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製,瓷器表麵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
瓷器,英文china。顯然,從英文的來源就可以推測中國就是瓷器的發源地(雖然有爭議)。考古證實:瓷器最早的產地是在中國,但究竟出於哪個年代尚沒有準確的定論。目前人們將發掘自河南鄭州商代(約前15世紀—前9世紀)的高嶺土彩釉器皿作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瓷器。中國在其東漢時期發展出較為成熟的青瓷製法。中國在曆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產國及出口國。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山東淄博、江蘇宜興、河北唐山、邯鄲、福建德化、遼寧海城和廣東佛山、潮安、大埔、饒平等12處主要陶瓷產區,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除西藏外均有陶瓷生產企業。陶瓷工業己形成布局比較合理,重點產區、原輔材料工業、加工工業、科研教育等基本配套的行業體係。
中國最早素瓷依照顏色分類,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種常見顏色的瓷器;彩繪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較為著名的有:粉彩瓷、信樂燒、青花瓷、琺琅彩瓷、鬥彩瓷等,但聞名天下的唐三彩卻不是瓷,隻是低溫鉛陶器。以高嶺土為胎土的白陶,在羅家角、大汶口及馬家窯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均已經出現,但高溫燒成的白瓷則要晚得多。白瓷當然是在青瓷燒造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為china之極品。另外,“馬可波羅瓷”,是法國、意大利等國對我國福建德化所產白瓷的稱呼。也有將我國宋元兩代輸出的白瓷統稱為“馬可波羅瓷”的。
德化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與江西景德鎮和廣州潮州(一說為湖南醴陵)齊名。德化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於德化縣而得名。中心窯址位於福建中部戴雲山腹地,此處瓷土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交通運輸方便,是燒製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窯曆史悠久,曆經了千年的風霜,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國白”一詞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詞。“中國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國人對明代德化白瓷的讚譽,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產品製作精細,質地堅密,晶瑩如玉,釉麵滋潤似脂,故有“象牙白”、“豬油白”、“奶油白”、“鵝絨白”等美稱,在我國白瓷係統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在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國際上有“東方藝術”之聲譽。
