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應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鬥嘴上,還是應該探討下其利弊了。。。

大學生的平均水平,中國大約領先於美國大約2-3年吧,基礎紮實,學業麵光。但是:中國學生從小灌輸的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學多悟少”,越向科研深度發展或者知識應用發展來越顯示出其短板。(時間原因,我不展開了,隻說現象)。

另外,還有個更大的問題。由於,殘酷的升學競爭,普遍的情況是學生們從小一直在高強度,高難度,高疲勞的狀態下學習,產生了大麵積的厭學情緒。對後期的主動的學習與好學的培養習慣的都很不利。這個問題需要解釋下,人的智力發展是與年齡增長相匹配的,個例除外,我指多數人。我們簡單舉個個情況。一個沒有受教育的小孩子與一個沒有受教育的大孩子,在接受知識的方麵,大孩子的智力要比小孩子好,接受自然容易些。中國目前的課本難度一直使得孩子們在接受過程處於受累的狀況,這個狀況,使得許多孩子產生厭學。在中國大學階段,這個現象很普遍啦。或者許多博士和博士後都或多或少的的存在著這樣的情緒。。。這樣的情緒難免造成他們在更高的科研領域失去動力,加之“學多悟少”的效應,在世界頂級科研麵上出現失勢,應該不難理解。。。
個人看法,歡迎批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