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輕鬆的:嶽池好,好嶽池。嶽池米粉越吃越好吃。 求下聯

來源: 湘西山民 2012-03-30 07:57: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7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湘西山民 ] 在 2012-03-30 08:43:3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先拋一塊磚:

嶽池好,好嶽池。嶽池米粉越吃越好吃。  
 仄平仄 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川路難,難川路。川路石階愈上愈難上。  
   仄  平仄仄仄

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嶽池好,好嶽池,嶽池米粉越吃越好吃

語法關係:

嶽池:地理名詞。

好:形容詞(嶽池好)和副詞(好吃)。

越...越...: 遞進關係。

吃:動詞。與米粉有動賓關係。

平仄:

嚴:每字相對。寬:每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對聯寫作的基本要求

對聯能夠存在和發展這麽久,人們喜愛愈烈、流傳愈廣除了某些客觀原因:帝王的提倡,名人的創作,人們的需要外,主要在它自身具有許多藝術優點和長處:文字美、聲韻美、民族特色、應用價值等,能與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社會生活緊密聯係。這裏將探討它構成那麽多優美的藝術形式的藝術要求,即對聯寫作的基本要求。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

對聯是有上聯和下聯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為對聯,這是定格。它還規定上下聯字數一定要相等,否則不能相對。從前有個故事說,甲乙二人對對,甲出句:“三寶殿前三個塔”,乙對以“五鳳樓台五層樓”,本很工整了,但甲又說:“還有塔、塔、塔”,乙由於不能以五個樓字去對三個塔字,沒能對了。它不像“三光日月星”可對以“四詩風雅頌”。因為雅包括了小雅大雅二詩,乙沒有辦法以三個樓字包括五層樓,隻得認輸了。因此,上聯五個聯(五言),下聯也要五個字,上聯七個字(七言),下聯也要七個字,如下列二聯:(1)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2)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樹柱長天。兩聯上下聯字都相等,前者是李大釗烈士所引,氣概非凡。後者是楊昌濟教授(毛主席的嶽父)的名聯,表示決心培植救國材人。
不論多少字的對聯,都一樣要上下聯字數相等,不能象詞賦那樣對偶句容許引頭詞和語尾詞。例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上闋第四句“看漫山紅遍”,下闋第三句“恰同學少年”中“看”和“恰”都是引頭詞;鮑照的《蕪城賦》有“豈憶同輿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句,其中“豈憶”是引頭詞,“哉”是語尾詞,在對聯是不容許有的。因為對聯的上下聯必須互相對稱、整齊、美觀。理由很簡單,從許多生物自然器官都成對就可說明了:鳥有兩翼,獸有一對前腿,牛羊各有一對角,人的耳、眼、手、腳都是成對,長短大小一樣,每對器官都在身體勻稱地分布好,給人以對稱、整齊的美感。對聯的互相對稱、整齊的意義也一樣,是給人以美的觀感,美的享受。對聯如果不這樣,就像人的器官不全,不成殘廢,也是缺陷,成為醜陋,給人以難看的形象。所以一切東西要得人喜愛,首先就要有外表美,形式美,對聯就具有這特點。
對聯字數相等的特點曾給聰明人反用過,有一副挽袁世凱聯雲: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哀世凱對以中國人民是對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說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因袁複辟帝製,扼殺共和,這是千多年才見到第一副字數不相等的奇聯。但也不能說字數相等的兩行字或兩句話就成為對聯,因為對聯還要講究對仗音韻等藝術構造。
對聯的上下聯字數相等既無異議了,但它應以多少字數為佳呢?從現有的對聯看,少字多字都有佳聯,若有字數劃分聯形,七言為最多,其次是八言九言,又次為五言和十言至十二言,四言六言和十三言以上則較少,至於少於四言的短聯和幾百言以上的長聯,有點似鳳毛麟角了。因為字數過少過多都難於寫作。對聯的字數多少應以內容決定形式,由作者根據題材來決定,既不宜過短,也不宜片麵追求長。

