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在看一個熱門英國電視劇{唐頓莊園}, 故事講的是1912-1914年,喬治五世時期,唐頓莊園的Grantham伯爵一家和仆人們之間的故事。
唐頓莊園寫的就是貴族的生活,與之對比的是仆人的故事。貴族住樓上,仆人住樓下。
說起貴族兩個字, 首先想到的不是氣質,而是等級。有人侍候穿衣吃飯,一切不用自己動手,每天就是彈琴,交際,裝扮, 氣質自然是好的。因為已經很有錢了,衣食無憂當然不會整天談錢, 優雅超然是肯定的,隻要不是那種地道的SOB略微裝一裝很容易有貴族風度。
英國最早當上貴族的方法則大多血腥野蠻,比如跟隨國王征戰, 英武勇猛,比別人多砍了很多人頭,國王便封爵獎賞城堡。 最早不少貴族因為是兵痞子,所以肯定粗鄙,沒什麽修養風度可言, 但架不住一代代的錦衣玉食,有仆人侍候,禮儀熏陶,慢慢的才真有貴族的樣子了。
走廊網友倡導“貴族氣質”也是好意,國內富裕大眾腰裏纏了銀子就知道直奔巴黎的LV店排隊買包,一買還買一堆,搞的歐洲和美國的精品店資本家既難過又歡喜地賺錢。因為是同胞,看他們這麽把掙的錢直接貼在身上不免不好意思,希望他們有點風度,豈不知那些富豪們絕對等不及幾代的韜光養晦,他們想現在就告訴周圍人:我很有錢!
在北京碰到有錢有身份的朋友,因為大多是受過教育的,不會老是炫耀自己的包包多少錢,男生會很文雅地在喝紅葡萄酒前晃一晃酒杯,好像也是一種“貴族風度”的體現,我很懷疑除了品酒師,我輩是否真的能喝出什麽很大的區別,反正我覺得差不多。
有一陣子去流壇常看到有人貼自己買的包,鞋和衣服什麽的,怕別人不知道是名牌, 一定要自己標上價錢。記得有個貼了一堆幾萬幾萬的包包,便有人不忿,上來罵其是貪官的女兒或是大款的二奶,一時間熱鬧非凡。
另一個壇子有那麽一位也是常常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花了大筆銀子買包買鞋什麽的也一定要公布一下,得到一堆的羨慕和讚美便更絕對錢花的物有所值, 進一步肯定了自己有錢人的地位。
嚴格檢討起來我自己也有一段追求名牌的時候,但現在很鄙視那時的自己,尤其要搬家賣房子的時候,愈發覺得家裏買了很多無用的東西。
提高修養有很多方麵:慎獨,自省,簡約,內斂,做善事這是我往下努力的方向。
那[唐頓莊園]裏,很多俊男美女,情節不是很緊張,慢慢看還蠻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