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算是看完了。不知因為趕著兒子回家前要看完的迫切性,還是對走過場的大家庭的人物不耐,抑或前者造就了後者的線條粗略麵目模糊,總之,“小團圓”的印象,煩悶不已,張迷們如果準備了磚頭,這一頁不妨跳過不看。
序倒是別致的,因為拋出了一個問題,關上書有人也許還會問的問題,“小團圓”該不該發表。書成的時候,是要不要發表,既然已經發表,無所謂要不要,因此成了該不該。
關於這個,張愛玲本人是矛盾的。一方麵覺得最熟悉的原材料,應該是好的,因此耐心地改,熱切地準備。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太來源於生活,完全沒有打算跳出去,有一些現實的顧忌。種種顧忌,她的朋友宋氏夫婦為她想得很周到。宋的孩子,截取了一些通信片斷,把一件複雜的事,恩怨情仇加時代背景政治氣氛,說得清清楚楚。“小團圓”的終身托對了人。
宋氏曾建議刪去一二章,在我看,戰時的香港寄讀學校倒是引人入勝的,令人瞠目,孩子賴在學校白吃白喝,母親住著淺水灣飯店,還要拿著孩子的獎學金輸在牌桌上,--不是缺著這個錢,而是就是不拿你當回事。
進入張式家庭生活,走馬燈的奶奶少爺,麵目不清的表親。張是個很有才情的人,晚期返璞歸真了,不願再賣弄,因為有發自肺腑的事與情要說。
然而舊式生活,沒有那些才子佳人,沒有那些辭藻的鋪設,基本是赤裸裸舊色調裏透出的積塵味,煩悶在所難免。不是完全沒有才子佳人,有些在老去,冠之於母親輩的角色,有些別扭自私算計,有些欲望很多才能太少隻好走偏鋒。人物殊不可愛,線條有如亂麻----這怪不了誰;當一個人誠心尊重生活,到不肯改寫的地步,必然如此,正常人的生活,基本沒有一條線貫穿絲絲相扣引人入勝的主旨,極端的時刻,極端的狀態下,極端的人除外。
鋪陳與才情的不可或缺是紅樓成其紅樓的原因。沒有了詠絮才,天邊紅杏倚雲栽,紅樓隻能是家庭政治與仕途經濟,未嚐不可,但是會失去一批讀者。
小團圓沒有那份鋪開的奢侈,作者也不肯賣弄,事情是說得不失體麵的清楚,“她自有她的原因”的原因,都交待得清楚,但是一定要是熟悉她的作品的人借著以前的底子,才能享受到這本書。一個普通讀者拿起來,當小說看,不知到會在第幾頁上逃離。
當自傳當然是剛剛好。張愛玲太熟悉人的那些不那樣堂而皇之的一麵,並不費心掩飾,也沒有覺得必要,因此所有前因後果,想必近於本來麵目。這不正是我們看自傳時所期待的嗎?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張看:《小團圓》的發表
所有跟帖:
• 張愛玲的《小團圓》看完後,寫了這篇小文,發 -米颯然- ♀ (366 bytes) () 07/29/2010 postreply 19:12:02
• ding , -夏仲夢- ♀ (0 bytes) () 07/29/2010 postreply 19:17:48
• 《小團圓》是部哀書,深刻、冷酷、絕望,但也不過如此。 -真真國女兒- ♀ (134 bytes) () 07/29/2010 postreply 19:53:08
• 問好真真。《小團圓》是了解張愛玲的一部重要的書。對於不迷張的人 -米颯然- ♀ (78 bytes) () 07/29/2010 postreply 20:19:54
• 絕對同感,有趣的是這篇大約是張最真實內心表達的一篇,越是份外覺得可憐 -紅豆豆- ♀ (0 bytes) () 07/30/2010 postreply 11:51:54
• 回複:絕對同感,有趣的是這篇大約是張最真實內心表達的一篇,越是份外覺得可憐 -米颯然- ♀ (88 bytes) () 07/30/2010 postreply 19:47:43
• 額不是張迷, 也沒有看過小團圓,但覺的你這篇文章 -小小花- ♀ (31 bytes) () 07/30/2010 postreply 07:49:02
• 回複:額不是張迷, 也沒有看過小團圓,但覺的你這篇文章 -米颯然- ♀ (86 bytes) () 07/30/2010 postreply 19: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