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呼喊,而不是批評--再談哲學的製高點--回複彩雲舒的回複

來源: christian2007 2010-01-10 05:26: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303 bytes)

  最近我們國家的都市發生了教會被人縱火事件。當局人有許多的看法:有回教非政府組織出來發表抗議,說要保護基督徒以及教堂;也有前任首相馬哈迪出來反對說:宗族課題應該是閉門造車的--也就是在暗地裏執行討論,而不是在公共場合發表的。凡此總總,目的都是為了反映我們國家的一件事:當政權交替的時候,很多莫名其妙的攻擊事件會發生,也有許多黑暗勢力阻止光明的進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再多的批評都隻不過是社會公眾輿論的--卻不能真正的關心整個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生命素質。所以,如果以為社會批評就能夠改變政局或曆史命運,這就小看了當權者的“邪惡”以及野心。在古典時期,任何的曆史革命雖然可以成功引導,乃是由於在古希臘的熏陶下,每個人的生命力都融入了“人本意識”,所以中產階級才有機會引導整個社會
  
  但是現在看看我們這時代,所謂的人本意識隻不過是課本上的知識,卻從來沒有真正地深入到哲學本質的核心來“展現”自己的哲學素養--我們這個時代再也不是古典主義的時代,乃是各行其道的後現代主義,也就是文化資本消費主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經濟與權力是渾然一體的,其中沒有任何意義的哲學形式,隻有一係列的策略和話語權力--我們的文化霸權就能夠顯明這種“時代思想格局”。正如我昨天說過:沒有製高點的欲望就是封閉的欲望。

  我所提倡的哲學,基本上與生命關懷相聯係。這與人文主義式的哲學形態不一樣。因為在現代時期的教科書裏,所謂的哲學隻不過是與自然,人類,社會,曆史與科學規律相聯係的東西。但是這種“殖民時代”的遺跡再也不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需要。因為當現代哲學發展到實用主義的時候,一切的生命本體都瓦解了--何來談論更高層次的哲學形式呢?--當哲學不再是本體論,乃是語言學或語言哲學的時候,我們豈不是天天活在自己的批評框架中麽?
  
  看來越多的批評反而說明了或啟示一件事實:這個時代是一個個人主義強盛的時代,但是再多的個人主義的時代所換來的,隻不過是零零散散的零碎般的“文化論述”--因為我們已經離開了哲學的素養和意識,我們僅僅帶著自己的“現實怨恨”來發表自己的“權利哲學”--這也就是文化資本下的一種精神意識及其發展格局。

  當莊子夢到蝴蝶而發問:是我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我--這個問題可不是小孩子的童真,乃是哲學史上讓人無法解答的“問題”。這個問題反映了一種啟示:我們的生命需要呼喊;不是為著自己的現實需要來呼喊,乃是為著自己的生命意識來呼喊。靜默中的心靈動態本身就是“呼喊的生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真正的哲學並不是包羅萬象的。當我們企盼從自然,社會,人類以及科學規律來“規定”哲學的時候,這並不是哲學,乃是意識形態學--因為這種哲學的規定性就是來自於充滿意識形態的教科書--是在教育製度底下的“話語權力”。

  於是,真正的哲學是沒有定義的。因為沒有定義才是屬於哲學所關注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黨全體人類都在批評社會製度,在批評從古典以來人們就已經探討過的曆史課題時,我從我的生命深處“呼喊”出哲學的新形態,那就是生命關懷--我再也不想被現代或後現代的人文關懷的各種形式所迷惑以及捆綁,我反而從自己對心靈的領悟來把握住:我與時代與生命的三角戰。

  我熱愛生命,因為我是從社會批評中走過來的受傷人。在這種受傷中,我知道批評是無法改變人類的想法。所以我用我的孤獨力來繼續發表我的思想意識。說我的思想意識也不對,因為“思想”這種東西已經被古典到後現代所濫用了。我所發表都是自己對心靈或靈魂的洞察力。這就是我的呼喊。因為在呼喊中,我看見自己的“人的靜默”是充滿活力的,而不是靜態的。這種呼喊包含著對時代的控訴,以及對人類忙忙碌碌的形態的反思。這種反思不在於“思”的過程和結果,乃是在於自己的領悟,自己的看透,以及自己的一點點的“生命良心”--真正的良心並不是社會良心,也就是受過社會熏陶或蒙蔽的良心建構,乃是對生命關懷的一種本然意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真正的哲學是從生命的呐喊中的深處“發揮”出來的。而不是在批評中進行建構與解構的曆史循環當中。批評所換來的是隻不過是自己的權利所引發出來的現實怨恨;但是領悟力所換來的就是“瀟灑的知性”。一個不斷地關懷自己,而不是關懷社會的製度屬性,或是關懷知識論上的科學主義或文化主義等等。那麽什麽是瀟灑的知性呢?就看看我已經發表過的帖子吧!:如下

