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可能大都還記得中學時學過的魯迅雜文《孔乙己》。即使你可能不記得文章的全部內容,但孔乙己在魯鎮酒店問“茴香豆”,以及說“回”字有四種寫法那栩栩如生的景象,恐怕很少人會忘記。
不過,可能有不少人把孔乙己的原話錯誤地記成了他問“茴香豆”的“茴” 字有幾種寫法。其實他說的是“草頭”下的“回”字有四種寫法。下麵是原文中的那段:
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複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麽?”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裏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掌櫃是決不責備的。而且掌櫃見了孔乙己,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隻好向孩子說話。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麽?”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麽?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賬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櫃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櫃也從不將茴香豆上賬;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麽?”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櫃台,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⑸,你知道麽?”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孔乙己剛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櫃上寫字,見我毫不熱心,便又歎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在文章未的注釋中,魯迅給出的答案是:
回字有四樣寫法:回字通常隻有三種寫法:回、〔外“冂”內“巳”〕、〔“麵”之下部〕。第四種寫作〔外“囗”內“目”〕(見《康熙字典·備考》),極少見。
也就是說,魯迅說的“回”字的四種(異體)寫法是:
1)回、2)囘、3)囬、4)外“囗”內“目”。
其實,“回”字不止這四種異體寫法。我知道還有另外下麵5個:
5)佪、6)廻、7)廽、8)迴、9)逥
佪:古同“回”。
廻:同“回”。《篇韻》同回。《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廽:同“廻”。
迴:見“回”。《正字通》古無迴字。蓋回卽雷字。水囘爲囘,後人欲別之加辶。當作迴。迴字從囘作。
逥:同“迴”。
另外,“囬”:同“回”。《正字通》俗回字。又《鄞本監韻》回作囬,非。囬乃古麵字也。也就是說,“麵”之下部的“囬” 乃古“麵”字。
既然學《孔乙己》,咱也就徹底“孔乙己”一把。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