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臨終前懺悟:“曆史的誤會”

瞿秋白臨終前懺悟:“曆史的誤會”

作者:依凡

 

 中共黨史專家司馬璐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瞿秋白傳》中寫道:“瞿秋白的故事,

在某些方麵頗有點近似‘浮士德與魔鬼’的故事,瞿秋白,本是個善良的知識份子,

隻因為要滿足個人的某種欲望,被魔鬼知道了,於是魔鬼就要他交出了自己的靈魂。”

 

瞿秋白(1899~1935)是繼中共第一批領導人陳獨秀之後的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1935年

5月17日至22日,他在臨終前完成了《多餘的話》的自我告白:當中共領袖是“曆史

的誤會”。這“最後的最坦白的話”,表明了瞿秋白公開脫共的立場,他從魔鬼手

中奪回了自己的靈魂。

瞿秋白的《多餘的話》被稱為“驚世駭俗”。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這篇“供批判用”

的文章被稱為“瞿秋白叛黨宣言書(自白書)”。

當中共領袖是“曆史的誤會”瞿秋白在“代序”中說:“我不怕人家責備、歸罪,

我倒怕人家‘欽佩’。但願以後的青年不要學我的樣子,不要以為我以前寫的東西

是代表什麽主義的。所以我願意趁這餘剩的生命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寫一點最後的

最坦白的話。”

瞿秋白說,他隻是一個半吊子的文人,參與政治運動,乃至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

完全是一個“曆史的誤會”。“因為‘曆史的誤會’,我十五年來勉強做著政治工

作。──正因為勉強,所以也永遠做不好,手裏做著這個,心裏想著那個。在當時

是形格勢禁,沒有餘暇和可能說一說我自己的心思,而且時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

現在我已經完全被解除了武裝,被拉出了隊伍,隻剩得我自己了,心上有不能自已

的衝動和需要。說一說內心的話,徹底暴露內心的真相。”用馬克思主義來研究中

國是“更重要的誤會”

瞿秋白在“我與馬克思主義”章節中坦言:“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部分:唯物論的哲

學。唯物史觀──階級鬥爭的理論,以及經濟政治學,我都沒有係統地研究過。資

本論──我就根本沒有讀過,尤其對於經濟學我沒有興趣。我的一點馬克思主義理

論的常識,差不多都是從報章雜誌上的零星論文和列寧幾本小冊子上得來的。”

“可是,在一九二三年的中國,研究馬克思主義以至一般社會學的人,還少得很。

因此,僅僅因此,我擔任了上海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之後,就逐漸地偷到所謂‘馬克

思主義理論家’的虛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誤會’,就是用馬克思主義來研

究中國的現代社會,部分的是研究中國曆史的發端──也不得不由我來開始嚐試。

“五•四”以後的五年中間,記得隻有陳獨秀、戴季陶、李漢俊幾個人寫過幾篇關

於這個問題的論文,可是都是無關重要的。我回國之後,因為已經在黨內工作,雖

然隻有一知半解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卻不由我不開始這個嚐試……”

“……而我的那點知識絕對不夠,而且非無產階級的反布爾甚維克的意識就完全暴

露了。”“我的一知半解的馬克思主義知識,曾經在當時起過一些作用──好的壞

的影響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不用我自己來判斷──而到了現在,我已經在政治上

死滅,不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宣傳者了。”

“不能成為無產階級的戰士”

瞿秋白稱自己的人生是一出“滑稽劇”。他在最後的“告別”中寫道:“一出滑稽

劇就此閉幕了!……一個平心甚至無聊的‘文人’,卻要他擔負幾年的‘政治領袖’

的職務。這雖然可笑,卻是事實。這期間,一切好事都不是由於他的功勞──實在

是由於當時幾位負責同誌的實際工作,他的空談不過是表麵的點綴,甚至早就埋伏

了後來的禍害。這曆史的功罪,現在到了最終結算的時候了。”

“唉!曆史的誤會叫我這‘文人’勉強在革命的政治舞台上混了好些年。我的脫離

隊伍,不簡單地因為我要結束我的革命,結束這一出滑稽劇,也不簡單地因為我的

痼疾和衰憊,而是因為我始終不能夠克服自己紳士意識,我究竟不能成為無產階級

的戰士。”

司馬璐:慎重選擇自己的道路

在史學家司馬璐的筆下,瞿秋白的人生不是“一出滑稽劇”,而是一個“大悲劇”。

 

司馬璐在《瞿秋白傳》中說,瞿秋白走了一生冤枉的路,他的最大的悲哀是:他是

一個具有自由主義氣質的人,他的黨要他同自由主義作戰;他是一個具有人情味和

溫情主義氣質的人,他的黨要他同這些非布爾甚維克的意識作戰;他是一個竭力想

做君子的人,然而,他的黨,一個極權主義的黨,在政治上是隻問立場,不問是非

的;為了黨的利益,任何肮髒的手段,都是被認為合理的;那些當麵稱“親愛的同

誌”,背地裏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排擠摩擦,過河拆橋,在黨內,在同誌間是習

以為常的;這個黨,人與人之間,同誌與同誌之間,隻講政治利害與利用,一個

“職業革命家”,必須冷酷地,無情地扼殺自己的人格與個性。瞿秋白偏偏是個重

感情、重道義的人……

司馬璐寫道:“瞿秋白最後的覺醒,雖然來不及挽救他的生命。但是,他的一生的

故事,他在臨死前所說的一些極其沉痛的懺語,對於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特別是年

輕一代的知識份子,慎重選擇自己的道路,極有意義。中國的左翼青年們,瞿秋白

的故事,在很多方麵,不正是你自己的影子?”

在《瞿秋白傳》的結語中,司馬璐發出呐喊:“希望這樣的悲劇,在曆史上不再出

現了。”

所有跟帖: 

他的《多餘的話》的確是懺悔書。。。 -拖拉拖拉拖拉- 給 拖拉拖拉拖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1/2010 postreply 20:53: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