福建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之一。早在1000年前,德化中國白瓷就漂洋過海,到達東南亞、非洲、西亞和歐洲等地。進入17世紀,西歐興起收藏中國瓷器之風,德化白瓷更是成為許多國家王公貴族爭相購買和收藏的“華瓷”。17世紀末,德化白瓷流傳歐洲後,先有法國人稱其為“象牙白”、“豬油白”、“奶油白”、“鵝絨白”等等。爾後,歐、美等國,把德化白瓷,通稱為“中國白”。明末清初的德化白瓷,胎質潔白,坯釉結合緊密,透光度極好。釉麵光潤如凝脂,光照之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故在當時中國有“象牙白”、“豬油白”、“奶油白”、“鵝絨白”之稱。最負盛名的是瓷雕,尤以神仙人物為精巧。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也可以稱為“海上瓷器之路”。在沉睡海底800多年、2007年被打撈出海的“南海一號”古船上,有著數千件完整的中國宋代著名窯口的瓷器,其中當然不乏德化陶瓷精品。當代中國的“中國白”,已經走出困境,在當今世界為中國瓷器贏回那似乎久違了自信和尊嚴,堪稱世界頂級奢瓷的新典範,是當代中國白瓷藝術的一麵旗幟。
為了區別,中國的瓷器稱為china,其它國家的瓷器統稱為porcelain。
1,韓國瓷器(Korean porcelain)。在韓國,新石器時代開始使用陶器,三國時代(B.C.57-A.D.676)在日常生活中也開始使用陶器。到了統一新羅時代(676-935)陶器有了長足的發展,外觀越來越精致,花紋也豐富多彩起來。之後到了高麗時代(918-1392),瓷器文化逐漸取代了陶器,在陶器上塗上釉藥再烤製而成的瓷器與陶器相比優點較多,比如不滲水,以及結實耐用等。高麗時代開始出現表麵呈淺綠色的青瓷,從此進入陶瓷文化的全盛期,一般認為,用鑲嵌技法(在陶瓷表麵上刻畫出多種花紋圖案後,再嵌入其他材料來表現)製作的高麗青瓷是陶瓷藝術的頂峰。繼高麗之後到了朝鮮時代(1392-1910),以表麵呈白色的白瓷和粉青沙器為主帶動陶瓷文化的進一步發展,這個時期的陶瓷與高麗時期的相比,花紋簡潔,外觀粗糙。陶瓷的製作方法也是在朝鮮時代傳到日本的。陶瓷種類有青瓷、白瓷、粉青沙器、陶瓷器皿等。
2,日本瓷器(Japanese porcelain)。日本瓷器的發展自應永年(1400年)到昭和經曆了500多年的曆史,在不斷發展中技術也不斷進步,有的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日本瓷器的釉色有青釉、白釉、大紅釉、藍釉、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過程中比較純淨,釉麵和胎體結合得比較緊密,施釉薄而均勻,有光亮感。胎質堅硬細密。日本瓷器有些造型與中國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明顯的日本民族風格。日本是一個由群島組成的島國,瓷土資源匱乏,因此,陶瓷品種主要為陶質材料製作的陶器。日本傳統瓷器生產有有田及九穀兩處,日本的陶瓷之都是佐賀。江戶時代初期(1616年),朝鮮的李參平在現在的佐賀縣的有田,用陶土礦成功地燒製瓷器,便開始生產日本最早的瓷器。這種日瓷立即受到歡迎,人們把這種陶器就叫有田燒。瓷器的裝飾風格為:一般圖案使用藍、黃、紫色,以花草山水為主。曆史上有木米、仁清、乾山等三位名家,對日本瓷器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3,德國瓷器(German porcelain)。德國梅森市(又譯:邁森,Meissen)以瓷器著稱,“梅森瓷器”製作精美,款式多樣,但價格奇高,素有“瓷中白金”、“白色黃金”之稱。早在18世紀奧古斯特統治時代,有一煉金術士波格宣稱得到煉瓷的秘方,當時除中國外,沒有其他地方出產瓷器。奧古斯特得悉此事,就建立了一所煉瓷廠,並把瓷廠遷至阿爾布雷希特斯堡。1710年起,歐洲第一家瓷器廠以傳統手工的方式生產出了舉世聞名的邁森瓷器。為了保存秘方,防止煉瓷之秘流傳於民間,所以瓷廠戒備非常森嚴。最初的瓷品,設計隻限於花、鳥、魚、蟲,波格的承繼者夏洛特開始以鈷藍作顏料,生產餐具。此後,他們的瓷品逐漸聞名於世,其交叉雙劍的標誌更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到了1865年,瓷廠遷至柴比茨穀,至今已有140年曆史(1918年正式名為“邁森瓷廠”)。時至今日,大家不隻可以到瓷器廠參觀,還可加入邁森瓷器之友的搜集會。
