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讀過原著小說,單就電影說說觀感。
這是一部好看的影片。當影片結束後,我還坐著,讓心中的感動隨著最後的音樂慢
慢流淌。
它好在哪裏?我想有多方麵的原因。比如故事,故事表現了一段純樸純真、至愛至
誠的愛情,觸動人心,讓人感懷;男女主角的戀情,呈現一種既在戀愛又在等待的
狀態,特異而不落流俗。比如人物,男女主角純樸清朗、表演渾然天成,他們一個
成熟一個青澀、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一個動一個靜、一個施一個受,二人的互動別
致而有情趣。比如音樂,單純又感情充沛,動聽又簡練清爽,同影片的格調相得益
彰。然而這些因素都隻是錦上添花。影片中的愛情故事,被編排在細碎的小事之中,
感情的發展不靠情節的起伏跌蕩,而是由平凡小事中慢慢積累,場景也不見秀庭雅
室、花前月下,而多是簡陋寒酸之處。一個純情的“脫俗”故事,落實在非常平淡
“入俗”的內容當中,這才是影片最讓人欣賞的地方,起碼我是這麽看。
影片的重點是表現男女主角的相戀相愛,由一連串的“小事”來具體呈現,列舉如
下:送核桃、買球衣、推板車、遊泳、照相、送鞋、醫腳、入院探病等等。看看這
些事,就好像把生活兜底翻開,露出了最俗、最細枝末節的部分。除了鍋碗瓢盆,
就是它們了。這些事所反映的,也就是我們的生活在卸去外裝之後的簡單樸實、抑
或粗淺的一麵。它們最平常,也最細碎、最不起眼。我相信幾乎任何人在自己的戀
愛經曆中,都有類似的事,但我們不會掛在嘴上嘮叨,因其太俗太瑣碎,不肖一提,
或者幹脆忘掉了。我也有些驚訝:這些“破事”竟然真可以一件件拿來說故事。然
而,影片就這麽做了。它慧眼識遺,取之為用,將一個愛情故事娓娓道來,讓人耳
目一新。同樣,我相信有些影片也曾經涉及這些內容一二,但隻是零頭鋪襯,要說
如影片這樣,完全由它們為主體來構造一篇故事,好像真沒見過。這就是高手的做
為,常能給人所未與。這應該是影片的得意之處。
這部影片不是簡單地為情寫情,而是要塑造一種平淡樸素的生活狀態。這就不一般,
其境界要比很多愛情題材的作品高出了一截。影片中的生活,看上去是未經超脫、
淨化和潤色的樸素麵貌,影片中的愛情,自然地包容在生活中,不顯山露水。它們
平淡樸實,因平淡樸實而又獨具風味。這些是影片用心的地方,也是張藝謀顯才的
所在。當然,也可能原作小說本身就具備這些特色,張藝謀識其味,借來發揮,也
未可知。但不管怎樣,看得出,張藝謀對自己有要求,他的影片總有些新意,這是
他的追求,也顯出他的才高。
影片的“平淡”,就像從真實生活中直接臨摹而來,平淡得超乎尋常。以上麵提到
的那些小事來說,事與事之間大多沒有情節上的關聯,零散細碎,意趣平平。不僅
如此,影片對每一件小事的經過也安排得極為簡單,不見波折,也無“噱頭”。比
如送衣服,這邊送,那邊就收了;遊泳,這邊相邀,那邊就跟著去了;照相,倆人
隨隨便便就照了。小事本來就夠小,掀不起大浪,而這裏連丁點兒水花都沒有。又
如靜秋去縣城醫院探病,她如何瞞著母親弟妹、怎樣悄悄做準備什麽的,說來也有
“戲”可做,但影片中隻用一句話就打發過去了。影片把可能的戲劇性因素幾乎統
統省略或簡略了,剩下的就隻有“平淡”。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電影也是,
而且“平淡”處理起來更困難,因此像影片這樣在平淡上狠下功夫,算得上是一種
冒險,沒有自信和勇氣不能為之。這也體現張藝謀有所追求的決心和能耐。但是影
片確是由於平淡而產生出一些“無精打采”的感覺,這是躲不掉的負麵影響。好在
影片講的是“愛情故事”,有充沛的“情感因素”始終牽動著觀眾,彌補了情節上
的平淡。因此我想,是否張藝謀從一開始就注意到這個“情感因素”的力量,從而
敢於放手一搏,玩“平淡”?我相信是的。
影片對“愛情”與“生活”的關係處理的很成功。“愛情”是唯我唯情的“二人世
界”,脫俗容易,入俗不易。因此在“二人世界”與日常生活環境之間,影片很
