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考古文獻上,這個“初步研究”還算是做的不錯的。

在參考古文獻上,這個“初步研究”還算是做的不錯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記錄很多時候是“個案”,代表的是當年或者那幾年的氣溫變化。要做出對一段較長的時間,比如幾十年到幾百年內的普遍結論(比如平均溫度、幹旱程度等)就得要更多的資料。


比如,“漢江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就兩次結冰”說明了什麽?最多說明了那兩年有結冰。但是如果反過來看,那不就是至少在那幾年間,隻有兩年結冰麽?


梅樹、竹子等植物的物證,倒是可以代表一段相當長的記錄,比如幾十年吧。因為樹木的生長需要時間。


但是要做出如“結論(一)”之類的長時間(二千年)的結論,恐怕還是大大不夠滴。。。


那個年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這方麵的技術還是非常欠缺,參考古文獻等做法是比較容易做得到的。但現在有了更先進的技術(比如鑽取古冰芯、研究古沉積岩的成份和結構等),應該能做出更細致、更精確的結論來。


另外,中國的氣溫為什麽在某段時間(比如某幾個世紀)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這個要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因為中國的氣溫是與全球氣溫緊密相連的。


與氣溫及民生息息相關的是:旱澇。這個對於農業社會的民生的影響相當大。即使在中國的古籍上也有許多記錄。這方麵的工作比“(氣溫在幾百年中)擺動的範圍為1°—2”之類的結論更有直接和實際的意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