4,英國瓷器(British porcelain)。英國的瓷器,首推的是偉基伍德(wedgwood)這個名牌。喬西亞·偉基伍德(1730-1795),被稱為英國的陶瓷之父,他的父親托馬斯和母親馬麗亞是英國陶瓷之都斯托克一個教堂陶瓷廠的員工。為了改進和發展陶瓷產品,偉基伍德用畢生精力細心做了數千次有關產品的記錄。英國瓷器的特點有以下幾個:第一是它的做工非常細膩,有一點點殘損或者疵點都不容許,至於線條畫歪,壺嘴燒歪之類的事情是絕不能出現的,當然,由於在燒製過程中肯定會有不確定的因素,萬一出現這種情況,對那些輕微問題的產品,他們會標上次品的標誌,價格就便宜許多,絕不以次充好。第二是它的圖案設計非常豐富,既有傳統的細花圖案,也有許多現代圖案的融入,看起來讓人愛不釋手。第三是它的光澤度鮮亮,給人心理上的明快的感覺;第四是手感好,用手觸摸器皿的時候,非常柔滑,溫潤。據說“骨瓷”就是英國人發明的。也就是說,在傳統的陶瓷材料中,加入了動物的骨粉,使得陶瓷的質地更加細膩。在生活用陶瓷市場,是當今世界的頂級品牌之一。
5,法國瓷器(French porcelain)。法國瓷器製造業已有300多年曆史,法國的利摩日瓷器――柏圖(Bernardaud)是全世界公認最精致的瓷器之一。自從1768年人們在利穆讚南部的Saint-Yrieix-la-Perche發掘出法國第一個高嶺土礦藏以後,利穆讚和瓷器的情緣越結越深。這種質純色白的黏土經過1400℃的高溫煉燒,形成質地硬朗、半透明的精致細膩外觀,主要由白、藍、金三色構成,從此號稱全世界最上等的瓷器,素有“法國白金”的美譽。18世紀中期,歐洲製瓷業的中心從德國邁森(Meissen)轉移到法國,當時法國巴黎附近的塞夫勒瓷廠成為法國王室的瓷器專供商,產品僅供王親國戚和貴族使用,成為典型的法國官窯。
柏圖(Bernardaud)為法國最具代表性的頂級瓷品,一脈相傳的皇室品味,有“皇室禦用窯場”的封號。使用最珍貴的製瓷原料――高嶺土,加上絕頂的設計與工藝,榮獲巴黎萬國博覽會金牌等國際大獎,受到各地高級飯店及餐廳指定採用。逾百年的柏圖,不斷精進工藝技術,瓷片珠寶、禮品瓷、日用瓷及藝術瓷為四大品項,融入當代時尚與生活,成就曆久彌新的瓷藝風華。在利穆讚瓷器藏品當中,收藏愛好者們最熱衷收藏的是18世紀中葉的阿爾圖瓦伯爵時代、19世紀時期的手工繪製圖案的時期(特別是注明Puyat JPL品牌的瓷器)以及1920年至1930年的裝飾藝術時期的瓷器產品。”在國際收藏市場上,尤其以Puyat、Tharaud、Bernardaud和Sandoz-Haviland的作品最為珍貴。Sandoz-Haviland的瓷器是由雕塑家Sandoz和利穆讚最著名的手工藝人Haviland(1904-1950)共同合作生產的瓷器藝術品,根據專家的估計,這個品牌的瓷器根據數量的多寡而定,即使是經過修複的瓷器價格也要在1000至4000歐元之間。
6,俄國瓷器(Russian porcelain)。俄羅斯曆史悠久的傳統藝術――藍花瓷,工藝簡單質樸,白底藍花、形態各異,充滿著濃鬱的民間生活氣息。格熱利是俄羅斯藍花瓷的故鄉,有“俄羅斯藍”的美譽,它位於莫斯科郊外40公裏。“格熱利”一詞不僅是地名,它同時還是俄羅斯瓷器的一大品牌。藍花瓷器上繪製的顏色其實是灰色,而不是藍色。瓷胚在13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燒製時,繪製的顏色由灰變藍。據發現,格熱利瓷器的特點是手工製作。而且,藝人在製作過程中隨心所欲,盡情發揮。同一題材的瓷器作品,無論是形態、圖案還是色彩,表達起來均不相同。格熱利的瓷器已有數百年的曆史。早在17世紀格熱利就發現了品質優良的粘土,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於1663年頒布法令――格熱利向皇室進貢粘土。有趣的是,當時格熱利的粘土並非用來製作餐具或工藝品,而是藥房裏的藥罐和煉金術罐的製作材料。直到1804年,佩羅瓦村才出現第一家真正的瓷器工廠――“帕維爾·庫利科夫”工廠。當時的瓷器工藝受到廠方的嚴格保密,隻有該廠創始人庫利科夫本人知道燒製瓷器的秘方。相傳,村民赫拉普諾夫和古夏特尼科夫偷偷潛入廠房,盜取了陶土配方。從那之後,民間瓷藝迅速發展壯大。
