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裏子:書法雜說(4)

書法欣賞

 

          但凡抽象的藝術,如何欣賞皆不易言之,書法亦不能例外。傳統的書法欣賞與評論著作,本身也堪入抽象的範疇,讀來令人如墮五裏霧中。不信?請看下麵信手拾來的征引: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壯士拔劍,壅水絕流”

          “有女郎材,無丈夫氣”

          (評王羲之)

          “翩翩自得,如飛舉之仙;爽爽孤騫,類逸群之鶴”

          (評褚遂良)

          “出幽入明”

          “風回電馳”

          (評張旭)

          “項羽掛甲,樊噲排突”

          (評顏真卿)

 

          龍是什麽模樣?天門又是什麽模樣?想必誰也說不清。項羽、樊噲雖真有其人,可有誰曾見過項羽如何掛甲?樊噲如何排突?如此這般評論,有之與無,相去無幾。

 

          竊以為書法欣賞其實可從三個具體的方麵入手。一曰“結構”,書法界習稱為“間架”。此為三方麵之中最為具體的一麵,理解不難。一般來說,字的間架宜緊湊不宜鬆散。二曰“力、氣、韻”。三者實為一體。“力”為最表麵的層次,“氣”居中,“韻”為最內的層次。“力”生“氣”,無“力”則無“氣”,但有“力”不一定有“氣”。“氣”生“韻”,無“氣”則無“韻”,但有“氣”不一定有“韻”。“力”指筆法的力道,“氣”指因力道而生的氣勢,“韻”指因氣勢而生的韻味。無“力”不堪稱為書法,無“韻”不堪稱為佳作。三曰“意境”。此為三方麵之中最抽象因而也最難探討的一麵。

意境本身又可分為兩個層次,基本層次為自然之意境,上層層次為文化之意境。入深山大川或憑高遠眺,罕有不產生一種感觸者。此種感觸,也就是範仲淹所謂“以物喜”者,即為自然之意境。

文化之意境由自然之意境加文化之熏陶而成。比如,劉禹錫詩“潮打空城寂寞回”,令人生無限悲涼。此悲涼,即為文化之意境而非自然之意境。何以知其為此而非彼?曰:潮雖為自然之物,城則為人為之物,空城更是人為之物,悲涼不因潮而生,因潮打空城而生,是以知其非自然之意境而為文化之意境。

不言而喻,書法之意境屬於文化之意境,但凡文化修養低者皆不足與言,而但凡文化修養高者皆能心領神會之而不必與言。故所謂書法的意境,僅能意會,不能言傳。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柞裏子:書法雜說(4)
  • 柞裏子:張京兆與李銀河
  • 柞裏子:書法雜說(3)
  • 柞裏子:書法雜說(2)
  • 柞裏子:書法雜說(1)
  • 所有跟帖: 

    俺好像並沒有定義文化意境為詩人的意境。嗬嗬 -柞裏子- 給 柞裏子 發送悄悄話 柞裏子 的博客首頁 (52 bytes) () 04/14/2010 postreply 19:00: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