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公平的社會大多數人也有怨氣。沒見過從天堂來的神仙,但就孫悟空還嫌棄弼馬溫官小的這個事,推想在天上當神仙也有怨氣。
怨氣程度有區別的,還會有質的區別。比如拆遷。拆遷拆死了人,不是一個兩個,還能搞成卡車軋人血案。
這你如果還叫怨氣,那你屬於當國家領導人的材料。 為啥這樣講?那天沒事翻了一下三國,突然明白,這種書,真坑爹!
孔明今兒很鬱悶,折了兩萬人。 估計他鬱悶也就一天,鬧不好後半晌泡點茶情緒就過來了。那兩萬人,不是人,是棋。
整部書很熱鬧,小將,大將,元帥,君王,打得一塌糊塗。計謀,權謀,陰謀,謀得不亦樂乎。曹家上了,叫魏。司馬家上了,叫晉。 桃花源告訴我們,要熱愛政府,無論魏晉。
人作者寫得也不亦樂乎,幾朝幾代老百姓看得也不亦樂乎。老百姓太冤枉了。
要擱三國演義裏,拆遷死那幾個人,算個啥,說好聽點,這是在前進過程的的必要犧牲(就不發烈士證書了)。說不好聽點,沒把你家連帶成阻礙發展的反革命,你就感恩戴德吧。
你說不為國家增怨氣,人家倪萍大姐早說了,咱不和國家添堵, 從不棄權,從不反對票。
不知道為啥,老有5毛出來嚇人,:“美國再好,也不是你的。” 意思是,中國政府有點啥不好,你也就認了吧,來個別的政府,你的日子更慘, 而且,隻有這個政府在,我們中華民族才不象別的國家那樣散攤子日子更難過。
我就不信這個。桃花源說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更別提將來的唐宋元明清了. 同族同宗同文同度量衡,都是中國人,散不了攤子,千年都證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