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與進化 作者 匹茲堡大學 黃力夫教授   (LEAF HUANG, Ph.D.)



多少年來,我們所受的教育,都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最高等的物種——人類在內,都是進化而來的。學校的教科書,也把它當成一件已經證明的事來教學生。所以我們在這環境中長大的人已經根深蒂固地相信進化論。現在讓我們從比較理性的角度來看看進化論。

  事實上,進化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廣義的,宏觀的進化論(macro-evolution),另外一種叫做狹義的,微觀的進化論(micro-evolution)。達爾文對生命的解釋,所謂物種的起源(origin of species),用的是宏觀的進化論。

  宏觀進化論的錯誤

  生物體的各種生命現象是由細胞內的基因決定的,這個基因就是DNA。生物體的基因不斷地隨機突變,產生新的品種,經過環境的篩選,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生存的新品種再經過突變及篩選,成為更適合新環境的品種。如此反複循環,最後變成了一個新的物種。物種和品種的意義不同,品種是在同一物種內的變化。牛和馬是不同的物種,但蒙古馬和阿拉伯馬則是同一物種的不同品種。物種經過這樣反複進化的程式,就越變越複雜,越變越高等,最後就變成了人。簡單地說這就是達爾文的廣義進化論,用簡單的方式來定義。

  在這裏,最重要的字眼,不是突變,也不是篩選,而是“隨機”。因為達爾文認為這整個程序都是偶然的,突變是偶然的,篩選也是偶然的。一切都是沒有計劃的,不是事先安排的,沒有方向,也沒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程式。因為這整個現象是隨機的,所以可用數學上的或然率來了解整個隨機進化的可能性有多大。今天我們試著舉一個最簡單的環境變化的例子,看看從隨機進化變成更能適合新環境物種的可能性有多大。

  想像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某地有一個火山,火山附近有一個小池塘,池塘裏有一些單細胞生物,如細菌。有一天火山爆發了,池塘裏的水溫一下子升高了四十度。那麽我們就問:“假如池塘裏的細菌,不斷地隨機突變,能產生適合這個新環境的品種的或然率有多大呢?”我們今天知道,當溫度提高的時候,生物體會死亡乃是因為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產生變性。蛋白質是一條高分子的鏈子,如果把它拉直的話,會發現它是由一個一個氨基酸排列起來所形成的。但在生物體內,蛋白質不是一條拉直的鏈子,而是像毛線團一樣,纏繞在三度空間之中,成為一個特定的形狀。當溫度升高後,蛋白質的形狀產生改變,它的活性就消失了,這就叫做變性。如果希望即使溫度升高也可以不變性的話,這個蛋白質必須有不同的氨基酸排列,也就是說應該是一個突變種。

  氨基酸的序列是由核酸(DNA)的順序所決定的。DNA的順序就是基因上的遺傳資訊,從遺傳資訊決定了蛋白質的特性。分子遺傳學家已經發現,基因上任何一個堿基序列產生隨機突變的或然率大約是100,000,000分之一。一條蛋白質的鏈子平均有400個氨基酸,但不是每一個氨基酸對於蛋白質的三度空間結構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有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它們的位置特別重要,突變必須發生在這幾個氨基酸上麵。那麽突變發生在這幾個氨基酸的機率有多大呢?大約是100分之一。突變的結果,可能有很多的蛋白質產生,但不是每一種蛋白質都能適合這個高溫的新環境。相反的,大部分突變的結果,連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都無法生存。所以能適合新環境的突變機率是很小很小的,大約是10,000分之一。以上提到的隻是一個蛋白質,而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例如細菌,至少有上千種的蛋白質。隻有一個蛋白質產生突變是沒有用的,必須所有的蛋白質都產生突變才能使得整個細胞生存下來。這個或然率大約是1,000分之一。這些條件需要同時滿足,所以總或然率必須將這些個別的或然率相乘,結果是10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這池塘裏有10個這樣的單細胞生物,可能有一個在火山爆發時可以存活。這是個天文數字,世界上的池塘有這麽多單細胞生物的大概不多。如果我們考慮的是一個較高等的生物,群體的數目就更低,如果再考慮一個物種進化到另一個物種,這個或然率已是微乎其微,簡直就不可能發生了。達爾文在世的時候,科學界對基因的了解很模糊,也不知道DNA的存在,更不知道隨機突變的或然率。我想達爾文如果生在今世的話,他一定會修改他的理論,我不想貶低達爾文進化觀念對現代生物學的貢獻,因為如今有許多最新的生物工程,如組合性合成化學就是根據他的理論發展出來的。他如還活著,一定拿諾貝爾獎。但用他的理論來解釋生命的現象就不很適合了。

