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滿夏河
說說最近讀的幾本曆史書
最近讀了幾本曆史書。分別是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蒙曼的“說唐”,還有
曾經在文化走廊張貼過的夏何的“平凡的帝王”。
蒙曼是曆史學博士。而我查了一下當年明月和夏河,都是玩票性質的。這三本
書都以輕鬆幽默的語調說正史。同樣引人入勝,卻又各自不同。
先說蒙曼的說唐,蒙曼上過百家講壇。她以帝王及其家事為主線。有時筆觸也
延伸到朝堂之上,比如她寫到了玄宗時期的曆任宰相的更迭。權力轉換,不過在
帝王的一念之間。雖然是地地道道的曆史書,但抽絲剝繭,一絲不亂。心思算計
,宮廷鬥爭,嚴謹又不乏味。其精彩程度優勝這些年流行的港台宮廷戲。
而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則視角曠闊。其筆觸從廟堂之上到江湖之遠。從修
身治國,再到天下興亡。
同樣寫鬥爭。明月的視野遠越過了"宮廷"。大處看有盤根錯節的勢力,有權利
利益的各種製衡。與此同時,明月也嚐試分析那些風雲人物在責任和欲望,在理
想和現實之間的取舍得失。
明月的曆史人物是多個層次的。宦海中有孤傲不知道變通的海瑞,楊繼盛之類
的,他們舍身取義,百折不屈。也有如徐階,張居正這樣的,他們是政治鬥爭的
高手,在權術和欲望的糾結中,他們伸縮自如,口蜜腹劍,落井下石,無所不為
。然而,同時他們也是力挽狂瀾,匡時濟世的俊傑。他們的個人欲望,始終沒有
高於其了然於胸的責任和擔當。
一邊讀這書,一邊就會想,這兩種人熟高孰低呢?思索見,卻看到明月已經大聲
喊出來,這兩種人,都是民族的脊梁。
明月的筆下的遠不僅僅“帝王將相”,更有“文治武功”。
時而我們跟從大明的將士們北拒韃靼南抗倭寇,時而我們隨著王陽明徘徊在知
與行,理和欲之間糾結,時而我們又在鄭和的船隊上感受泱泱氣度。
最後,明月以徐霞客的生平作為結尾。用以明誌,恰如其分。最近我也看曹操
出土,看趙姨娘風雲。看得不亦樂乎。然而還好,一片浮躁之中,也有明朝這些
事這樣一大批的中流砥柱。
我還想說說曾經貼在文學城的夏河的“平凡的帝王”,相比之下隻是小文,隻有
短短八篇文章。讀完之後,卻讓我驚訝,原來讀曆史還有這個角度。通篇講的是“
無為而治”。本來想評論一下。然而,還是引用孔子見老子的一段話大概能夠形容
我讀“平凡的帝王”時候的感覺。就是,“鳥獸蟲魚皆可知。龍不可知。”
看完蒙曼的“說唐”,看到的是一個文從字順的曆史學博士。透過當年明月的“明
朝那些事”,看到了“儒”。看夏河,就會看到“莊老”。
據說,欲滅其國,先滅其史。反過來說也是一樣。那麽近些年這股曆史熱就事
出有因。而這些勤奮的曆史寫手們,正好讓我們大開眼界。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