  
昨天的瀟灑,今天的疑惑,明天的開竅--談談瀟灑的知性2009-06-22 04:40:13

  任何的瀟灑總會有疑惑或迷惑,這本身就是瀟灑的。因為如果一個沒有迷惑的瀟灑,隻不過是自己蒙騙自己的情感。所謂的瀟灑,不是這個就是那個。這其中的“或”意,充滿了學問與開竅。昨天,當我寫下了自己孤獨的瀟灑走一回後,今天我又開始自己迷惑了。但是我知道,這並不是迷惑,乃是反思。為什麽很多人都會將自己的反思當作是迷惑呢?--這種奧秘我想很少有人去反思吧!大多數的人一邂逅了自己的不理解的謎團時,暗地裏就會本能地反對自己的立場和感情,以為自己的迷惑顯示了自己不是分量。可是這種本能反應,隻能說明自己的眼光不夠清楚和清晰。很多人在看待自己的迷惑上很清楚,但是對這一份清楚根本沒有人有一種清晰的胸懷。往往都是按著自己的需要來決定自己的迷惑是值得的,還是不值得。我想,當我們能夠瀟灑地述說自己的迷惑的時候,他會很享受自己的迷惑所帶給他本人的深度逆向思考吧?畢竟,人活著並不是為了一個直接的生活,乃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本身。當我們在瀟灑的麵對各種社會語言時,例如當我們說“生活隻要快樂就好”的時候,我們是在踏上自己的生命旅途。然而很多並不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瀟灑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逃避了自己的迷惑,也就是自己的反思,以至於我們所瀟灑的隻不過是自己的逃避,而從而顯示了自己的迷途--當我們的有深度的迷惑變成了迷途的時候,這是多麽悲哀的時刻呀!!因為我們放棄了自己尋找自己的機會
  
  我們每一天必須走過一個“或”字的路途,不論是在社會選擇上,知識上,指示上或者是自己的內心悟語上。我們有多少人能夠看透這種“或”,它在我們生命中的花紋與波瀾呢?我們每一天都是那麽忙碌地吸收各種各種被認為有用的社會知識。但是很少人能夠在我昨天所講的孤獨一文中去“審觀”自己的本色。我們總是在批評這個指責那個,但是我昨天突然發現我們人類一切的活動:如認知與選擇,都是在我們心門外的周圍,不是直線地僵硬地“知(直)走”下去,就是在我們心門外的周圍[兜圈子]。為什麽這麽說呢?試想想,當我們與人說話和交談的時候,有多少成分的內容是屬於自己生命中那一份的亮光呢?例如,一談起個人心得的時候,我們的心得與心理學上的輔導意義有多少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呢?當一個人向我們述說自己的痛苦的時候,我們開導到底是“灌輸”還是“安慰”呢?當時實際上我們的知識卻從來不能幫助到人,能夠認識到更多的道理,但是我們卻自負地認為自己的某種心得就是社會道理上的一分子。所以當我們要瀟灑的時候,我們卻是在逃避自己的,有深度的迷惑;我們總是在迷途中或其上去開導路過的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代代相傳。我們可以談論許多有用的知識;但是有用的未必就是說明了自己的領悟。看看社會上那些充斥著所謂建設性的心靈書籍,有多少時候是形容詞多過名詞稱謂呢?例如當我們遭遇到困境的時候,我們“隻能述說”自己的鼓勵話,甚至幫忙他出謀劃策。然而這種方法類型的心理安慰,您敢說真的就是我們所謂的,那通往大道的生命旅途嗎?--難道您們沒有發現到,我們所擁有的知識越多,反而更加地讓我們活在痛苦或發牢騷中嗎?--我們的知識竟然是“隻是”淪落到僅僅成為我們的安慰劑。這不就是我們的生命旅途中的迷途嗎?
  
  我們每一天都要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靈,以及自己的精神表現出謀劃策。我們每一天必須在趁著有多餘的心情和時間的情況下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腦袋--不論是技術上的,還是知識上的。但是我們這些所謂的知識,實際上並不是知識。因為如果知識=使用和實用;那麽我們根本不必要發展我們的文明,也不需要不斷地創造自己的潛能來發揮。我們的常識之多足於讓我們在生活中實用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哲學上所謂的主體本質,主體意義,老實說,都是畫蛇添足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地探討我們作為人的本質意義。於是,我們的現代文明從此就在“實用的道路”上不斷地反複著自己的生活遺產,然後不斷地傳授給下一代人去“經營”就足夠讓我們的世世代代“幸福生活”下去了。
  
