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狄仁傑的名字走紅中國大陸,電視台紛紛製作劇集,以《神探狄仁傑》為名的也拍了四、五套。2010年,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入圍第67屆威尼斯影展競賽部分,劉嘉玲憑武則天一角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該片最近更被時代周刊選為年度十大電影,是全年唯一上榜的華語電影。一時間,連海外觀眾都認識狄仁傑了。
狄仁傑是唐朝大有名聲的宰相,武則天改唐為周,召他回朝出任宰相,及後武則天失勢,唐太子李顯回朝,恢複唐朝,狄仁傑是關鍵人物。但奇怪的是,正規史書對狄仁傑的描述卻不多。麵對這樣一個人,作家和導演大可自由發揮,借古諷今,這亦是狄仁傑作為小說和影劇題材曆久不衰的原因。
狄仁傑一生起起落落,當中又以最後十年最重要,得到武則天的重用,同時也為重建李唐鋪路。由吳海樵編撰的《狄仁傑的最後任務》,取材自清朝無名氏所寫的《武則天四大奇案》的後半部,講述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京師,出任河南巡撫,逐一鏟除武則天身邊的佞臣寵男,再跟武則天的內侄武承嗣大鬥法,懷寧府一戰大獲全勝,太子回朝。當中穿插不少奇案以顯狄仁傑腦筋鎮密及大公無私,至於是曆史上真有奇事抑或純屬虛構,反正連作者都承認部分人物及事件是杜撰,純為加強戲劇效果,讀者亦不宜深究,就當它是一本有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來看好了。
寫狄仁傑的最後十年,武則天是必然的女主角,但二人的關係又不是一味的賢君忠臣,而是複雜多變,非常有戲劇張力的。在《狄仁傑的最後任務》中,晚年的武則天沉溺男色,獲她寵幸的男子皆身居高位,而且因為武則天曾出家為尼,她連俊美的小和尚也不放過,寺廟也成了荒淫之地。她又偏袒娘家的人,任由內侄武三思、武承嗣等把持朝政。但她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知人善任。她知道寵男張氏兄弟和內侄武氏兄弟等都是庸碌之輩,隻懂討她歡心,卻無治國之能,所以她召狄回朝,希望國泰民安,自己的皇座就坐得穩。狄仁傑手起刀落,逐一擊破武氏身邊的寵兒,武則天亦莫奈何。武則天對狄仁傑既欣賞又憤恨,時信任時猜疑,複雜的心態正是這本小說及眾多電影和電視劇的上佳材料。
狄仁傑作為一個曆史人物,另一好看之處是他的多重身分。在人民眼中,他是清廉的父母官,人民有什麽冤屈都會找他投訴,他必定會處理,甚至會為此向皇上直諫,有點像現代的議員。另一方麵,他又有神探的精明頭腦,書開首那宗毒蛇殺人奇案甚至有法證的況味。古代司法製度不如現代分工細致,狄仁傑查完案轉頭就要升堂審理,他公正嚴明,不濫用私刑,所以他又是一個好法官。
《狄仁傑的最後任務》取材自《武則天四大奇案》的後半部,如果想知道多一點狄仁傑的前半生,除了看原著外,還可看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 H van Gulik﹞撰寫的一係列Judge DEE Mysteries,這套小說已被譯成十多國文字。《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據說部分靈感亦是來自Judge DEE Mysteries,不過徐克給狄仁傑的英文名卻是Detective DEE,足見狄仁傑的多重身分。
順帶一提,本書封麵出自著名曆史漫畫家李誌清先生的手筆。一身官服的狄仁傑眼神銳利,不怒而威,非常配合他在書中的形象。
《狄仁傑的最後任務》閱讀地址: http://itunes.apple.com/us/app/hui-zhi-chu-ban-jing-xuan/id513828065?mt=8 (適用於iPhone、ipad、i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