(二)同詞性的字詞相對

詞性即詞的特點,同詞性即劃分為同一特點的詞類。根據詞類講究字詞對仗,是對聯中對偶藝術的關鍵。古人對詞類的劃分和今人的說法不盡相同。古人雲:“實對實,虛對虛”。何謂實?古人編有《詞林典腋》一書,《詩韻合璧》附載了它。它把實字分為天文、時令,地理、帝後、職官、政治、禮儀、音樂、人倫、人物(事)、闈閣、形體、文事、武備、技藝、外教、珍寶、宮室、器用、服飾、飲食、菽粟、布帛、草木、百花、果品、飛鳥、走獸、鱗介、昆蟲等三十門(類),外編八對:抬頭對,顏色對、數目對、卦名對、幹支對、姓名對、人物對、虛字對,都是同詞性相對。隻是漏掉方位詞。照工對要求,要各小類中的字詞相對。天文類對天文類,人倫類對人倫類……。若隻說“實對實”,則三十類中任何一類的字詞都可同其他二十九類的字詞相對了。其實不然。因為其中有動詞、形容詞怎能同名詞相對?“遊覽”怎能對得起“太陽”?何謂虛?古人編有《虛字韻藪》一書,附載於《詩韻合璧》末尾。它列舉虛字一百三十八個,但其中包括有代詞:他、其、誰、孰、何……等,動詞:謂、曰、雲……等,是不能同焉、矣、也、乎、哉相對的。由此可見古人談對仗虛實之說,不但籠統不準確,而且有些混亂,是不科學的。
詞分虛實是必要的,真正的科學劃分,隻有今人以漢語語法區分詞性屬類才準確。現在說的實詞是指有實在意義的詞;按語法特征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和量詞六種;虛詞一般不具有實在的意義,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係,或句子的語氣,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歎詞五類。至於方位詞附屬於名詞。顏色詞屬形容詞了。

(三)內容相關或相反

對子的上聯和下聯雖無律詩那樣嚴格的承接轉折關係,卻也不能隨意拚湊和拉扯。如我們拚湊這麽一聯:“鵜鴂悲啼血;鴛鴦喜訂盟”,論對仗平仄則工整成對,但上下聯情調各異,中間沒有任何可聯係,讀了不知何意,不應認為是對聯。又如:“電影院中看電影;圖書館裏讀圖書”。對仗平仄很工,並有點巧,隻是中間缺乏聯係,也不能認作對聯。凡要成為一副對聯的,上下聯內容必須相關。所謂相關,就是上下聯所描寫所形象的思想內容,思想意境必須相互關聯,同為一件事物的各方麵,不能風馬牛不相及。

(四)平仄相間和相反

對聯為了音節和諧,聲韻鏗鏘,要依照近體詩的格調講究用字的聲律。聲即平仄,是漢語聲調最低的概括。律即平仄排列的規律,但它沒有象律詩那樣固定位置。能排列得像音樂的旋律那樣有節奏、有起伏、有抑揚,給人以美感,得人喜愛。因此。對聯的聲律是不能缺少的。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弄清文字平仄怎樣劃分,那些字屬平,那些字屬仄的問題

平仄定義:是中國詩中用字的聲調。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舊詩賦及駢文中所用的字音,平聲與仄聲相互調節,使聲調諧協,謂之調平仄。*平調:分兩種,基本上是平緩輕柔的聲調。**陰平-較小聲**陽平-較大聲而且聲尾上揚*仄調:分三種**上聲-高昂明亮**去聲-尖細哀柔**入聲-短促因此平仄又常被分為四聲:分別是平、上、去、入四種聲調。中國古籍中有不少說明。


所有跟帖: 

隻能說大致諧音。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35 bytes) () 03/30/2012 postreply 08:26:50

補菜白,白補菜。補菜野花不采不白采~~ -處方- 給 處方 發送悄悄話 處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0/2012 postreply 08:48:36

縣長說:工整地對出嶽池米粉下聯,可以終身免費吃嶽池米粉。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1883 bytes) () 03/30/2012 postreply 09:53:49

兌現不? -玉壘關- 給 玉壘關 發送悄悄話 玉壘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2 postreply 04:23:41

應該是求上聯,試對:天府雄,雄天府,天府人民闐起闐雄起;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610 bytes) () 03/31/2012 postreply 17:29:03

改一下:天府奇,奇天府,天府人民添富添奇富;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289 bytes) () 03/31/2012 postreply 18:28:43

湊熱鬧:洞庭美,美洞庭,洞庭漁歌長聽長動聽。 -wjsun- 給 wjsun 發送悄悄話 wjs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2 postreply 21:09: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