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的經典說: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怎麽走?
縱觀眾多的走法,金蟬脫殼據說又為走計之上計。
計曰: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意思是說:
同友軍聯合對敵作戰的時候,要冷靜地觀察陣地形勢。如果存在另一股敵人,需要分兵迎擊時,必須表麵保持原來陣容的空架子。金蟬脫殼並不是一走了事,而是分身戰術。因此,當我方的大軍主力轉移後,依然要使原來的陣地旌旗招展,鑼鼓喧天,要十分逼真的保持原來的陣容。隻有這樣才可以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友軍也對我不生疑心。
由此而來的另外一個成語是:
溜之大吉
我上網一查,說這是一個貶義成語,我不大相信。
溜之大吉是貶義,難道守之大凶是褒義?
沒有道理嘛。
要說走沒有走好,還真有說頭的:
逃之夭夭,抱頭鼠竄,拋戈棄甲,狼狽而逃。
如果說走而走得好呢?
據說是大搖大擺得勝班師。但是我總覺得,這個與走,好像是有些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