  可是經過昨天我寫了《走進孤獨,走出孤獨》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似乎突然意識到我們人類所缺乏的不僅僅是智慧,而且還是更多的領悟。所謂的更多的領悟就是更高的看透。--昨天我在反思我自己。我在問我,為什麽我現在會變成無所事事的人?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我可以等同於廢物。我就是因為這個“廢物”的現狀才能夠飛舞在心靈之間。我想了很久,我開始發現到我自己的本質就是:就是因為我一直想要“得道”,所以我才會變成一意孤行的人,才會變成這麽固執,這麽愚蠢。我從來不在乎這個世界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所以我一直在做我自己的事情。這就是這種“無知”讓我能夠成為“知”的絆腳石。我有很多生活知識是沒有的,所以每個人都說我“不切實際”。我這個人因為愛好思考。。。等等,這隻不過是我自己對自己的蒙騙。當我因為別人的藐視而不斷地向外向高處去尋找更高的智慧的時候,我實際上是在穀地的深淵中自己編造自己的情節和劇本--這就是二十多年來的我。我明明知道我根本沒有生活職能來讓我生存下去,可是我偏偏卻要走向一般人隻能在有了物質生活之後才會去做的精神探索--這種倒反的行為,讓我並不是在跟世界對抗,乃是在跟自己周旋。我很可能從此沒有了出息。因為教育製度,社會製度,性別製度,行政製度,智力製度等等總是要有相關的文憑才能讓我不斷地向上登攀。--而我以前對它們的藐視卻讓我成為一無是處的人。
  
  今天,我並不是談論一種經驗,我也不會僅僅在這裏談論一種智慧。因為我所尋求的並不是世俗的道理,乃是我們人類出生以來就一直存在著的“生命旅途”。我雖然發現了自己的無知,但是就是從這份無知中我發現了一個完全融入世界的新鏡頭。我們一般人在談論自己的經驗的時候,看起來是透過自己的主觀意見來“說”一件與經驗相關的“事”,但是嚴格而言實際上是,事情透過我們的主觀意見而融入到我們的意識之內,也就是“說”之內。這也說明了人的固執和被困惑的混沌地帶。因為您們正如我一樣地想要“得到”某種東西而不斷地按著自己的意思來做事。這也就是為什麽社會的現代性充滿了紛爭擾亂之事。我們總是借著各種理由來合理化各種各樣的“文化差異”。但是我們很少反思所謂的文化差異,隻不過是我們自己人在講別人的壞話的翻版形式。我們的口,並不是用來說話的,乃是為了說明自己的定奪--這就這一份“定奪”,讓我們的世界衍生出各種各樣的“進化意識”。正如當我們在談論萬物之間的進化的時候,我們是用我們的“嘴巴”來說明我們眼前的現象。我這裏並不是談論人類語言的智慧形式,乃是談論人類如何利用語言來蒙蔽自己的情感價值。我們不就是利用各種的自然界現象來說明自己的情感--而這個情感竟然被一群書呆子型的知識分子“統稱為”文化這一稱謂嗎?例如下雨,對於讀書人來說就是一種浪漫,但是對於傷心的人來說卻變成了“觸境傷情”的味道嗎?你們看看我們古人所創建的文字箴言:觸景傷情;這不就說明了我們古人看我們的心,與其說是天人合一,倒不如說是“自己說自己爽”的。嚴格來說,自然界的創造是為了“感應”大道的存在,但是現在卻變成了人世間的一種私有物。這是否反麵說明了:當人類一得到“物”,因為有了“物”而無法“悟”了?
  
  觸景生情,這句話本身僅僅是說明了古人因為缺乏文字結構的有利形式,而不得不借用外物來反映自己所要說的話及其內涵--可是現在當我們有了現代漢語,當我們擁有了比古人更多的語匯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深刻情感時,卻變成了一種私有化的現象--這是為什麽?我們既然能夠借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水平,為什麽我們要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被自己所扭曲了的文字造詣呢?這顯然可以直接說明一個教育製度的問題以及現代性問題,那就是:我們都是死讀書的人。這也可以間接地控訴“實用主義”這等世界觀的意識形態的有機毛病。
  
  於是,真正的瀟灑並不僅僅是心態上的瀟灑,而是一種能夠看透萬事的瀟灑。這種瀟灑並不是被扭曲了的常識上的看透性所得出來的瀟灑形象--真正的瀟灑就是一種心境,是內在於其中的嚴肅性。他深刻明白,外界的嚴肅隻不過是一種矯揉造作,一種霸權的氣勢;但是一點內涵都沒有。心境上的嚴肅,心情上的瀟灑--這本身才是真正的,瀟灑的哲學。這種瀟灑根本不在乎知識給與他多少分量,但也並不因此藐視知識。這種瀟灑隻不過是從所有的知識,常識,心得,以及別人話語當中能夠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觸景生情”。他承認主觀與客觀,但是他更加明白比主觀客觀更深更高的領悟性。也就是說,他並不以範疇為範疇,也不以社會道理為社會道理。例如我可以用,領悟這一稱謂,來與客觀主觀相並列,從而構成了我自己本身在看待世界時所發現到的另外一種層次--而非範疇。古人的瀟灑若是天人合一,那我的瀟灑就是結合了自己的說話,別人的言語以及人類的語言或文字予生命旅途之內。從而讓我能夠看到每一個個體的超越性--也就是“平通性”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生命需要呼喊,而不是批評--再談哲學的製高點--回複彩雲舒的回複
  • 生命需要呼喊,而不是批評--再談哲學的製高點--回複彩雲舒的回複
  • 談談哲學的製高點
  • 批評與封閉--談談文學與個人,還有自由與生命
  • 來來去去都是一樣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