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nCaoXi幾乎每年春節期間都要轉貼這篇文章。
在此以此文祝朋友們新春吉祥!
-----------------------------------------------------------------------
(轉貼)
內心的安祥與快樂
作者: 丹增嘉措堪布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普遍認為快樂是存在於外在物質上的,從而引發盲目衝動地去貪戀、去執著追求。不過,追求外在物質所產生的快樂並不可靠。一切外在的物質,都是虛假的世俗法,它們往往欺騙著我們從眼識(以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到意識間的感官。那些未證悟的人們,會經常跟著外在物質的假相跑,變得迷惑彷徨……
我們所處的這個花花世界極具誘惑力,而人們的心也是飄搖不定毫無主見,導致心識被外境物質所控製,極不穩定,變化很大。舉個例子來說,回憶自己從童年到現在的經曆,思想認識的更替變化是如此頻繁。過去判斷為千真萬確的事情,現在很多都成了錯誤的;過去認為是真理的,而現在有許多變成了謬誤;過去認為是謬誤的,但現在有許多變成了真理……由於看到如此變化的現像,不禁使人感到,過去和現在的想法的確是不同的,去年和今年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不光如此,昨天和今天的想法,甚至早上與晚上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由此可見,我們已經被心欺騙了多少次呀!誠如佛經中說,“眼耳鼻及舌身意,此等功用非正量,如若感官皆正量,聖者之道有何用?!”
從無始乃至於今天,外境欺騙了感官,感官欺騙了我們……這一道理就如同西藏諺語所言,“仇人欺騙兒子,兒子欺騙父親”。因此,不牢靠的基礎——感官,依虛假世界所產生的身心感受,是非常不可靠的。
下麵我們先從身識——身體的感覺說起。例如,當感到寒冷而難受時,就希望得到熱的溫暖,稍微享受了一下溫暖,就感到舒服。但是,如果時間長了感到十分煩熱,進而身體就難以忍受了——由此可見,從熱的溫暖所產生的安樂也不是絕對的。再比如,坐久了會感到煩躁,就想出去走走,活動活動,由此會覺得舒服。然而,走的時間長了,舒服感會消失,又想回去坐坐……所以,依靠外在形式所得來的安樂感隻是暫時的相對的。
從以上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假如從熱的感覺中得到的舒服是絕對的快樂,那麽,即使處在燥熱的環境中,也應該感到安樂,事實並非如此。這種快樂的產生又需要在某種條件——冷氣的加入下才能重新獲得。從行走中得到舒服感,就必須以長時間久坐為前提條件……否則,安樂怎有可能產生呢?
如果存在絕對的安樂感,就不應該需要其它條件。因為,其本身自可產生快樂。但是,實際情形不是這樣。這種世間的快樂,在龍樹菩薩所著的《寶論》和聖天菩薩著的《中觀四百頌》中都取名為“改變痛苦形式的快樂”。它意思是講,某種痛苦僅僅是改變了形式,即成為所謂的快樂,其實,它本身並非是真正的快樂。
同樣,意識的感覺也是十分不可靠的。例如,從感情方麵說,有些年輕人遇到了稱心如意的朋友,最初時,對方的每個言談舉止都是那麽的可愛且百看不厭,仿佛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集中到了她(他)的身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要是沒有了對方,就會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臉上也失去了笑容。和對方在一起的情意綿綿歡樂幸福,好象用世間所有美妙言辭都無法表達,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但是,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還需要麵臨許多考驗……一般人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自在,他們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無法和諧統一的。事實往往是這樣,當熾熱的感情稍為冷卻,而理智戰勝感情時,也許你就會發現對方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料的變化。“以前的人怎麽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了”——此時,一看到對方,就心厭情忿。以前依靠對方所產生的快樂,現 在則完全被痛苦所取代。因為誤會而結合,因為理解而分開。最終事情到底是否如此,隻要問一問那些離了婚的人士就明白了……
的確,我們一般人的心理感受都是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這種變化也是非常迅疾的。所以,凡夫之人不論何時何地,永恒的安祥是難以獲得的。如此看來,我們的心理感覺並不是一牢永固,如果真正的快樂存在於外境當中,那麽,用遊戲和歌舞的歡樂,對於那些因失去兒女而感到痛苦不堪的父母們來講,也應該使他們心生歡喜。但事實上卻是恰恰相反的。如果給他們這樣做,必然會加劇他們的痛苦,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假使欲令他們快樂,那所必需的首要條件就是先要他們心情開朗——把心鎖打……由此看出,所有的外在事物,僅僅是生起快樂的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人們因為愚昧的緣故,自以為一切快樂都能從外境獲得,這種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往往極力追求外在物質的歡樂,這有巨大的危險性。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自在,即便獲得了少許快樂,也極易被外境所轉,而最終成為痛苦。他們追求外在快樂的行為,往往都以失敗而告終。米拉日巴尊者曾說:“內在歡樂尚未得,外在快樂皆苦因。”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這個時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物質方麵的進步,與精神方麵的發展是十分不平衡的,由此造成了許多問題。在當今社會,競爭局麵與日俱增。為了追逐名利,人們不擇手段,爭前恐後。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不可否認,有的人采用合法與不合法的手段,的確獲得了些許成功。這些人的富有生活,對於弱小貧窮者來說,都是夢所不及的。有的人對他們羨慕不已,會不由自主地蜂擁而上,迎合奉承、諂言獻媚……實際上,那些權利與金錢,正如借來之物一樣,你僅可以暫時享用,但並不能永遠屬於你,對於這個道理又有誰能夠知曉呢?
