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民俗傳說︰婚慶雙“囍”和王安石
提供者:Flight2011

婚慶之時,人們在洞房的門、窗之上,往往都懸掛粘貼大大的紅“囍”字,不但渲染氣氛,還象征著雙喜臨門。據 說,“囍”的由來與北宋大家王安石很有關係。 相傳王安石二十歲時,從撫州臨川到京都洛陽趕考,借住在舅父家。一天,他飯後到附近的街上遊逛,偶見鎮上馬員外家 門上高掛著一盞走馬燈籠。旁邊貼一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王安石覺得上聯蟬聯而下,往複回環,很有意 思,不禁拍手叫絕:“好對!好對!隻可惜沒有下聯。”於是沉吟良久,竟未有所得,遂悵然而回。 無獨有偶,王安石在這次應考時,提筆答卷文不加點、一氣嗬成,率先完卷。主考官見他文思敏捷,才學超絕,非常驚 奇,就特意傳他麵試。考官指著廳前的飛虎旗說:“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腦中立刻浮現出馬員外家走馬燈 上的那半副對子,於是不假思索地答道:“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考官見他對得既快又工整,更加讚歎不已。 離開考場,王安石春風得意,不想信步又走到了馬員外家門外。王安石略加思索,便走上前來,叩門求見馬員外。馬員外 的家人開門一看,見來人儀表非凡、氣宇軒昂,不敢怠慢,連忙去稟報主人。馬員外延請王安石到宅內,看茶落座後,王安石 未等馬員外開口,便主動地說明來意,原來他是來續上次看到的上聯。 馬員外忙叫仆人取來文房四寶,請王安石續對。王安石再次移花接木,信手寫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馬 員外見他對得又快又工整,即以女兒相許,並擇佳日在馬府完婚。原來那走馬燈的上聯,是馬員外為馬小姐選婿而出的,已經 在門外懸掛了足足有半年之久,卻沒有一個人能對得上來。 新婚大喜之日,正當新郎新娘拜天地之時,報子來報:“王大人金榜題名,得中進士,明日赴瓊林宴!”馬員外聽後更加 高興,便又重開酒宴,王安石喜上加喜,不免多喝了幾杯。高興之餘,取來筆硯,在紅紙上揮筆寫下了一個“囍”字貼在門 外,並吟道:“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旗虎結絲羅”。從此,“囍”字便做為新婚之喜的象征,相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