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巍巍太行張貼 “ 中國人的十大奴性”摘抄:
“魯迅在他的雜文《燈下漫筆》中,認為全部中國曆史隻能分為兩個時代,一個叫做“欲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另一個叫做“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魯迅的剖析,何等深刻!中國人從來不知道自己是這塊土地上的主人,隻知道做奴隸。
無論他是誰,那怕是流氓、惡棍、強盜,隻要得了天下,坐上金鑾殿,人民就會三呼萬歲,頂禮膜拜。
中國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卻奉行“奴性民主”──“少數必須服從多數”,多數人都願意做奴隸,就不準少數人不願做奴隸。關於這一點,魯迅早已談得十分深刻而生動。他說,既然猴子可以變人,為什麽現在的猴子不想變人呢?並非都不想變人,也有少數猴子想變人,牠們曾經兩條腿站起來,學人走路,並且說牠們想做人。然而牠們的同類不允許,說牠違背了猴子的本性,把牠們咬死了!中國人也並非都願意做奴隸,也有少數人不願意,他們要做主人,但是同胞們不允許,揭發他們,密告他們,於是他們被抓、被關、被砍頭。 ”
巍巍太行認為: “醬缸文化”造成的中國人的十大奴性。
我想:
(一) 魯迅先生指的 “中國人的奴性 = 國民性 = 多數的中國人的性格”
(二) 魯迅先生又指出:“人,一是要生存,二是要發展” -- 為奴隸是為生,非奴隸也為生 – 這本是生靈的本性 – 中國人,外國人,均一樣的。
(三) “無論他是誰,那怕是流氓、惡棍、強盜,隻要得了天下” -- 體製內的定義:“流氓、惡棍、強盜” — 有時卻是開山太祖 - - “多數必須服從少數。”
(四) “多數人都願意做奴隸,就不準少數人不願做奴隸。” -- 少數人不願做奴隸,有此等本領不願做奴隸到底,反天子翻過天來,坐江山,當英雄豪傑。你要是:“這少數人” — “多數人” 不準也不行,隻有跟你!多數人也要個領導。這少數人就是多數人的選擇!古今中外如此!
結論:
人是不同的時期會境遷:你也許是少數人,也許是在多數人中。魯迅先生的“改造國民性” — 多點寬容 -- 你在多數人中時 -– 別學猴子把“少數人”咬死了;當你為“少數人”時,想想多數人的利益 - - 說不準你會成為領導。
“ “醬缸文化”造成的中國人的奴性”是柏楊的重藥。中國文化,好還是多多的 – 幾千年的傳承 – 曆史的選擇 – 必有合理的內核 – 沒必要自卑。否此,你我不可能談此帖。
你說是嗎?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