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上的耶穌—馬太係列(4)

要是按著馬太受難曲三個小時的次序講下來,那可要了庭榕的老命,庭榕為了寫前麵幾篇馬太的文章,已是不吃不喝忙到半夜。該曲的精彩樂段實在太多,所以隻能挑選一些來欣賞,而且盡量做到使大家多餐少吃,不然一次吃得油膩過多,上吐下瀉,估摸著以後沒人要吃庭榕做的菜了。

— 引子
今天星期五,正是耶穌受難的日子,不妨聽聽巴赫音樂中受難的耶穌,感受主為世人所付的無比代價,以期我們為他的愛而感動,從而把心歸向與他。
話說耶穌深夜帶幾個門徒,去一個叫客西馬尼的地方,做野外小組禱告。猶大心想這正是月黑風高捉人的好機會,連忙跑到祭司那裏通風報信。祭司得到潛伏的密報後,出動一支特工小分隊抓住了耶穌,連夜押到公堂會審。祭司們群情激憤,你一個木匠竟冒充上帝的兒子,蠱惑人心,還行些騙術拉攏我們的人,搶我們的飯碗,死可忍,錢不可忍!
祭司們一致決定要斬草除根,把邪教的教主耶穌碎屍萬段方為上策,可當時以色列被羅馬帝國統治,需做羅馬巡撫彼拉多統一戰線的工作,才能處死耶穌。於是鼓噪當地百姓,以大無畏趕鴨子上架的氣勢,逼得彼拉多同意釘十字架處死耶穌。

— 受淩辱的耶穌
羅馬士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戲弄一番,用荊棘編的冠冕帶在他頭上,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馬太福音27:27-30)
巴赫在此處采用的眾讚歌是全曲中最著名的眾讚歌,原歌來自十六世紀作曲家Hassler創作的受難世俗歌曲《受創傷的頭》,巴赫充分發揚了他的忽悠才華,把這首歌曲重新整容,改頭換麵,使小家碧玉變成絕世佳人。在馬太受難曲的十三首眾讚歌中,巴赫就用了五次這首歌的曲調,可見其重要性,通過一次次的渲染,把宗教感情逐步推向高潮。隻是每次歌詞不同,或有調性的改變,或有和聲的改變。好比歌曲有時像布什,有時像奧巴馬,雖然膚色黨派不一,但美國總統的身份是一樣的。
“啊,頭顱,布滿血跡和傷痕,充滿痛苦和輕蔑;啊,頭顱,在荊冠下經受折磨和嘲弄;啊,頭顱,曾經美好親切,受到崇拜和讚美。
但是現在極端的汙辱,全都湧向你!
你的麵容這樣高貴,在你麵前這個強大的世界,應當退縮膽怯,
怎能向你噴吐汙穢?現在你變得多麽蒼白!誰的目光像你的如此明朗,
世上不曾有過這樣的光芒,怎能這樣毫無羞恥地褻瀆?”



— 耶穌之死
士兵讓耶穌背著沉重的十字架來到各各他(骷髏地),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從正午到下午三點,黑暗遍布全地。耶穌在大約三點時,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麽離棄我。
旁觀的人裏有聽錯的,誤把以利當成以利亞(舊約猶太的一個先知),不由嘲笑道:“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請注意在樂段裏,這句話是由合唱的形式表現出來。有一人聽到這話後,還落井下石,拿醋送給耶穌喝。其餘的人都幸災樂禍:“且等著,看以利亞來就他不來。”這句話也以合唱唱出。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馬太福音27:45-50)
耶穌在作品中一直以弦樂的伴奏形式出現,象征其神性。與之對比,其餘人隻以低音提琴伴奏。而當這段最後唱到耶穌之死時,弦樂卻消失,象征了耶穌的死亡。耶穌是道成肉身來到世上,具有人神兩性,當他最後頻臨死亡時,大聲喊著上帝為甚麽離棄我,令人淚下,其人性流露無疑。當福音傳道人(講故事者)翻譯以利這句話時,巴赫把音提高四度,增加悲劇色彩。
旁觀者的冷血譏嘲是通過急速的合唱展現,與耶穌的臨死音樂形成鮮明對比。
你不得不說上一句,巴赫太有才了,一段宣敘調勝過世上萬言。


緊接耶穌死後的眾讚歌也是來自《受創傷的頭》,是五次中的最後一次出現。更加悲哀沉緩,宛如安魂曲,歌詞又帶有安慰。聽眾的情緒被煽至高潮,多愁善感者莫要忘了掏手絹。歌詞:“當那一天我必須離開這裏時,而你不會離開我;當我必須承受死亡時,你會來到我身旁!當我的心靈忍受最痛楚的折磨時,你的恐懼和痛苦 ,會讓我從苦難中獲得解脫!”



— 天譴
耶穌死時,聖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動天搖,死人從墳墓中爬出,羅馬士兵極其害怕,說:“這真是上帝的兒子。” (馬太福音27:51-54)
不用說,講故事的仁兄極盡其情,弦樂低音和鍵盤樂器推波助瀾,一幅寫實風格的畫麵。
點睛之筆:合唱唱出天籟之音,信仰之聲:“這真是上帝的兒子。” 十分喜歡這句合唱,雖然隻一句話,卻不僅僅是羅馬士兵的話,更是巴赫和所有信徒的心聲。該合唱優美純潔,猶如柔板的風格,使人依稀看見布魯克納和馬勒在前方招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