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主要係共產主義同反共主義兩個陣營,爭地盤而打。

本文內容已被 [ Glider ] 在 2009-09-05 10:29:4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這條維基百科對朝鮮戰爭的解釋太概括了:“朝鮮戰爭,主要係共產主義同反共主義兩個陣營,爭地盤而打。”

現在那個社會主義陣營早沒有了,越來越多的民族色彩被加注進去了。

朝鮮戰爭影響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朝鮮半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在內的十幾萬(很保守的算法)中國人民誌願軍軍人陣亡於朝鮮半島,同時錯過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時機。。。台灣島上的中華民國政府透過韓戰取得大量美援,得以進一步鞏固其統治基礎,間接的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發起軍事行動的成本。因此,部分歷史學者也將韓戰戲稱為蔣介石的西安事變。

蘇聯

蘇聯是最大的贏家,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衝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麵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韓戰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蘇,起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奠定日本之後成為經濟強國的基礎。同時,由於美國對日本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的依賴,不得不重新啟用戰前日本國內各行業的領導者。很多二戰戰犯都相繼復出,重新扮演日本政商各界的重要角色。使得日本在戰後走上了與同樣是戰敗國的德國不盡相同的道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造成了現今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盛行。

中華民國

對當時退守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韓戰的爆發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係,日後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即是基於韓戰的影響。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阻止了解放軍渡海攻台的企圖,同時戰俘歸台大大鼓舞了國軍士氣,亦為國民黨反攻大陸製造有利機會。郭廷以稱韓戰為:「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挽救了中國國民黨的危局。

所有跟帖: 

學習了,謝謝 :) -原來如此說- 給 原來如此說 發送悄悄話 原來如此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09 postreply 20:13: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