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人格、自由精神與諾貝爾文學獎(ZT)

來源: 老粗 2012-10-13 08:10: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50 bytes)
法國作家、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可能是迄今為止唯一自覺、自願且發自內心拒絕諾貝爾獎的人,因為他需要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也可以說,薩特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用金錢和榮譽難以收買的人。

1964年,當薩特得知自己被諾貝爾獎評委會提名並有可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時,當即致信評委會,表示將拒絕該獎項。但評委會還是把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鄭重地授予了薩特,理由是:為了他那富於觀念、自由精神與對真理之探求的著作,這些著作業已對我們的時代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不過,薩特的拒絕並不是玩虛的。在頒獎消息傳出後,他立即起草了一份“作家應該拒絕被轉變成機構”的聲明,於當年10月22日由薩特在瑞典的出版商委派一位代表在斯德哥爾摩代為宣讀。

“我很遺憾這是一件頗招非議的事情;獎金被決定授予我,而我卻拒絕了。”

薩特為什麽要拒絕諾貝爾獎?簡單地說,理由有兩條。個人方麵的理由如下:“我的拒絕並非是一個倉促的行動,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這種態度來自我對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個對政治、社會、文學表明其態度的作家,隻有運用他的手段,即寫下來的文字來行動。他所能夠獲得的一切榮譽都會使其讀者產生一種壓力,我認為這種壓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讓•保羅•薩特還是讓•保羅•薩特——諾貝爾獎獲得者,這絕不是一回事。”

客觀的理由如下:“當前文化戰線上唯一可能的鬥爭是為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共存而進行的鬥爭。我並不是說,雙方應該相互擁抱,我清楚地知道,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必然以衝突的形式存在,但這種衝突應該在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進行,而無須機構的參與。我個人深切地感受到兩種文化的矛盾:我本人身上就存在著這些矛盾。所以我不能接受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高級文化機構授予的任何榮譽,哪怕是我完全理解這些機構的存在。”

“盡管我所有同情都傾向於社會主義這方麵,不過我仍然無法接受譬如說列寧獎。我很清楚,諾貝爾獎本身並不是西方集團的一項文學獎,但它事實上卻成了這樣的文學獎,有些事情恐怕並不是瑞典文學院的成員所能決定的。所以作家應該拒絕被轉變成機構,哪怕是以接受諾貝爾獎這樣令人尊敬的榮譽為其形式。”

由於薩特拒絕諾貝爾獎,時任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安德斯 奧斯特林代表學院發表聲明:這位榮譽得主已經表示,他不希望接受諾貝爾獎,但他的拒絕並未稍稍改變本獎必須贈予的有效性。不過,在這種狀況下,本學院隻能宣布頒獎儀式無法舉行。

顯而易見,薩特的聲明告訴人們,他拒絕諾貝爾獎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由性。他是一個獨立、自由、不必依附任何人的個體,所以拒絕任何來自官方或民間組織的獎勵。而且他的拒絕也是公開的,理由是直率的,所以,薩特對諾貝爾獎的拒絕是徹底的。唯其如此,世界上才多了一份對待諾貝爾獎獨特的態度、觀念和行為。

所有跟帖: 

法國作家、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在古巴(多圖) - 展於索菲亞博物館,馬德裏,西班牙 -star-sun- 給 star-sun 發送悄悄話 star-sun 的博客首頁 (1337 bytes) () 10/13/2012 postreply 12:14: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