無論擁有多少財富,仍沒有滿足之時,這是凡夫之人共有的特性。某些已有很高名利地位的人,他們欲望膨脹,對外在物質的貪婪達到了極限,而這種貪欲卻永無休止……在此情況之下,若失去了地位,耗散了財富,那些災難又接踵而至……這時,以前所有的歡樂幸福都變成了記憶中的痕跡,是再也回不來了,除了能增加自己的痛苦之外,是毫無益處的。親朋好友會遠離,而圍聚在自己身邊的人卻是相互譏諷責怪,喋喋不休……此時此刻,這個人內心中熊熊燃燒著悔恨之火,所有希望都變得十分渺茫,最後連活下去的勇氣也喪失了。另外一部分人,雖然暫時沒有喪失名利地位,但是,他們的心思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考慮著利害得失,一直都被焦慮所困擾,從而在精神上不斷地遭受痛苦的折磨,他們不僅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而且在前進過程中愈加感到惶恐不安。他們的內心總覺得如履薄冰,心驚膽顫。雖然盡可以得到現實生活中的豐富物質享受,但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很難再出現真正的安祥與恬靜。因此,外在物質的快樂並非可靠,它是不健康的快樂。
有人會問,既然這樣,是不是我們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質的快樂呢?我想,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期間,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質的快樂是不太現實的,對此我並未加以否定。我想強調的是,要想獲得健康的快樂,必須依靠內心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質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對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認識上出錯,這是十分重要的。為什麽這樣說呢?假如我們以內心為主要目標去追求,由此獲得自在的話,那麽,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幹擾與刺激,也不會產生痛苦,而且,自然而然,就會在人生之路上充滿了快樂與幸福。又有人會想,追求內心快樂是否妨礙到享受外在物質的快樂呢?我認為,這不僅沒有妨礙,反而是有助益的。假若我們的內心沒有安祥自在,那麽,不管外在東西多麽美麗漂亮,也會感到索然無味。假若我們的內心已然悠閑自得,那麽,對於外在物質品味,自然會感到快樂。
我們上麵所闡明的情況,是針對一般尚未達到高水平的修行者而言,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法完全脫離外在物質的快樂。但是,對於高層次的修行者就不同了,他們是不被外在物質所支配的,完全依靠內心的力量來達到自在灑脫,對於一切都感到純粹的快樂,從而獲得一種安樂三昧。在《父母相會經》中說:“有一種禪定名叫安樂三摩地,若獲得了此種三摩地的大菩薩,他們所感受到的萬法皆是快樂的。”這句話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會有些神秘色彩,但是,我們卻不應該排除其中真理的存在。有人會覺得這個道理太過於理想化,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我認為,美好的理想不能代替現實的快樂,現實的快樂也不一定是你所想象的那樣隻有失望。所以,過於的樂觀與過於的悲觀都是錯誤的。對於我們一般人,要想獲得佛與菩薩所具有的快樂,也許還要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內心的快樂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承受,而不應該是消極地遺棄。
內心的安祥與自在,是真正宗教徒的生活。所有依靠外在欲求的快樂,都是不堪與之相比的。心裏的歡樂和外在的歡樂二者的區別用一句比喻來說就是,通過外在的欲求所得到的歡樂,就如同搔癢而出現的歡樂一樣,從內心中獲得的歡樂,就如同擺脫瘙癢(皮膚病)之苦的歡樂一樣。搔癢從開始到把患處抓傷,盡管覺得很舒服,可是越抓越難受。與此同理,依賴對世間的欲求所得到的快樂,從開始享受到結束,自以為是快樂,但是實質上並未超越壞苦的範疇。越是享用它,痛苦的感覺就會越大。反過來講,擺脫了瘙癢之苦的歡樂,雖然沒有瞬間短暫的變化所產生的快感,但是它的本質卻是真正的快樂,無論怎樣去享受它,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同樣,內心的安樂,雖然不是世俗人有染汙的零星所現的快樂,然而,它的性質是一種本質的歡樂。無論怎樣享用它,都沒有絲毫的變化。這就是它的特點。
針對這些情況,龍樹菩薩闡述道:“搔癢所出之快樂,擺脫瘙癢更快樂。享受欲求之快樂,擺脫欲求更快樂。”對於世間欲求的快樂(外在的快樂)和內在的安樂兩者之間的差異,無著菩薩進一步講道:“享用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法的生活,那些隻靠吃喝、女人和歌舞等所得到的歡樂是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的。為什麽呢?依靠吃喝玩樂等得到的歡樂:是不能遍及全身;這種快樂是依靠外界某種條件產生的,因此,不是隨心所欲就能得到,具有很大局限性;這種快樂在享受中被享受所結束;這種快樂是產生各種煩惱和痛苦的基礎。反之,享用佛法生活所得到的快樂:是遍及全身;是“隨心所欲”就能得到的;這種快樂在享受中恒久不被享受所結束;它不會產生任何煩惱和痛苦。”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種快樂的確是有很大區別的。