  我們再來看宏觀進化論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物種的不變性(stasis)。生物學家很久以前,就留心到一個現象,就是許多“活化石”的物種,經過億萬年的時間,其外表形態並沒有改變。不僅是外表,最近生物學家還從化石中抽取少量的DNA,經過測定,發現與現代的同種生物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沒有達爾文所預測的大幅度改變。去年在澳大利亞的山中發現一叢杉樹,也是活化石,但經各種研究後,發現和化石中的樣本沒有什麽不同。生物學家一向知道,在實驗室分離出來的突變種,通常都不適合生存,所以物種趨向不變性,而不是達爾文所說的不斷的改變。

  還有就是物種出現的突發性(abruptness),也和達爾文的預測不同。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證明,各樣物種在地球曆史中出現的時間,往往是成突發性的。也就是說,在某一段時間內,忽然有許多不同的新物種出現,在這以前或以後,都有一段很長沉寂的時間。依照達爾文的理論,物種是不斷地在突變、被篩選,所以新的物種應該不斷地出現,不會有突發性。在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就有許多的新脊椎動物出現,科學家稱之為寒武紀生物大爆炸。至今生物學家提不出什麽滿意的解釋,但都同意與達爾文的理論不合。去年三月份的《科學(Science)》雜誌也報導了一些有關的問題,文章的標題頗具挑戰性:“Did Darwin get it all right(到底達爾文搞對了沒有?)”

  以上所提到的這些問題,都讓我們對宏觀的進化論不能滿意。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學說越來越站不住腳。

  《聖經》中的創世紀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聖經》上是怎麽說的。《聖經》上說,整個地球上的一切是神所創造的。而且一步一步很有秩序的。《創世記》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創造的程序,其實包括六個階段。這六個階段在聖經裏的描述是六天的程序,這“一天”可能是很長的時間,而不是二十四小時(編注)。

  在第一個階段,創造的是物質和能量,沒有任何的生命。“地是空虛混沌,淵麵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所以水是最早有的物質。神最早創造的就是最重要的水。然後,“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光是一個能量,所以有了物質和能量。我們知道,地球剛形成的時候,溫度很高,地上的水都以水蒸氣的形態存在,在地球表麵是厚厚的霧。如果當時地球表麵有人的話(當然那時還沒有),一定是伸手不見五指,所以說“空虛渾沌,淵麵黑暗”。

  第二個階段,“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當地球溫度慢慢降低時,有一部分蒸汽就凝結變成液態的水,液態的水鋪在地球表麵上,但天空仍有一層很厚的雲,上下於是分開來,空氣則存留在中間。

  到了第三個階段,地球的溫度繼續下降,兩極開始結冰,引至水位降低,陸地慢慢升高。地質學家曾分析,如果南北極的冰全部融化,地球上大部份的陸地就會重新被水覆蓋。起初地球所有的陸地都是在水麵之下,這就是為什麽在很高的山上,仍然有被水侵蝕的大岩石。可見這些很高的山以前是在水麵之下的,當水位降低以後,才露出陸地。

  在第三階段後期,神創造了植物。在化石的證據上也證明是植物比動物先出現。

  神感動摩西,借他的手寫成《創世記》。摩西是三千五百多年前的人物,那時候,沒有所謂的科學,摩西無從知道是先有無生物,再有生物;先有植物,再有動物。也許有慕道友會問:“細菌應該是比植物早出現,為什麽《創世記》提到生命的創造是從植物開始,而不是由細菌開始的呢?”我們讀《聖經》,要留意《聖經》不是一本科學的書,而是一本啟示的書。神啟示摩西,是藉著摩西能夠明白的言語和觀念。摩西不能明白的細節,神並沒有對他說明,因為摩西根本沒有辦法了解。如果神向摩西提出細菌是最先有的,摩西一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那時還沒有顯微鏡,摩西完全不知道什麽是細菌。神把人所能明了的告訴人,有些時候神也會把一些我們不能了解的奧秘告訴我們。我們或許以後會明白,但也可能直到見主麵時才清楚。達爾文在一百多年前提出進化論時,很多人都覺得他很了不起,特別是一些無神論者。但是想想神才是真正了不起,他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啟示摩西寫下這樣好的理論。

