子"們,以致中國今天既無發達的科學,也沒有民主政治,更缺乏明確的信仰,完全偏離了老子教導的"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的聖人之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