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演講的缺陷及烹調文學理論的捷徑

來源: 晴空驕陽 2012-12-11 19:51: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38 bytes)

我在網上大致讀了一些對莫言的演講極不滿意的人的看法。主要是覺得他的這個發言沒有弄出個理論的東東,因而缺乏深度。沒有從講故事這個切入點延伸/升華/抽象出個文學理論來;其次是表態不明確。


說到理論,想起理論大師弗羅醫德,人家就搞出精神分析的諸多理論。大致記得的有,心理發展五個期(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也記得戀母情結,潛意識,裏比多,等等。不得不佩服。


但是,話說回來,領諾獎的發言,一定要高談文藝理論,還一定要站到宗教的高度嗎?不信教的人怎麽辦?不能得諾貝爾文學獎?沒有這麽一說吧? 難不成文學還必須為宗教服務嗎?因為貌似宗教許諾永生的路,因此就高於科學,文學,哲學?騙子也談長生不老的丹藥;小時候億萬人高呼,堅信---毛主席萬壽無疆。

究竟什麽是所謂的"理論"呢?依我看,就是貌似規律。貌似“你得到了它”(You get it).

在科學範疇,理論往往以公式的模樣出現,那必須經得起實踐或實驗檢驗,又以公理為基礎;在文學和宗教這些無須證明的領域,很多時候就是所謂的理論家武斷的下個結論而已. 憑我觀察,一個東東是否有理論的味道主要看語言的句式。

華主席說:凡是毛主席說的都是正確的;按既定方針辦。這兩句話就符合成為理論的基本語言格式。

凡是。。都是。。正確的。。按。。。方針---辦。非常明確,邏輯自洽,也非常具有"是非觀",特別是“是觀”。

一個銀幣的另一麵:

凡是。。都是。。錯誤的。。不按。。。方針---辦。也非常明確,邏輯自洽,也非常具有"是非觀",特別是“非觀。



我助人不虧己地教你們一個烹調文學理論味道的捷徑: 用非常時髦抽象的詞,用它不常用的用法。 舉例:反動。

莫言講的故事是對文學本質理論性的一個模糊反動。

超生是對計劃生育國策的生理反動。

釘子戶是對城市建設的社會學反動。

朦朧詩是對傳統詩歌理論的情緒性反動。

牛頓對三一神關的正反動及晚年對神學的負反動。

試談墨家對儒家的大反動。

警惕學校文化對教學理念的反動。

男性對女性的反動兼談婚姻人性的相互反動。

房價調控對98房改的直接反動(一)。

論科學對宗教的反動及反反動。

幼兒口腔期、肛門期對父母管教的潛意識反動的裏比多基礎與青年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對戀母情結的糾結和吐槽無力。

論文學的裝(嫩與逼)及對科學哲學宗教的局部和整體的,液態,凝聚態,線性回歸型拋物線方向的N階反動。

論莫言得諾獎對我價值觀的顛覆性反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