  到了第四個階段,“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這兩個大光就是太陽和月亮。我們現在知道,宇宙的起源大概是先有星星,然後是太陽,接著是地球,最後是月亮。這好像和《聖經》裏提到的次序不吻合。若我們想深一點,其實沒有矛盾。地球剛形成的時候,由於有一層很厚的水蒸汽在天空,所以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在第四個階段,地球表麵的雲漸漸的變得稀薄,天空慢慢地晴朗起來。如果那時候有人類住在地球上,他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太陽。再晴朗一點,晚上就能看到月亮。最後,便連星宿也能看得到。所以,從摩西的角度來看,《聖經》裏提到的次序是絕對的合理和正確的。

  到了第五個階段,高等的動物出現了。《聖經》上不提低等動物,大概是因為摩西不曉得什麽是低等動物。《聖經》特別記載魚類先被創造,然後才有鳥類,這與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化石證據完全吻合。

  到了第六個階段,神創造了畜類、蟲類(希伯來文原指一般的動物,不單是現代所指的昆蟲)、獸類,最後是萬物之靈人類。《聖經》裏記載神創造生物的次序,跟現代所知道的化石學、地質學、生物學的證據都非常吻合。不要忘記,《創世記》是寫在三千五百多年前,與中國的商朝同期。那時候,摩西根本無從知道地球剛形成時的狀況,也沒有地質學、生物學,如果他不是受到神的啟示,而能寫出那麽合乎現代科學的文章,實在是不可思義的。

  神造人的方式

  《創世記》裏沒有說明神創造各種生物用的是什麽方法,隻有在造人方麵有較多的記載。

  神創造一個新物種,可能是用一些突變的方法。所謂突變,就是基因的改造。今天在實驗室也可以做類似的事情。但神所做的突變,不是隨機的突變,也不是沒有目的的。每一個步驟都產生奇妙的效果,藉基因的改變造出新的物種。生物界許多奇妙的現象,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神的手在做一些改造的工作,才有這些微妙的生物體。並且,神創造的速度是相當快的,絕對不需要像隨機突變需要那麽長的時間。如果我們接受這個說法的話,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在某些很短的時期內,有很多的新物種產生,而在這些時期以外很長的時期內,都沒有什麽新的物種出來。

  如果人完全是由進化而來,而且是遵守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個原則的話,實在無法解釋為什麽人的兩個眼睛會都長在前麵。人的頸椎隻能做一定角度的轉動,後麵的事物、景象是看不到的。如果有攻擊從後麵來的話,人必須轉身才能看到,這其實是很不適合生存的。兩個眼睛最好是一在前,一在後,才是適合生存的原則的,《聖經》上說,神造人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所以是有目的地把人造成現在這個樣子。絕對不是隨機的,而是有設計的創造。神先造了低等的生物,再造高等的生物。又經不斷地改變,就有了更高等的生物。

  值得感謝的是,我們人的生命現象和老鼠的生命現象很類似,我們的基因也和老鼠的很相近。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用老鼠來做實驗,研究新藥的功效。神造萬物原是為人類所預備的。現今許多的新藥發明、醫學的進步、外科技術的改良,都有賴於動物實驗。在匹茲堡大學醫學院,最有名的是器官移殖的手術,也都是先在動物身上做實驗的。有時候將一隻狗身上的肺移殖到另一隻狗身上,有時候把猴子或狒狒的肝髒移殖到狗身上。如果這些動物的生理結構、基因構造完全不一樣的話,這些實驗手術就白費功夫了。

  隨機的進化存不存在呢?我們不能說完全沒有可能,但是這種隨機的進化,隻能發生在創造以後,而且是在同一物種裏進化,也就是小規模的進化,即所謂“微觀進化”(micro-evolution),我們可以在實驗裏重複。我在田納西大學有一位同事專門研究原生蟲。在二十幾年前有一次他培養的原生蟲受到細菌感染,死了很多。他非常傷心,努力搶救,結果居然被搶救回來了。但是他也發現這些花了三年搶救回來的原生蟲和原來的不太一樣,原來原生蟲和細菌產生共生現象,細菌居然可以生存在原生蟲體內。而且,如果用顯微手術把這些細菌拿掉的話,原生蟲就會死掉。他繼續做了一些研究,發現原來細菌體內有幾個基因發生突變,原生蟲也有幾個基因突變,這就產生了共生的現象。他因此發表了很多論文,在這方麵非常有名氣。他也是一位非常愛主的基督徒。我們了解在這種情況之下,基因的改變是可以更適合新環境的狀況,而環境的改變通常是由於外來的侵犯。這種小規模的改變就是所謂微觀進化,也是所有學生物學的基督徒不反對的觀念。我們反對的是宏觀的進化論,也就是從無生物變成生物,從最簡單的生物可以經由隨機進化成高等的人類。

