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雅巴拉哈三世 二
當掃馬長到二十多歲的時候,聖靈感動,聖神之火點燃了他的心。他開始摒棄了世上的一切享受。酒池肉林之中,他目不斜視,視之如無物。他的父母一看,便在其中察覺到了他們的獨生子要和他們分開的意圖。
他們對他哭泣,我們鍾愛的兒子,為什麽,離開我們,能讓你感到愉快?為什麽我們的痛楚能讓你感到快樂?誰將成為我們未來的主宰?我們斷子絕孫讓你感到高興嗎?你想讓陌生人成為我們的繼承人嗎?
掃馬於是表麵上服從了。接下來他服侍了他們三年。然而他卻從沒有放棄他的追求。
最後掃馬的父母發現,比起基督的愛,他們的期待一點兒用也沒有。他們決定放手。掃馬把自己的衣物分給窮人。然後穿上修道士的服侍,北京的大主教為他行了剃發之禮。現在他開始投身在基督的葡萄園裏,帶著進入天國的希望,並期盼,末日來臨時,主賜予的獎賞。
(注:據我認識的一個非洲伊斯蘭教徒,末日是這樣的。那是有一天吃午飯的時候,他禱告罷,打開飯盒,然後對我說,小陽啊,你要悔改。不然的話,末日來臨的時候,你就有大麻煩了。真主給每個人肩膀上,放上了四個(或者六個)天使。把你的所作所為記下來。好事要積分,壞事要減分。他吃了口飯,接著說,就好比往銀行卡裏存錢,你懂吧。到了那一天,全世界就要發大水。整整四十天(也可能是六十天),所有的人都要死,所有人。然後,天使就把你的dossier取出來了,然後給你說,看,小陽,你這天偷東西了,你這天沒有禱告。然後慈悲的神就判你下地獄去了。懂嗎?
他又吃了口飯,歎氣。飽嗝。乃歇。
話說,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同源。同出亞伯拉罕一脈。故此,兩個末日或可互相參考)。
回頭再說元代北京的聶斯托利派基督徒,掃馬。他自己選了修道院裏的單人小間,然後獨居了七年。然後他決定遠離人群,到山上去苦修。他於是出了城,走了一天的路,他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個山洞,而在山洞的旁邊,有一眼泉。這是耶穌的恩典。正是,泉水潺潺繞腳過,而今方知我是我。就是這裏了。
他就住到了這個山洞裏。耶穌讓他的令名彰顯,人們開始聚居在他周圍,聆聽他的教誨,所有的人都讚頌他的賢德。
(再注:據日本人的“東洋文化史上之基督徒”一書,聶斯托利派的修道院是該派最有力的傳播機關。修道院同時也是福音學校,是培養傳教士的教育機關。老師是修道士。學生的父兄有義務支持老師們的生活。學生們在夏天休假的時候參加勞動以謀生,但是不允許祈求布施。聶斯托利派所到之處,都必開這類修道院。
和伊斯蘭教徒,起源於中東地區的聶斯托利派的傳教活動,有深刻的商業的背景和需求。從隋唐開始,聶斯托利派教徒到中國經商,建立教堂,並以此為據點,團結教眾。聶斯托利派的主教和長老,不是經商,就是木工,或是鍛冶,機織,有人指責說他們原本就是商人,卻動不動舍卻自己天職,而假裝做僧侶,長老。
而近代的西歐基督教後來者居上,拿破侖力主往海外派遣傳教士,他說,去亞洲,去非洲吧,你們的道袍底下,可以藏住商業和政治的利益。)
待續。
另注:看,我說過,是個大坑。
第二章 東方教主,雅巴拉哈的故事
慈悲的神,無所不知。人的那點兒齷蹉的小心思豈能瞞得過他。當人還在娘胎的時候,他們一撅屁股,他就知道他們拉什麽糞蛋。然後,他據此而懲戒而處罰。在聖經裏,他曾對摩西說,我派你到法老哪裏去,如朕親臨。同時,他使法老有一副硬心腸。讓他不聽摩西的話。神又說,其實,法老的頑固不化,咱早就看出來了,咱早把給他放棄了。
卻說,天將降大任,必先降祥瑞。我們接下來就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上帝的選民。
在東方的國度裏,有一座城市名叫koschang有人說是山西的霍山),有一位根紅苗正的青年,名叫馬克。(畏兀兒,汪古部人。)聖靈感動,他聽到了掃馬的大名。於是他離開了苦苦哀求的父母,走了十五天,精疲力竭之後,找到了隱居的掃馬。
掃馬問:“我的孩子,你從哪裏來?你的父親是誰?”
馬克回答:“我從霍山來,我爸爸叫拜尼涅爾,是霍山的代理主教。”
掃馬又問:““你曆經辛苦,為何而來?”
馬克回答:“我想成為修道士。我放棄了一切跟隨你。請不要剝奪我的希望”
掃馬說:“我的兄弟啊,這道路艱難。老年人勉為其難,而少年人倒是奇誌可嘉”。
掃馬用各種方法試探了馬克,並且勸說他回到父母身邊。少年馬克不為所動。掃馬於是為他穿上一件氈衣,然後開始考驗他。三年後,在一曲晚禱的聖歌之後(敘利亞語的),當地的大主教馬爾聶斯脫利為他行了剃發之禮。少年馬克投身於各種苦修。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和他的老師馬克住在山裏修行。夜以繼日。
(今天,如果我們步入北京房山郊外的“崇聖寺”遺址。但見古銀杏和古柏,枝葉參差,浮雲悠悠。遙想少年馬克在波斯加冕成為聶斯托利派教宗,北京的教徒們整修“崇聖寺”。並立碑以紀念馬克和掃馬的行跡。碑額大書“敕賜十字寺碑”。碑上的十字和雲紋,與我心有戚戚焉,就是當年的教徒們,那份“昨天你以寺為榮,今天寺以你為榮”的切慕之意
另:以上均發生在十三世紀,北京郊外。或有漢人群眾經過,或者在打醬油,或者在準備一隻眼的石頭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