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哲學的製高點

來源: christian2007 2010-01-09 04:46: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40 bytes)


        批評是一種名目:曆史的,社會的,社會學的,知識性的。但是沒有人批評自己的批評。這樣看來,批評是自我封閉的。因為他並不是為了民主或自由;乃是為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虛空,自己的權利--它們加起來構成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現實怨恨。
   
        以前奴隸製度的時代,由於沒有權利,所以大家透過社會革命來掌握權利--這種革命的基礎就是來自於對統治製度的批評。但是如今我們有了權利,我們“隻能”批評社會製度。如果任何的批評淪落到一種“隻能的關懷”,那麽我們的批評就從來不是為了自由,乃是為了怨恨。--原來我們所謂的自由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怨恨的理由。

         我說了這麽多次的自由封閉論,竟然沒有人關注,這更加顯明人的批評從來就是封閉式的。而這種封閉就是來自於充滿怨恨充滿暴力的人文關懷。人文關懷作為一種話語權力,從來就是為了自己內心中的統治欲望而說話的。

         人之所以有統治的欲望,他們的這種欲望之所以是封閉的,乃是由於他們沒有製高點--沒有製高點的欲望就是封閉的欲望。
 
         哲學並不是人文關懷,乃是生命關懷。哲學的製高點就是認識上帝,認識真理。這不是再次強調古典意義上的“真理中心主義”--因為真正的中心,根本沒有“主義”的;真正的中心,並不是“什麽”的邏格斯形式,乃是“誰”的生命關懷。也就是說,真正的關懷,心中眼中所看到的隻有“人”,隻有“誰”,而不是社會意識上的“什麽意義”等之類的問題;如你是什麽人,你憑什麽說話,你有什麽權力來判斷事情等等
  
        經濟運作隻不過是一種“力量”,伴隨著“什麽”的問題而來。之所以是力量,因為它隻強調“分配”與再分配,而沒有實際的生產作用--或者說,一切的經濟生產都是最終為了“歸回再分配”的命運之中。這種命運,在哲學批評史上被稱為“物質生產原則”。但是聰明的人--也就是有生命關懷的人--必然曉得:經濟生產與生活生產,忙碌與勞動是不相同的。前者是社會性的,製度性的;但是後者卻是按著個人的基本性來從事生活需要的勞動。

         看透了經濟力量的運作原則,你就明白生命的意義。因為在生命中,隻有生產,沒有分配

         你有一塊錢,我也有一塊錢。如果按照經濟分配原則:你有的,就繼續在擁有。於是,你吃你的一塊錢,我吃我的一塊錢--這樣一來,我們的身上永遠隻剩下一塊錢來過活。

         但是按著生命生產的原則:世界上沒有你和我,隻有“我們”,因為我們都是以“我”來觀照出另外一個的“我”。所以隻要將你的一塊錢和我的一塊錢“放在一起”(也就是名曰“生產”),“我們”所需用的,就不再是個人的一塊錢,乃是兩塊錢。兩塊錢能夠買到的東西,總比一塊錢的多。而且如果吃不飽,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頭腦來創造更多的樂趣來代替肚子餓的時候所斤斤計較的“惱恨”。

        這並不是天真的想法。因為我們很多人實際上有這樣的現實經驗:當我們投入工作的時候,或者以最好的朋友分享今天自己所得的時候,我們的確是可以忘記吃飯的--那時候我們的精力代替了需要,我們的分享代替了生活。這不就是反映了一個生命的製高點:我們能夠在心靈滿足的情況下,超越一般生活的自然規律來提升自己的精神素養嗎?那時候的我們,隻有分享而忘記了生活的自然規律,隻有充沛著的精力而失去了“心理需要”的分擔嗎?再看看當四川大地震的時候,我們不是可以在一夜之間動員所有人的精力來搶救嗎?難道這不就是生命的製高點了嗎?

        但是這種製高點原本就存在於人的心靈之內,隻不過被社會所異化罷了。於是,這種製高點隻不過是基本的,也是作為人類生命優越的基礎而言。但是我所談論的,是在製高點中的更高層次,那就是認識生命,認識真理。

        如果人類的思想是在靜默中誕生的,而不是在表現中張揚的--那麽哲學的製高點,也就是在靜默中誕生的。為什麽呢?因為靜默本身就是人類心靈的生命力。這種靜默並不是靜態的,乃是活潑充滿功效的。所謂的功效就是:他在安靜中能夠洞察先機;能夠在安靜中領悟到自己的生命開端。更深的是,他如果能夠能夠真正地“不斷地領悟”,他將會感受到:領悟不僅僅是精神方麵的,也是物質層麵的--它必然在自己的精神領域中找到自己的物質需要。那時候,即使身上有一百萬,他也隻用一塊錢買飯都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歸宿。為什麽呢?因為他的精神再也不是依靠著自己的物質能力來支撐,而是靠著他自己的領悟力來表達自己的生活形態

        在社會中我們沒有生活,隻有生態;但是隻有在靜默中的領悟力才讓他找到自己的“原始生活”。所謂的原始並不在乎時代性,乃是在乎心靈的洞察力。在這種洞察力裏,每一種的呼吸都是一種新生--因為他充滿了自己的心聲。這種新生讓他具有審美的能力,以便從審美中享受自己的“能力生活”。正如栽在溪水旁的樹木不斷地飲用溪水來澆灌自己的果子一樣。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談談哲學的製高點
  • 批評與封閉--談談文學與個人,還有自由與生命
  • 來來去去都是一樣
  • 再談另一種的生活學
  • 我們的知識,我們的生活--談談另一種地生活學
  • 所有跟帖: 

    不知你是如何給哲學下定義的? -彩雲舒- 給 彩雲舒 發送悄悄話 彩雲舒 的博客首頁 (310 bytes) () 01/09/2010 postreply 07:52: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