  生化學上的證據

  我們怎麽可以有把握地說神可能用基因改造或突變的方法來創造一個新的、更複雜的基因呢?如果三十年前有人這樣提出的話,很多人一定會反對。但是最近三十年內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有長足的進步,我們發現有幾件事情是可能的。第一件事就是所謂定位突變法(site- directed mutagenesis),最早發明定位突變法的科學家在約十年前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因為這對分子生物學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分子生物學家現在可以把一個片段的DNA用特定的內切在特定的點上像剪刀一樣地切斷。不同的DNA有不同識別的切點。經過這些 的作用,就產生許多特定的DNA片段。另外還有一種 可以把這些片段連接起來,如果原先的DNA被切成三段,拿掉中間的一段,剩下的兩段可以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新的DNA。或者是原有三段,現在再加一段連接起來。在細菌及更高等的細胞內,可以把一個特定的堿基對,變換成另一個堿基對。可以切一段或另加一段,也可以在特定的基因上改變它的遺傳資訊,而且改變的結果一定是符合原來的設計,不會改變其它的結構。這種突變,分子生物學家隻要幾個月或幾個星期,甚至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這種。這種突變當然不是隨機的,而是經由設計、誘導產生的。如果分子生物學家可以這樣做,萬能的神當然更能這樣做。它完全可以把一個簡單的基因變得更複雜,可以把一個很短的基因複製變長,也可以把原來隻有一套的基因變成很多套。基因改造的結果,細胞就變得更複雜,可以使單細胞變成多細胞,也可以使多細胞生物產生分化的現象,而成為較高等的生物。

  第二件事是植物分子生物學家常做的細胞克隆cloning及植株再生。植物分子學家可以把高等植物根、葉的生長點細胞分離出來,經過處理,變成單個的細胞。這些細胞可以在實驗室裏利用培養液培養出很多的細胞,到了一定的數量,就可以加入一些特定的激素促進細胞的分化。有一些細胞分化成根,有些變成莖,莖上長葉,開花接果,最後形成一棵完整的植株,這個程序就是“植株的再生”。這樣的植株和原來的母植株是一模一樣的。另外,分子生物學家也可以在單個細胞內,導入外緣基因,也可以把基因拿出來,變換基因。基因工程產生的蕃茄就是利用這種原理,使蕃茄可以不受病蟲的侵犯。這叫做“轉基因植株(Transgenic Plants)”。最近在中國大陸已經用這種方法造出新品種的稻米和玉米。同樣的程序也可以做在低等動物身上。高等動物現在還無法做,因為分化所需要的激素太複雜,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但如果把經過基因改造的胚胎細胞植入母鼠的子宮,是可以製造出轉基因小老鼠的。

  假如有一天,科學已經進步到可以從人身上拿出一個細胞,並且知道分化所需要的各種激素,理論上說,是可能造出一個新的人來的。在《聖經》裏,最早造出的是個男人。後來,神決定造一個女人,於是從亞當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了夏娃。以前,包括許多的基督徒都是憑信心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現在,由於科學的進步,我們已經知道人身上分裂、分化最活躍的細胞就是骨髓細胞。神當然可以從亞當的肋骨取出骨髓細胞,利用基因改造的方法,特別是性染色體的改變,造出一個女人夏娃。所以在《創世紀》第2章21-22節所描述的程序,今天完全可以用轉基因的生物工程技術來了解。用生物學的語言來說,夏娃其實是一個“轉基因亞當”。但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摩西怎麽能知道這些事呢?

  編注:有關六日創造的“日”是指廿四小時或很長的時期,以及“神用什麽方法創造”等問題,篤信聖經的基督徒科學家大玫有三種看法(詳見本刊13期11-13頁《有神的創造觀》一文)。本文作者所持的看法屬於“漸進創造論”(或稱“微進化論”)

所有跟帖: 

神馬丸易 -洪荒之地- 給 洪荒之地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5/2011 postreply 15:09:01

隔了50米 -出喝酒- 給 出喝酒 發送悄悄話 出喝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5/2011 postreply 18:56:12

回複:同時接受創造論與宏觀進化的科學家也有專家在 -吮露鶴- 給 吮露鶴 發送悄悄話 吮露鶴 的博客首頁 (620 bytes) () 02/25/2011 postreply 19:25:23

回複:francis collins乃福音派,其信仰與基要派即原教旨者完全相同。 -吮露鶴- 給 吮露鶴 發送悄悄話 吮露鶴 的博客首頁 (214 bytes) () 02/26/2011 postreply 18:53: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