獲得內心真正安樂的人們,無論怎樣做,對他們來說都是歡樂的。即便他們缺吃少穿,沒有可親可愛的親友,也許甚至飽受饑渴與寒風刺骨的折磨,但他們內心仍然是喜洋洋樂融融的。此時,是真正達到了“樂中最殊勝,內心即安祥”的境界。
米拉日巴尊者對他的現狀曾這樣描述說:“見其住所如獸穴,他人觀之心恐慌;見其飯菜如狗食,他人觀之胃嘔光;見其身體如骷髏,仇敵觀之淚滿眶;見其內心如佛陀,如來觀之生歡喜”。這個道歌是尊者唱給他自己妹妹聽的,我們聽了以後,也許尊者的身影會浮現在我們麵前,想起當時的情景,就會百感交集。
本來尊者米拉日巴兄妹兩人,父母在世時,算得上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因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隨著歲月的流逝,父親離開了人間,他們不再擁有自家積累的財產,親戚們成了他們的仇人,一家人受盡了苦難。在經曆了一連串的痛苦折磨之後,尊者米拉日巴不得不離開家鄉,與親愛的母親生離死別。
多年後,他懷著見一次母親的願望回到了家鄉,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妹妹也流落他鄉。剩下的隻有茅草叢生的殘牆,愈加令人感到悲傷。後來,他到了山上修行,一直也沒有見到妹妹。這次突然見到她,假如他是一般人,心裏又有如何的感受呢?
對於妹妹來說,當然內心的痛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母親在世時,母女倆人相依為命。後來,母親淒慘地死去,留下她孤身一人,流離失所……這些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中,已經有許多年了,一直沒有找到能夠傾吐心裏話的人,這次終於遇到了!可歎的是,這位哥哥已經不象個人樣,而象個山中的野獸。他的身上長滿了綠毛,眼睛凹陷,瘦骨嶙峋,手腳都象是快要斷了似的。她看到這個樣子,心裏充滿無限悲傷。她哭泣著對尊者說:“哥哥,阿媽是想念著你而悲慘去世的,除了我以外,她的身邊沒有一個人。後來,我無法在家裏繼續呆下去,隻好到處漂泊流浪。我不知道哥哥你是死是活,我想要是哥哥你沒有死的話,你肯定活得會比較好。可是,我見到的你怎麽是這副樣子呢?而我的情況就是你眼裏所見到的。象我們兄妹倆這麽苦的人恐怕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了!”說完,呼喊著父母的名字大哭起來……本來非常安靜的岩洞裏,突然間,尊者米拉日巴的道歌聲和妹妹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就象是在表演一場相聚無常的悲劇。
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世俗人和修行者麵對痛苦的態度上存在的差異。以及修行者對待痛苦的灑脫風範。
內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無論遇到什麽境遇,都不會受其挾製和役使,就象尊者米拉日巴一樣,他是我們真正追求解脫的所有修行者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曆程。對於這樣的一位勇敢者,無論是什麽樣的痛苦和傷害,都無所畏懼。在這種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內心永遠是安樂的。他們實現了永久的理想,而對於世間任何快樂都無所羨慕,從而,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如尊者米拉日巴所說:
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
拋棄傲慢嫉妒獲安樂,
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
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
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
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
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
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我們在閱讀了這些大成就者的傳記後,會油然生起猛烈的信心。的確如此,他們有與眾不同的殊勝安樂。這樣看來,大成就者們所得到的快樂,以及實現人生的價值,是遠遠高於世俗快樂和世俗人生標準的。我們應該樹立遠大而高尚的目標,去努力追求殊勝永恒的安樂。這樣的究竟安樂是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之中的,若能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最後,我衷心地祝願閱讀此書的有緣者:
了悟自性光明大圓滿!
人生之路安樂得解脫!
吉祥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