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八集電視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很是喜歡,裏麵不但有梁林以及徐誌摩的大量書信和美文,還有很多涉獵建築曆史政治的內容。作為一個女人,林徽因才貌並舉,擁有學識淵博寬厚仁慈的父親,誌同道合互敬互愛的配偶,誌趣相投患難與共的摯友(梁林二人和美國費正清夫婦長達半個世紀的深厚友情著實令人感動),才華橫溢浪漫多情的靈魂伴侶,以及傾心於她終生未娶的癡情郎。一生如此,夫複何求?林的每個鏡頭以及她優美流暢的文筆,帶給我的總是一種從容,恬靜和優雅,讓人不禁感慨,一個人怎麽可以得到如此多的上天的眷顧?
這部片子給於我的另一大收獲,就是忠實紀錄了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於知識分子的重視和保護,這是過去的我不曾完全知曉的。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群留學西方的知識精英,懷著一腔報國熱情,毅然投身到各自的艱苦卓絕的事業當中,曆經風雨癡心不改,他們雖然生活清貧,卻是真正的精神富翁。
###八集電視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視頻鏈接###。
看了搖滾女歌手,竇唯前女友薑昕的回憶錄《長發飛揚的日子》,看得鼻涕一把淚一把(這大過節的自己給自己填堵)。###薑昕《長發飛揚的日子》鏈接###。沒有料到她不但歌唱的好,文筆也很不錯。書中記錄了她青春期的迷茫和叛逆,翹課輟學和竇唯一幫鍾情搖滾的青年廝混在一起,快樂逍遙。不禁聯想到自己的大學時代,那段最活力四射最無憂無慮的光陰。記得當時,每個NEW YEAR EVE開完班級聯歡會,通宵跳舞,或男男女女聚在某個寢室打牌侃大山。誰實在耵不住了,逮著張空床位不管三七二十一倒頭便睡。天蒙蒙亮的時候,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出發,走到學校附近的海邊撿貝殼看日出。那一去不複返的青春啊。如果可以,真想把那段時光重走一遍把現在的日子推倒重來。人嘛,還是應該趁年輕的時候把該幹的‘壞’事都幹幹該犯的錯誤都犯犯,這樣到老了才不至於心存遺憾(這種言論太反動了!)。 :)
薑昕回憶竇唯時的幾段話:
“淚水瞬間就模糊了我的視線,所有“陽光下”的日子都仿佛潮水般湧上心頭,並且鍍上金黃--一生裏有過這樣的時刻,也算值得了吧--我慶幸我真的有過,而且不止一次。在那兒,他再一次將我點燃;那一刻裏我再次確信,既使丟掉整個世界,我也不願意離開他。他總是輕而易舉地就觸到了我心中最敏感的部位。是巧於煽情也好,是善於做戲也好;是真的也好,是假的也好(那會是假的嗎?)。無論如何,最關鍵的是,他的確曾讓我燃燒--在本就應該象火焰一般眩亮的青春的時候。如果你問我,你最在乎一個人帶給你什麽,我會說:將我點燃!多年以後我終於明白,這就是我當初愛他的原因,愛他們的原因;也是我愛音樂以及所有類似美好的事物,愛這個世界的原因。所以我愛The Doors的那首歌兒:come on baby,light my fire,因為在那首歌裏,我找到了答案。。。”
“不知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緣分之說,但的確,在一生的過程中我們都曾不止一次的與那些曾經以為會永遠相伴而行的人揮手道別,在根本不想分離的情況下。那些原因是極其複雜的,很多時候,那其實也並不是對方內心深處真正的意願;那些時刻的來臨也是卒不及防的,就象當初的相遇一樣難以預料。而當結果一再顯現,我們最大的感觸就是——無奈——我們沒有辦法阻止那疼痛的結局,一如不能抵擋那充滿致命吸引的開始。慢慢的我們漸漸發現,相逢是偶然的,分離卻是必然的,而那些過程,似乎總有些不由自主。於是我們終於承認,我們無能為力,我們所能做的,也隻能是獨自在暗處將那顆無辜的心一再的縫縫補補,然後,留駐記憶。每個人的心上大概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縫補過的痕跡吧?而那些最初的針腳,因為秩嫩,所以笨拙,所以難愈,所以鮮明。。。”
為打發時間,看了時下熱播的三部所謂的賀歲片以及頗具爭議的被禁情色片--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的《頤和園》。作為商業娛樂片,《非誠勿擾2》馬馬虎虎,其中一些笑料抖的還算不錯,李香山臨終之計那句“婚姻怎麽選都是錯的,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的理論有點兒意思。另外兩部《趙氏孤兒》和《讓子彈飛》實在不敢恭維,邏輯混亂牽強附會不知所雲,挑戰人的智商和忍耐度。至於《頤和園》,屬文藝探索片範疇,震撼於大陸導演也可以拍攝尺度如此大膽的片子了。個人感覺影片在一些鏡頭畫麵氣氛的處理以及背景音樂的運用上還可以,有些歐洲獨立製片的味道。但其內容嘛,很遺憾除了過度誇張渲染的迷亂放縱頹廢神經質,我看不出更深層次的涵義和美感,說不出的壓抑和別扭。該片雖然意在挖掘青春期的迷茫,困惑和對愛情的追求,但在表現手法上太過空洞蒼白,情節突兀,缺乏必要的感情鋪墊,不足以令人信服和共鳴。感覺就是拾拾西方人玩剩下的性解放的牙慧,中間自作聰明地穿插穿插牽強的政治元素。看得出來,導演在極力想要升華到一個高度可惜功力又不夠,結果就是,一鍋雜燴,不倫不類。
如果說原來還隻是對國產電影興趣缺缺,現在則是越來越趨於反感了。單純玩弄技巧,造作,無厘頭,隱晦,頹廢,血腥,殘暴,金錢,權利,欲望,女色。。。隻剩下這麽點可憐的元素了。對於中國電影,套用一句形容上海世博的流行語:四個字--不看後悔,五個字--看了更後悔。有那工夫,真不如去看點兒紀錄片和電視訪談欄目,譬如竇文濤主持的《鏘鏘三人行》,又自然又調侃又尖銳。
Anyway,喜歡上《非誠勿擾2》裏麵倉央嘉措的這首詩--《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不來 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不增 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裏
不舍 不棄
來我的懷裏,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裏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Boxing Day大門沒出一個子兒沒花。不是出於自律,是陡然對購物失去了熱情。近段時間情緒低潮加慢性疲勞,好像對音樂和跳舞之外的事情統統缺乏興致,不知是不是季節的因素。
2010年的最後一天,天公作美終於迎來了晴朗的好天氣(之前的幾天一直陰陰鬱鬱冬雨綿綿),心情也隨之明朗了些。事先在網上預定好了時間,進城去看1/18結束的"Van Gogh, Gauguin, Cezanne and Beyond: Post-Impressionist Masterpieces from the Musée d’Orsay"畫展。有很多大家的名作,包括Van Gogh那幅著名的"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以及Pierre Auguste Renoir的"Girls at the Piano","A Dance in the Country"等。仍然覺得人物畫普遍好於風景畫。相對而言,偏愛Renoir的畫風多些,比較細膩寫實。
Van Gogh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
Pierre Auguste Renoir "Girls at the Piano"
新年第一天,整理了整理喜歡的Zumba舞曲以及近階段喜歡的歌,刻製成了兩張CD,算是做了件有興趣又有意義的事。
不打算假麽假勢製訂什麽新年計劃了。根據以往的經驗,訂了多半也是白訂。還是跟著感覺走吧,走哪兒算哪兒。
RAYRAY
Jan. 0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