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空無”?回答是:無法定義。空無是存在,是時間?傳統習慣性思維方式需要科學式的定義,沒有定義似乎就無法思考了。而定義思維適用於探索存在者,對探索存在則完全不適用。如果你問什麽是存在?什麽是時間?回答隻能是:無法定義,因為它們不是什麽,不是固定的“什麽”。存在存在,時間時間。
存在存在,時間時間。存在是名詞嗎?不是。存在是動詞。時間是名詞嗎?不是,時間是動詞。傳統思維方式不習慣動的思維,所以難以進入關於存在和時間的本源思考。存在是動詞,也就是說存在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存在者。因此要追尋存在的意義,必須以“動”來理解“動”。時間就是這樣的一種以“動”來理解“動”的視閾。時間性的綻出就是生存的出離自身。時間性就是生存,生存也是時間性。它們是存在的不同“觀察角度”。
時間性綻出,存在存在出來。出離自身是理解空無、時間和存在的鑰匙。
回到空無。怎麽來理解空無?空無不能有空間,否則就是存在者了。空無有沒有時間呢?這就是探討存在(空無)有人提出要探討時間的起因。進一步說,如果不認識時間,或者其他可能的空無視域,怎麽可能回答空無是什麽的問題呢?
如果你說常德浩你侃了半天還是一片模糊,什麽定義也沒給,等於什麽也沒有說。我的回答是我的帖子本身就是一種“定義”,隻是這種定義方式非同於傳統定義,不容易把握。是故弄玄虛嗎?肯定不是。不過,你不能理解的話,這樣想也未必不可。隻是思想的關鍵不在於證明自己正確,而在於弄清事實。你可以否定一切,但思想還是要前進的。在你真正開始這種前進的探索時,你可能才會理解我所作努力的來龍去脈。
順便提一下愛情。什麽是愛情?愛情就是去愛,是動詞。你無法定義愛情,你卻可以去愛。去愛是一個動作,但你無法在完成某一個愛的動作之後,就斷言說:“這就是愛情!”這種斷言隻能是偏見。不過這片並非講愛情。講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比思維結果更重要,你的看法、結論是怎麽出來的?這涉及思維方式和路向。立足不恰當的思維方式,看法和結論隻能是沙灘上的堡壘。我認為走廊的許多文章就是這種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