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心得(2):湖泊與江河

 

 

魚兒離不開水。

 

喜歡吃魚的人都知道:湖泊裏的魚有土腥味,江河裏的魚有魚腥味。海水魚就不談了,那就更腥。不過,一些人也覺得現代工業廢料和農藥大量進入江河湖泊,而人工養殖的魚又使用激素和不明成分的人工飼料,幾乎所有水裏的魚都不好吃了,都有一股怪味,比土腥味更難聞。這是食用魚類的現代文明病。這裏談談“汙染”以前的天然狀態。

 

湖泊因為是相對的靜止水,流動性較小,水體中各種有味道的物質難以消解,由於食物鏈的緣故,導致湖泊裏的魚有土腥味。相比之下,江河是相對流動的水,從天而降的雨水或冰雪融化的水從上遊至下遊,不斷地帶走水體中各種有味道的物質,江河裏的魚基本上沒有土腥味,隻有魚兒本身的魚腥味。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哲理:

 

1)生命是依賴於其生存環境而存在的。

 

地球之初就是一個水球,生命就孕育於水中。在水基環境中,進化出生命的第一種脊椎動物――魚類。魚類就是適合在水體中生存,因為有魚鰓和魚鰾,雖然有些種類的魚類(用皮膚或肺呼吸)可以暫時離開水麵一段時間;有些種類的生物即使原來是屬於哺乳動物,但後來還是回到水體(比如鯨魚等),因為它們不能脫離對環境的依賴,也就是對水的依賴。前者是呼吸問題,後者是體重問題。

 

人類社會也是如此。人類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即使是隱士,也會有很多知識和信息來自人類社會。如果脫離了社會,也就脫離了社會的主體――人類,一切思想、意識、概念等等,都是空談;如果用陸地的思維來思考水體的事情,或者用水體的思維來思考陸地的事情,都是異想天開、水土不合。

 

2)生命的強大與多樣性

 

水的存在是與其所包圍的環境同時存在的,因而就會融入環境,或者環境中的鹽離子或其它物質溶入水體,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水體,比如湖泊與江河,當然還有海洋。這導致不同水體中的魚類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不同水體的魚類依賴於不同的水體環境和水生營養物質。那些在不同環境或極端環境中不能生存的,必然被淘汰。這就是生物多樣性。

 

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多元化的社會和多元化的文化,形成多元化的人群與種群。不同的人群與種群適合自己原本文化的社會或社區,也與自己同文化的人群與種群相融合;當遷徙或移民出現之後,如果自己不能夠改變環境,那就要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不能適應者,那就回流。這就是適者生存。

 

當然,我們可以人為地將湖泊與江河的魚類交換,讓它們適應不同的水體生存環境。這是需要時間的,也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因為水體的營養、含氧量以及pH等等都不同。但海水魚和淡水魚之間不可以這樣做,即使是海龜。在人類社會中,那些認為世上隻有一種生存模式、一個最高標準、一種最佳價值觀、一棵樹上吊死、否定多樣性或多元化的思想,是與我們這個社會脫離的。

 

3)感受世界,來自內心。

 

對於魚類來講,不同種類的魚類選擇生存在不同的環境中,比如湖泊與江河;有些魚類選擇在湖泊與江河之間來回遊弋,還有的魚類在淡水魚與海水之間回遊,這也是一種生存。即使都是湖泊,有的魚類喜歡低溫,有的魚類喜歡高溫;有的喜歡低氧,有的喜歡高氧。基於達爾文的理論,這是自然對與魚類的選擇。但對於魚類來講,又何嚐不是魚類對於環境的選擇呢?那種優哉遊哉的生活,又何嚐不是魚類的最高境界呢?

                                                                           

對於喜歡吃魚的人來講,有的人喜歡吃湖泊的魚,因為湖泊魚土腥味濃,水草味道濃;有的人喜歡江河的魚,因為江河魚的魚腥味濃,水腥味濃。另一方麵,很多種類的魚就隻能生存在湖泊裏麵,而另一些種類的魚類也就隻能生存在江河中。這就是不同人選擇不同魚類,以適應自己的吃魚愛好,不可強求。這種選擇,是一種來自內心世界對於魚兒美味的感受。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也要學會選擇,學會選擇生存本領、學會選擇生存條件、學會選擇生存環境。這種選擇,是來自內心對於世界的感受,感受一種選擇的幸福,感受著幸福的感動,生命才有意義。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漁夫心得(2):湖泊與江河
  • 漁夫心得(1):膚淺與深刻
  • 基督徒與佛教徒談人生
  • 豆腐的種類
  • 試論中國文化哲學的三個階段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