“控製”,很用心地保持著恰當的平衡,讓二人的戀情不加誇大和拔高,始終與生
活的凡事小節同在一個層麵上,相融相匯、和為一體。舉一例,在“推板車”這一
節,老三在接近學校時讓靜秋一人拉車,目送她進校門,依依不舍。鏡頭沒有結束,
繼續表現靜秋進學校,有人接車、幫她。看似多餘的“閑筆”,其實似輕實重,它
將二人“相見正歡”的情緒,與日常的瑣碎氣息貫連了起來。再比如“送鞋”一節,
老三用油條、包子籠絡靜秋弟妹,弟妹離開時嘻笑做鬼臉,也都是有意味的細節,
為之後兩人單獨相處鋪墊出俗常生活的氛圍。例子很多。這樣的“愛情”被表現出
來,讓人看到的首先是平淡樸素的“生活”,其次才是生活裏麵的愛情。所謂平白
自然,所謂身邊的凡人凡事,好像都在這裏了。
說說影片的“抒情”。這對張藝謀不是困難的事,應該屬於基本功吧。影片做起來
很從容:挑揀一些場合,將情緒情感適當加強或渲染,輸出一個個讓人感動的場麵,
這樣就有了“愛情作品”所需要的情感滋養。好看的地方是,由於“平淡樸實”是
影片的基本要求,必須間顧,因而有一些“抒情”場麵的設計別有景致。比如“送
鞋”一節,二人單獨在屋內,老三看到靜秋的腳,心疼,道:怎麽燒成這樣?感情
之流在匯聚。直到他又說:如果你不穿鞋,我也讓腳燒傷。已然掀起愛的激蕩。隻
兩句話,卻有抒情的效果。再比如“醫腳”一節,末了,老三為靜秋用紗布包腳,
他流淚,靜秋也哭。那邊音樂響起,顫動人懷。這邊鏡頭運用也好,從老三的頭頂
拍攝下去,不見他的表情,隻能隱約感到他在強忍低泣。此景正與他的心境相映照:
心裏難過,又不願讓人看到自己流淚。真是一組非常有力的感人畫麵。然而,此時
不能忘記靜秋的母親,她就在一旁做紙盒,叮叮當當敲打得震響。這是用意獨到的
處理,讓人眼睛一亮。母親的敲打聲有著“鎮場”的作用:將渲染開來的情感,籠
罩在俗常的物色聲響當中。影片在這裏明顯傳達出它對“抒情”的克製態度,力求
減少由“抒情”可能帶來的誇張或膩味的感覺,以保證影片的基調不走樣。(還有,
這一處理也將“二人世界”與日常瑣事融和在了一起,這是影片對此用心著力的又
一例。)影片還有幾處催淚的場麵,也都是淺嚐輒止,講究分寸。其實,就我個人
感受,影片有條有理的情節安排、處處留意生活化細節的前鋪後墊,已給予這些
“淚情”自然而然、入情入理的真實感,讓人坦然受之,為情動容,為淚感傷,從
而忽略了或者願意忽略“扇情”的些許膩味。
影片中的愛情令人難忘。它體現的情之真、情之純讓人感動。老三對靜秋的直率灼
熱的愛,讓靜秋不能拒絕,也讓做為觀眾的我感到溫暖。老三願意“等待”,更讓
這份真愛具有了可感覺到的“誠意”。“等待”是二人愛情中散發出的卓而不群的
異彩。我想,有了它,這段愛情或成流傳的經典。靜秋幼稚,尚需等待。老三成熟,
因愛而忍耐。濃濃的纏綿中透著一片清澈,似厚重的山巒懷抱清清的流溪。很耐看。
二人的戀情,被“棒打鴛鴦”而不能示於外人,必須等待,倆人若即若離、躲躲藏
藏,頗有趣味(盡管影片很注意淡化這些趣味)。老三的病,令他已沒有時間等待,
也許他也不願等待,但他仍然恪守“等待”的承諾,對靜秋行君子之禮。在“同床”
一場戲,老三欲進又退,顯出的至愛至誠,莫甚於此。這叫天不遂人願,可憐了這
孩子。這份脫俗的真愛,扣動人們內心深處美好、清純的一麵,讓人沉浸其中與影
片共鳴,蕩氣回腸。我想,我們被感動,是因為這裏有真情,而不是這段情如何的
幹淨。“幹淨”屬於另一個話題。簡單說,一塵不染的幹淨,使這個愛情故事出類
不凡,一下子高出一個層次。它也賦予整個影片(包括樸素入俗的生活狀態)一種
聖潔高貴的氣質。據說原有二人接吻的鏡頭,在剪輯時刪去。這一改動,可謂之妙
手偶得。
人物塑造是影片略顯薄弱的環節,兩位主角都有欠缺。如果要挑影片的毛病,首先
就在這裏了。老三對靜秋的愛,影片表現的很充分,讓人感覺他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的人。但是除了這份愛,我們對他還知道多少?他身上還有些迷團,讓人難以釋懷。
比如,他說靜秋沒戀愛過,說明他有經驗,他愛上非常清純稚嫩的靜秋是否與過往
