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的道德建立

來源: christian2007 2009-10-18 00:56: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481 bytes)


    所謂的智慧,就是通達;有智慧所擁有的道德意識並不是清規戒律,而是一種屬性道德中如果沒有智慧的尺度,就會變成規章和命令,從而變成傳統(權威)與製度(領導權)。但是看透生命的人,將不會建立傳統或製度;因為他從生命中“看通”人並不是一種身份或等級,而是一種意識,一種種類。於是,智慧中的道德屬性,就是將人當作人看待,而不是根據身份或等級來衡量。傳統賦予人身份與權力,而智慧賦予人生命的尺度和意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實就是一種沒有生命力和智慧的無機化合物因為它是建立在由“機製”所操縱的各種結構和傳統的形態之中。社會作為一種綜合體,它是由不同關係的人群所分門別類起來的“層次架構”:如都市結構,行政結構,人格結構等等。但是在智慧中並沒有結構之分,所以人總是人;總是按照“素質”來觀看(而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基本屬性。例如如果有一個人在各種批評話語中隻會說“你也不是在社會之中”等這類無意義的辯論,像這種在所批評的語言模式中隻會站在社會常識,社會習慣或社會邏輯的語言結構的立場上來“挖苦”別人的思維模式,就能揭曉這個人內心所存的僅僅是現實性,而非人性--因為他所使用的話語形式都是按照社會的軌道跑,也就是從社會經驗中“隨機地”選擇對他有利的話語形式來進行刁難式的對話;而不是來自於內心有智慧的洞察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清心洞察力”的人,它的精神與物質表現都透過他的社會語言結構而凝聚在他自己的經驗形式當中,從而表明了他隻是現實社會的奴隸。為了能夠更好地揭示智慧與現實之間的不同種類,就有必要說明人的情感與意誌是如何為他自己的欲望或利益來塑造一定的社會模式。

 

(一)

 

建立社會,就意味著人在群體中為自己建立“一套”秩序,也就是群體中的每一個人都為著自己建立“一種”秩序。這段話中,說“意味著”就反映了人的支配心裏,而說“也就是”就反映了人的內在動機或行為表現。前者將自己的謀略也就是思想形式的各種內在特征的層次“轉化”成象征意義上的一套秩序;而後者就是將自己的“有關內涵素質”演繹成一種秩序。既是轉化,靠的是猶如誘惑,欺瞞,恐嚇,強製等手段來達到;既是演繹,靠的是猶如美化的宣言,認同,通知,協商,合作等意義來呈現。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在自己所轉化的秩序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資本,但在自己的演繹中注入了自己的意誌資本。人們一般所謂的人格,儀態,態度,名分等等社會意義就說明了從個人的情感資本到群體的情感資本的轉化過程;同樣,一般所謂的製度,關係,知識,現實性,現代性,大眾文化,權力,權利,自由等社會聯係就說明了從個人的意誌資本到群體的情感資本的演繹過程。人必須將自己的情感轉化,才能讓社會自身擁有自己的“一套”秩序;同樣,人必須將自己的意誌演繹,才能讓社會本身變成“一種”秩序。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情感變成群體的道德意義上的情感“關係”;而人的意誌升華成象征意義上的意誌理念。於是道德意義上的以及象征意義上的,兩股勢力“組合”成為社會的共同機製與共同權威。孔子所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人在一起就必須分工--這是社會之嚴格秩序的來源,也可算是社會威嚴的根基。既然構成了社會具有的共同機製或共同權威,人獨有的創造力--如隱喻,符號建構,關係類比等--就為了群體的意誌資本和情感資本而服務。然而在人的創造力表現過程中,不一定會按照意誌或情感的“正常規律”來表現社會秩序--因為不同的人可以說不同的話語--於是由情感資本或意誌資本所“引導”出來的社會秩序,不論是經過轉化或通過演繹,雖然在形式上有必要的關係,但是在表現上就未必有規律。所以,我們不能夠按照“原初”意誌資本與情感資本的直線發展模式,來了解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建構出來的社會機製和社會權威了

 

(二)


    道德的意義就是為了建立--
也就是揭示--生命的全部奧秘。能夠建立起完美與完整的“道德看透”,意味著他不僅僅懂得,也尊重生命的奧秘所反映(不僅僅是表現形式)出來的各種形象。然而由於群體的利益所致,道德現代化所表現出來的多元傾向,嚴重遠離了由生命中的智慧形態所“流露”出來的道德屬性;因為一切的多元化都是建立在反權威的意義上--可是多元本身就是一種權威;這種權威的病根在於我們隻為某部分的特殊群體建立起不同意義的利益關係所致。道德雖然是為了人類的益處,但是人類的益處首先不是表現在個人的需要或某部分的群體利益之形式當中。道德所麵對的語境,並不是各種現實的各種狀況,而是每個人行為背後不為人所知的“動機”--這也就是為什麽社會道德建立在每個人的社會心理或社會意識之上--然而不同人的社會意識往往會影響社會道德的標準與方向。於是當由“人”來控製道德標準與方向時,道德會沉淪到個別群體的權力之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人無法超越由自身的需要所引發的利益心理之衝動與恐懼,來看透生命之間的自然關係時,就會無法從內心深處活出(不僅表現出)生命意義上的道德屬性。也就是說,不了解生命,就無法活出靈性的美學每一種道德屬性都是為著人的靈性而來的。

作為一種概念,從邏輯或定義上來說,生命本身是抽象的。因為動物也有生命--但是人不應當被定義為“具有動物的屬性”。由此看出,生命之間也有層次之分;但僅僅局限在“自然種類”上才有意義。但是對人而言,生命本身並不是一種層次的關係;人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不是動物的生命--這是一個重要的標記,也是起著關鍵作用的“分野”。隻有自然的種類不同,才有“分類”的必要。如果連“人”都要按著種類來劃分的話,這就是人的自私與偏見所致。於是由智慧所建立起來的道德屬性的起頭,就是要內心深處“承認”自己的偏見與自私。於是道德的準則,或是智慧的根源,就是要謹慎自己所比較,所分類的。例如進化論的道德錯誤就在於將生物學上的統一形式當作不同的時空關係的進化結果,從而一方麵將不同物種的關係進行毫無差別的層次意義,另一方麵又將毫無差別的物種層次“演繹”為不同種族意義的邏輯結論。也就是說,進化論的最大謬論就是混淆了生物種類與道德種族的層次關係。將種類與種族混為一談,必然在思想上引發不同相對意義的言談說教。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智慧中的道德建立
  • 智慧中的道德建立
  • 真正的哲學之我見
  • 真正的智慧--反駁那些看我不順眼的網友(完結篇)
  • 真正的智慧:反駁某些看我不順眼的網友(續集)
  • 所有跟帖: 

    我不是在建立,乃是針對社會標準而“解構” -christian2007- 給 christian2007 發送悄悄話 christian200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8/2009 postreply 23:49: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