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百出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及其粉絲

來源: 月潛 2012-12-12 10:39: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24 bytes)
錯誤百出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及其粉絲

2012-10-10 作者:徐晉如

我師在台灣讀大學時,去看一位老師。那位老師正拿著一本書,毫無節操地大笑著對他說:“你來得正好,給你看一本‘錯誤萬出’的書!”我師一看,是南懷瑾氏的《論語別裁》,略一翻內文,果見種種離奇至極匪夷所思的錯誤滿篇滿紙,令人騰笑。今按南氏的這本《論語別裁》,書名首先就不通。“別裁”語出唐詩人杜甫的名句:“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後人據以編《唐詩別裁集》、列朝詩別裁集,“別裁”之意是分別裁取,以定取舍的意思,南氏望文生義,以為別裁是別出心裁之意,殊不知漢語最稱博大精深,如無十載寒窗之功,胡亂撏扯,隻能讓人覺得此公未曾讀書。然而南懷瑾高明就高明在滿篇皆錯,沒有對的地方,你要想寫篇文章駁正吧,篇幅根本不夠,寫本書駁正吧,又太失身份,再說誰願意浪費自己的大好光陰為南氏糾偏呢?不由想起古龍小說中寫過的,一個人全身都是空門,就變得沒有空門了……

南氏說經,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完全不顧漢語的自身規律,更不顧曆代注疏家的研究成果,什麽都敢講,什麽挑戰人想像力的觀點都敢提。比如“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古人皆謂旅是祭祀之名,季氏到泰山作祭,是僭越之行,孔子對他的弟子也是季氏的家臣冉有說:你不能補救了嗎?答曰不能,孔子於是作了一番感慨。但南氏把旅字硬解成是旅行,接著發揮道:

“旅”依現在解釋,就是旅行。我們現代看來,是蠻好的事情,發展觀光事業,有什麽不好?孔子為什麽要反對呢?我們讀書要注意時空關係,要注意當時的時代和事件發生的地區,這樣就會更了解真相了。泰山是當時文化精神的集中點,也是因為中國古代相信天道,國家政治太平了,上泰山去祭告天地,這叫“封禪”,像後來秦始皇去泰山封禪,立了碑,回來在路上病死了。古代對“封禪”這件事,迷信得不得了,皇帝不敢隨便封禪的,封禪以後幾乎都倒楣。古代的觀念,認為泰山有神,所以要國家的領袖,才能到泰山去祭告天地。告就是禱告,而季家旅於泰山,帶些部隊說要去泰山打獵,但這是假的,實際上他是想造反,到泰山去祈禱神的保佑,這個政治內幕,孔子根據觀察,當然知道。所以把他的學生冉有叫來,對他說:“女弗能救與?”——你不能救他們季家嗎?他們這樣一定失敗的,一失敗全家性命喪亡。他怎麽可以做這樣狂妄的事!

南氏把“女弗能救與”解釋成你不能救季氏一家了嗎,這種神奇的想象真是讓人天雷滾滾。

但最荒謬的,則是對暴虎馮河的解釋。暴字通搏,暴虎是赤手空拳對付老虎的意思,馮河是不憑借工具,徒涉過河之意,南懷瑾竟然能解釋成“像一隻發了瘋的暴虎一樣,站在河邊就想跳過去,跳不過也想跳”,想象力之奇卓如此,不知何以不去寫玄幻小說,偏要來作踐經典?

南粉讀到這一定會嚷嚷了,憑什麽古人的注疏就是對的,憑什麽南老不能有自己的解釋?這麽說吧,古人寫了錯別字,那叫通假字,但小學生寫了錯別字,那就是錯別字。學問總是有一個客觀標準的,不是說今人不能提出新解別見,你的新解別見必須能駁倒古人,方可立說。清代儒生孜孜矻矻,皓首窮經,在訓詁上做出的成績遠過漢、宋儒生,但那都是有強大的證據支撐的,沒有證據的新說,不如說是胡說更恰當些。

南粉又說不能以訓詁要求南老,南老的義理精深,不能拿考據的標準來衡量。問題是音韻、文字、訓詁古稱小學,是義理的根基,你連小學都沒過關,又有何資格去講義理?就好比中國古代要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個原則想來到今天仍適用。一個毒打父母的人做公務員,你會放心麽?

實際上,越是創新的學說,越需要紮實而嚴謹的知識,兩者根本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否則,創新豈不等同於胡言亂語。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隻對懂的東西發言,這是人的基本底線,對自己不懂的東西胡亂發言,任意歪曲,隻能說明這個人品格有嚴重問題,他不肯尊重規則,沒有一定線索可尋,按照魯迅先生的定義,這就是流氓痞子的行徑。

不可否認,南懷瑾口才便給,又深諳群眾心理,造作聲勢,頗具一格,但要知南氏這樣的手段,並非自他而始。清末有一個王鳳儀,開口便說世俗智慧,聲名之盛,不下今天南氏。但那時候的人們總還有敬畏之心,總知道王氏的東西是狗肉上不得酒席,最多稱他是個王善人,在民間擁躉雖多,學人多不齒其論;但南懷瑾卻趕上了好時候,他竟然被當作國學大師來崇信。然而世上安有音韻訓詁文字一竅不通之國學大師?就好比世上絕無白字滿篇的書法家,絕無不會投球的籃球運動員,音韻訓詁文字都是基本功,基本功尚是一片空白,竟能闡明義理?騙鬼去吧!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近些年來,文化大師層出不窮,南大師,於大師,文大師,以至於“大師”一詞幾乎和“公知”一樣整個臭掉,我們除了揪出南大師的錯誤,更應該注意到鋪天蓋地宣揚這些大師的糊塗媒體,還有這些大師們的粉絲,事實上,他們並不在意任何國學學識或者個人修養,讀古典於他們而言,與讀心靈雞湯並無兩樣,因為他們其實僅僅在乎自己纖細靈魂的感受和觸動,所以一旦大師們被批判,他們往往比誰都更感覺被羞辱,也許這很好地解釋了大師粉絲們的行為,便正如同許多人聽不得對於“民主”、“自由”的批判一樣。

所有跟帖: 

南是才子和名士,不是學究, -板兒牙- 給 板兒牙 發送悄悄話 (12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0:55:33

南懷瑾:望文生義之才敢張嘴。南粉:望文生義之才不敢張嘴。 -參謀總長- 給 參謀總長 發送悄悄話 參謀總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3/2012 postreply 05:33: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