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和“出軌”
我們還記得,拉康驚人地說道,即便是那個丈夫抱怨他的妻子出軌(與別的男人上床)是真的,那個丈夫的小心眼也是病態的。
什麽是“出軌”呢?
據拉康的說法,構成出軌的是“欲望和驅力”。而欲望和驅力之間的差異是:欲望是根植於其建構性(身體上)的匱乏(裂縫),而驅力總是圍繞著這種存在秩序上的裂縫(欲望)在翻來覆去。換句話說,驅力的翻來覆去的循環運動,遵守的是在一個扭曲空間中的怪異邏輯,在這個空間中,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不是直來直去的直線,而是彎彎繞著的曲線:而驅力 “知道”最短的路線,為了達到其目的,需要圍繞著其目標對象進行循環。
被資本主義所驅使的那些個體,他們被稱之為“消費者”,也就是作為欲望的主體。而這些“欲望”將在資本全新的“扭曲的”驅力溢出中得到滿足。對於這些欲望來說,資本主義提供了滿足他們的產品;當然,很明顯,資本主義還設定了“欲望的欲望”,讓欲望總是去欲望“心的對象”和新的享樂模式或姿勢。資本主義已經以這樣的方式設定了“欲望”,最基本的欲望,就是由欲望再生產出作為欲望的自身,(而這樣就不僅僅是尋求滿足了)。
在這個層麵,資本主義內部的驅力就位於一個更基本,更係統的層次:驅力推動著整個資本主義機器的運轉,正是其不人道的強迫力(看看那些果粉們),讓世界進入到無窮無盡的擴大再生產的循環運動之中。這樣,屬於這種無限製資本主義驅動力的個體——就是那些充當著資本直接“行動者”的個體,那些喬布斯們,那些“知道”接近欲望最短路線的高層管理者們。不得不去實踐它。因此,我們看到了這種驅力的模式,價值的膨脹僅僅在這種不斷革新的運動中發生,而資本的循環已經因此而毫無限製了。
需要記住的是,就如拉康在驅動的目的,與目標之間做出的區分:目標是驅力圍著其進行循環的對象,是欲望的主體,是消費者。而其真實的目的(利潤)在於讓這種循環可以像這樣的無窮無盡地循環下去。
於是,一位網友說:“從來,我是一個藐視物質的人。但是,自從有了IPHONE4,我破天荒第一次開始喜愛和寶貝一樣東西。因為小小的IPHONE後麵代表的是極度敏銳的洞察力,觸動人心的美感,出神入化的設計和天才的大腦的智慧的集合。所以,我花了100多塊錢買了它。
因此,欲望是存在的。因為“欲望”,“從欲望到欲望”也已經被設定了,不用發愁沒有了喬布斯,沒有了喬布斯,“出軌”仍然會發生,因為,資本主義內部的驅力是無限的。
因此,拉康就說道,即便是那個丈夫抱怨他的妻子出軌(與別的男人上床)是真的,那個丈夫的小心眼也是病態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