7,荷蘭瓷器(Netherlandish porcelain)。代爾夫特(Delft),南荷蘭省的一座小城,位於荷蘭皇宮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間,以China Town蜚聲世界。這座China Town可不是中國城,而是荷蘭著名的瓷都,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代爾夫特城工業發達,主要生產藍白陶瓷。2008年,她與我國的景德鎮成為友好城市。世人皆知青花瓷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之一,卻很少有人知道,代爾夫特的青花瓷同樣家喻戶曉,名揚海外。廣為世人所知的荷蘭國寶典範--代爾夫特藍陶(DelftBlue)就出自這裏。
16世紀未,荷蘭海外貿易如日中天,曾叱吒風雲的東印度公司就位於代爾夫特。1584年(明萬曆12年),皇宮通過西班牙、葡萄牙向景德鎮訂購青花瓷和白瓷9.6萬件,國王就萌生了仿製景德鎮瓷器念頭。1610年左右,荷蘭東印度公司商人根據皇宮的授意,從中國景德鎮等地采購白瓷釉和青花顏料。皇宮派專人籌建皇家代爾夫特陶瓷廠,召集製陶名匠在代爾夫特開始仿製景德鎮的青花瓷,通過反複試製,製成了白釉藍花精細陶器。1630年,代爾夫特陶工根據南京瓷塔彩色瓷磚的啟發,生產彩色陶磚,用白陶磚拚成長方形,繪畫梅花、牡丹、獅子等圖案,供歐洲各國皇宮建築宮殿。代爾夫特皇家陶瓷廠,大量仿製中國青花瓷,發展為著名的“代爾夫特藍”(青花白陶器),看起來就象中國式青花瓷,除了供皇宮使用,還大量供應歐洲市場,在歐洲享有盛名。18世紀,中國景德鎮工業文明傳入歐洲,代爾夫特瓷工掌握了瓷土中添加氧化鋁較高高嶺圭的奧妙,逐步製成1170℃高溫燒成的青花瓷,該市陶瓷工業步入新的境界。該市現有陶瓷廠33家,一般都采用現代製瓷技術精製陶瓷。
8,意大利瓷器(Italian porcelain)。意大利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發展建陶產業的國家之一,具有悠久的產業曆史與傳統,擁有豐富而優質的陶瓷原材料資源,中世紀的文藝複興為意大利積澱了身後的文化與藝術底蘊。在意大利著名旅行家Marco Polo(馬可·波羅)將瓷器傳入歐洲後,瓷器就成為隻有上層貴族才能享用的“白色金子”。意大利最古老的瓷器品牌“Richard Ginori 理查德·基諾裏”,從1735年Carlo Ginori(卡羅·基諾裏)侯爵在意大利Florence興建瓷窯開始聞名於世。Ginori家族在14世紀就是意大利Florence的名門望族。18世紀時,這個家族的Carlo Ginori侯爵經曆重重艱難試驗,終於發現了使泥土變成“白色金子”的方法,成為了意大利瓷器產業的奠基人,意大利第一名瓷――“Richard Ginori 理查德·基諾裏”陶瓷由此誕生。
馬可·波羅1275年來到中國,他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述了在福建德化的見聞。因此,有歐洲人認為“馬可·波羅瓷”(白瓷)是馬可·波羅在元代時從中國帶回去的,故名。當今意大利的世界頂級藝術瓷磚王國Altaeco旗下馬賽克品牌,有130多年的生產曆史,其產品選用威尼斯附近河床底的紅粘土燒製而成。
9,伊斯蘭瓷器(Islamic porcelain)。伊斯蘭陶器,是指9世紀到17世紀的伊斯蘭時代以中東地域為中心燒製的低溫素陶和多彩釉陶。燒製地域包括波斯(伊朗)、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等。在古波斯的倭馬亞時代(661—750),伊斯蘭陶工以黏土作胎,並沿用帕提亞王朝(前247—226)、薩桑王朝(226—650)以及東羅馬帝國(395—1453)的傳統燒造、裝飾和造型技巧,生產無釉素陶或施以青、綠、黃釉的彩陶,器型以壺、缽、瓶為主。8世紀中期,阿拔斯王朝(750—1258)滅了倭馬亞,伊斯蘭進入阿拔斯陶器時代。時值中國盛唐,通過阿拉伯輸入的大量精美的唐三彩、唐白瓷、青瓷、釉下彩等,無疑對西亞諸國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阿拔斯時代的陶工,在黃褐色的胎土上施以用氧化錫做發色劑的鉛釉,製成白坯,並使用以鈷藍為主的顏料描繪出花葉等裝飾圖案,燒成“白釉陶”,試圖以此為發端來仿造優美的“唐白瓷”。但由於胎土和燒結溫度與唐瓷不同,因此燒成後的白釉略顯渾濁,和唐白瓷存在明顯差別。到9世紀,伊拉克多彩陶(白釉藍綠彩陶器)和拉斯塔金屬幻彩陶器成為主流。拉斯塔在波斯語中有“閃閃發光”的意思,利用在胎體上覆蓋含錫的白釉,用金、銀、銅做發色劑等方法,製造出紋樣鮮豔,通體具有彩虹般金屬光澤的產品;有赤紅色單彩,也有加入藍色的多彩,是伊斯蘭最具特色的陶器之一。