的經曆有關?當然可以回答:愛不需要理由。這話不錯,如果由老三自問自答,說
得過去。但是老三是一個銀幕人物,要讓旁觀、冷靜的觀眾來理解他,僅僅有這樣
一個回答就顯得單薄。靜秋母親說:輕易說出等你一輩子的人最靠不住,熱乎勁一
過就變了。老三是這樣的人嗎?我的情感、我的願望告訴我,他不是。但是影片對
此並未給出有力的支持。老三的一些側麵在影片中被忽略了,因此讓我們對他的認
識還不能做到確切。老三的身份,是落難的高幹子弟,也讓人不解:這個身份有意
義嗎?影片中老三的做為,並不需要這個身份。如果他出生在工人、讀書人家庭,
則更好更實在。做為高幹子弟,其背景反而讓他有點虛。想必這是由原著小說帶過
來的毛病。一般女作者寫的愛情,女方都是弱勢一方,以滿足“小鳥依人”的幻想,
這是通病。女主角靜秋是一個青澀的高中學生,對男女之情朦朦朧朧,對天上掉下
來的愛有些不知可否。她身處戀愛當中,也很享受,但同時又在等待著什麽。這是
一個難得一見的人物,有特色。影片對她的展現還有些意猶未盡,也許是時間限製,
未給她足夠的展開空間,不然她能更豐滿更活脫。在影片結尾段落,靜秋聽了朋友
的一番話,就認定老三騙了自己。這是靜秋人物塑造上顯見的漏洞,讓她有些“呆
板”了。因為二人交往的時間不短,轉了一圈過來,靜秋對老三的了解仍然停留在
起點,這怎麽可能。影片本可以有層次地表現出她的變化,不難辦到,也不會對影
片傷筋動骨,可惜沒有,留下遺憾。但話說回來,瑕不掩玉,靜秋這個角色別具一
格,是影片的閃光之處。
影片的篇章布局是典型的“三段式”。第一段落,自影片開始至靜秋結束下鄉學習。
這裏,有時代背景、男女主角的家庭簡況,所有人物都一一過場,兩人的戀愛關係
也大致確定。故事的背景是“文革”,但影片表現的僅僅是當時普通人的生活常態,
顯然沒有對文革進行批判的意圖,有新意。文革時期的一些生活內容卻被有意識地
突出,比如強烈的時代語言、舞台上的文藝排練、在家裏做紙盒、用門框壓核桃等。
本來這些都可以稍帶而過,但鏡頭卻留念地停頓,讓我們看到更多的細節。由此,
影片也抹上一層淡淡的懷舊色彩。這一段落之後,文革時代的氣息漸漸淡落,到影
片最後,除了服裝之外,幾乎已看不到那個時代的特征。這顯然不是疏忽,應該有
著將這一愛情故事超越特定時代的意味。畢竟這部影片是當代作品,其眼光或多或
少不會限於過去;畢竟那些細微小事中的情感在任何時代、任何個人的愛情中都存
在。
第二段落,由靜秋回城開始,到她去縣城探病、其後兩人在河邊告別為止。這一段
由一連串“小事”組成(前文已有提及),占據影片的主要篇幅。每件小事相對獨
立,彼此之間沒有很突出的層次感。雖然它們按時間排序,但不重要,我覺得將它
們打散,任意排列,也不會改變大體的效果。由“點”的呈現,最後積累成“麵”
上的感染力,是這一部分的構成特點。段落的結尾一幕“告別”,我想應該是整個
影片的點睛之處,它把老三突顯了出來。告別也是從熙熙攘攘的人群開始,兩人避
開人群,來到僻靜處,隔著河水相望。此情此景竟與一句古詩的意境相投合:所謂
伊人,在水一方。詩句是從男子的角度發言,很巧,影片也是以老三駐立而望的遠
鏡頭收筆,可謂意味深長。因為老三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他麵對靜秋,不僅是隔
著河水,也將是生死永隔,他心中的惆悵、他的苦與痛,難以想象。二人的交往,
表麵以靜秋為主線,實質是通過靜秋得到的愛,來表現老三所給予的厚重。老三是
這段愛情的源泉,其實也是這部影片唯一的核心人物。
第三段落是影片餘下的部分,表現二人的愛情結局。影片設置了一個懸念:老三是
否有病,他在哪裏?以強化影片最後一幕的份量。然而在我看來,最後讓老三死去,
算得上一個大俗筆了。隻是影片字幕言明,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讓人不好
多說了。真事就是真事,是另當別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