12世紀,伊朗的卡尚和雷伊生產的薄胎半透明七寶茶碗,已經非常接近中國瓷器的水平。塞爾柱時代是盛行仿中國瓷的時代。伊茲尼克是14到18世紀土耳其陶器中心產地,號稱土耳其的“景德鎮”,生產釉下彩陶器、白釉多彩陶器、白釉青彩等陶器。但與中國瓷相比,伊茲尼克產品仍屬陶器範疇,燒造溫度不足千攝氏度(850—900℃),矽質胎土,雖胎體呈白色,但致密程度達不到瓷器標準。16世紀的薩法維王朝對陶瓷的需求與日俱增,把製陶技術推向又一個新高點,從而催生了薩法維陶器,主要產品是白釉藍彩陶器,也就是近似於中國的青花白瓷。遺憾的是,西亞缺少燒製優質瓷器不可缺少的瓷石和高嶺土,所以隻能在低溫燒結領域徘徊不前。但是,通過精選相對優質的黏土,通過在胎土上施以錫白釉或長石釉,也能製造出近似的白瓷胎,再使用漂亮的鈷藍來描繪草花、唐草、鳥獸、人物等圖案,最後再掛上透明釉,可以說除了溫潤效果稍有不足外,其他並不亞於中國瓷。
第一個工業化的陶器製造廠建立於8世紀的敘利亞Ar-Raqqah。其它伊斯蘭世界的製陶重鎮包括法斯達特(公元975年-1075年)、大馬士革(公元1100年-大約1600年)和伊朗的大不裏仕(公元1470年-1550年)。據說奧斯曼土耳其人認為瓷器乃稀世珍品,公元816年前後,綠色是伊斯蘭教的喜好之色,在很多的建築上我們都能看到有綠色的穹頂或裝飾。但到了14世紀,波斯的蒙古貴族皈依了伊斯蘭教的蘇菲派,由於蘇菲派本身很喜歡藍色,又認為白色是代表真主的聖潔,所以在接受皈依的同時,也接受了代表蒙古民族的藍色。此後,藍色成為奧斯曼皇族的崇尚之色。當看到了產自中國的大量精美的青花瓷器後,土耳其人開始學習並仿製製作起來。
中國陶瓷在造型和燒製技巧上對伊斯蘭陶器產生極大影響,而在圖案以及表現手法上,伊斯蘭陶器對中國陶瓷的影響亦不可小視。青花瓷所用的鈷料,無論是唐青花還是元青花,一般又稱為回回青或回青。伊斯蘭文明對鈷的認識最早,在公元前兩千年已使用鈷料製造藍色玻璃。而中國人對鈷的認識,卻是源自波斯。早在唐初,鈷料就已用於瓷器的生產﹐著名的唐三彩器物上的藍釉就是以鈷為呈色劑。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又進一步證明唐代也已經用鈷製作藍彩,繪圖案於器物的白胎上,上麵再加透明釉。這就是現已公認的“唐青花”。而唐青花和元青花,都是以外銷伊斯蘭國家所生產的。
10,丹麥瓷器(Danish porcelain)。皇家哥本哈根瓷器,正式名稱為皇家瓷器製造廠(丹麥語:Den kongelige Porcelænsfabrik),是由丹麥皇後茱莉安·瑪莉於1775年5月1日在哥本哈根創立。標誌上的皇冠代表皇家禦用的無上權威,三條波浪線則代表圍繞丹麥的三個海峽:Øresund, Storebælt和Lille Bælt。在1790年,皇家哥本哈根製造了現在出名的丹麥之花(拉丁語:Flora Danica)其特色在於:藍色塗料、鑲金邊和丹麥花卉圖案。幾乎一個世紀中,丹麥皇家瓷器工廠(Royal Danish Porcelain Manufactory)都是由皇室家族控製。直到1868年,才由私人掌管。1882年到1884年,工廠與Aluminia陶瓷工廠合並,後來,又於1853年成立的第二丹麥瓷器廠Bing & Grøndahl合並後,才成為今天的哥本哈根皇家(Royal Copenhagen)。
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製作工藝基本與中國相同:1.設計:造型設計,繪製草圖。2.翻模:製作原始模型,並翻製成模具,把陶土泥漿注入模具,代水分流出後,即可取出翻製的物件。3.燒製:將模具中取出的陶泥件晾幹後,在950°C的環境中燒製成瓷素燒坯。4.上釉:在燒製成瓷素燒坯進行手工的繪製,之後施上一層釉,然後進行第二次燒製,使得表麵光潔晶瑩。5.彩繪:在燒製而成的光潔表麵再進行彩繪。6.釉上彩:第三次燒製,使釉上彩能夠與釉麵融合。7.組合:將裝飾部分附加到主體上,豐富細節。8.釉下彩:罩以白色透明釉,入窯高溫一次燒成。燒成後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麵光亮柔和、平滑、晶瑩透亮。
(編輯整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