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說法,天女散花 (4)

本文內容已被 [ NianCaoXi ] 在 2009-09-01 06:55:5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維摩詰居士:“用任何語言讚美大乘菩薩道的人開導度化眾生的功德也不足夠啊。”

說到這裏,維摩詰居士對在座的菩薩說:“各位仁者,請你們說說什麽是不二的菩薩法門吧。”

法自在菩薩說:“生與死,本來沒有生也就沒有死。”

德守菩薩說:“我與我的,如果沒有我存在,那麽我的一切都不存在。”

不眨眼菩薩說:“受與不受,如果不受就什麽都沒有,不取也不舍。”

德頂菩薩說:“垢與淨,如果知道垢的實相是什麽都沒有,那麽也就知道淨其實也不存在。”

善宿菩薩說:“動於念,不動就沒有念,沒有念自然就沒有分別。”

善眼菩薩說:“一相與無相,一相就是無相,兩者沒有分別。”

妙臂菩薩說:“菩薩心與聲聞心,觀心相如同空幻,也就沒有菩薩心和聲聞心了。”

弗沙菩薩說:“善與不善,心念不生善念,也不生不善的念,自然明白兩者都是沒有的。”

師子菩薩說:“罪與福,知道罪的本性其實與福是一回事兒,用金剛智慧,滅掉這兩個概念,既沒有有意去掉這兩種概念,也沒有執著這兩種概念。”

師子意菩薩說:“有漏與無漏,是兩種概念。不起有漏與不漏的分別,而且既沒有執著在有區別也沒有執著在無區別。”

淨解菩薩:“有為與無為,離開這兩種概念,既沒有有為,也沒有無為,清靜智慧沒有阻礙。”

那羅延菩薩:“世間與出世間,出世間就是世間,不出也不入。”

現見菩薩:“盡與不盡,盡就是不盡,無盡相就是空,空也就沒有盡和無盡。”

普守菩薩:“我與無我,我尚且不存在,無我就更不存在了。見到世界本性就知道沒有我和無我的兩麵。”

電眼菩薩:“明與無明,無明的本質就是明,明的概念也要丟棄,達到兩者合一的境界。”

喜見菩薩:“色與色空,色就是空,不是色滅掉了變成空,色本身就是空。受、想、行、識都是同樣的,識是空,不是因為識丟掉了成空,識的本質就是空。”

明相菩薩說:“地火水風四種種性與空性,地火水風本是空性。好比過去是空的,未來是空的,那麽現在也就是空的。”

妙意菩薩:“眼與色,眼看色,不貪、不怒、不癡,就叫寂滅。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都是同樣道理。這樣保持,就能達到不二法門。”

無盡意菩薩:“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與回向一切智性,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就是回向一切智性,能明白這兩者的概念其實就是一個,從二種分別的概念進入到一種無分別的狀態。”

深慧菩薩:“空,無相,無作,空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無作,就沒有心意識。任何其中一個都能進入不二法門。”

寂根菩薩:“佛、法、眾,佛就是法,法就是眾,這三個都無相等同寂空。”

心無礙菩薩:“身與身滅,身就是身滅,為什麽呢?本沒有身,哪裏來的身滅呢?身與身滅是等同的。看到沒有身和身滅也不產生恐慌和畏懼,能入不二法門。”

上善菩薩:“身、口、意三業不造業,不起意。”

福田菩薩:“福行,罪行,不動行,三行其實為空。不從這三行起意。

華嚴菩薩:“從我而升起的兩種分別,見到我的本性,不會升起‘我’的分別。不執著於‘我’的分別心,心意識自然就消失了。”

德藏菩薩:“有所得與無所得,有所得就是有分別心,若沒有有所得的意識,就沒有取舍而入不二法門。”

月上菩薩:“暗與明,沒有暗也就不會有明,明就是暗,暗就是明。能等同明和暗,就入不二法門。”

寶印手菩薩:“涅磐與世間,喜歡涅磐不喜歡留在世間,這就是有分別的心,如果不追求涅磐的喜樂,不厭倦世間的煩惱,就沒有分別的概念。例如有捆綁,才會有解脫。如果沒有捆綁,哪裏需要解脫呢?沒有捆綁沒有解脫,沒有喜歡沒有厭煩。”

珠頂王菩薩:“正道與邪道,真正在正道的人,沒有正與邪的分別心念,拋開正與邪的概念,可以進入不二法門。”

樂實菩薩:“真實與不真實,能見實相而知道實相並非相,何況不是真實的相呢?肉眼能看見的都不是真實的,慧眼才能看到。既看見了也什麽都沒看見,這就是不二法門。”

維摩詰居士見菩薩各說己見,就問文殊菩薩:“菩薩,你認為什麽是不二法門呢?”

文殊菩薩:“如果按照我的意思,一切佛法不能用嘴說,不能用文字寫,既不能問,也不能答。這就是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說完之後反問摩詰居士:“居士,你認為什麽是不二法門?”

維摩詰居士沉默不答。

文殊菩薩點頭說:“善哉,善哉,沒有文字語言,就是不二法門。”當時在場的五千位菩薩馬上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這個時候舍利弗心裏想:“快到中午了,這麽多菩薩眾人,吃飯的問題怎麽解決呀。”

維摩詰居士立即感應到舍利弗在想吃飯的事情,就開口說道:“佛講解脫,仁者聽到之後接受奉行,怎麽能在這裏聽菩薩說法的時候心裏想著吃飯的事情呢?稍微等一下,一會兒讓你嚐嚐你從來沒吃過的東西。”

維摩詰居士說完就進入三昧境地,使神通,向大家展示出一個上方世界,越過四十條恒河沙一般數量的國土,有一佛國,名叫眾香國,國中有一位佛名叫香積。這個國家的香氣,跟十方諸世界的人間天界香氣相比天下第一。這個國家沒有聲聞辟支佛這樣的稱號,隻有清靜中的大菩薩在聽佛說法。這個世界的樓閣是用香做的,佛經經過亭台園林,滿處都是香味。那裏的人吃香,周圍十方無量世界都能聞到那裏的香氣。這個時候香積佛與菩薩們正在吃飯,有眾多天神名叫香嚴正在供養佛,這些天神都有正等正覺的心。

維摩詰居士問在座的菩薩:“在座的仁者,你們誰能上去替大家拿飯過來啊?”各位菩薩都以文殊菩薩馬首是瞻,全部沉默不語。

維摩詰居士就斥責說:“你們這麽多人沒有一個人上去,不覺得慚愧嗎?”文殊菩薩立即發話:“佛教導我們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初學者。”

於是維摩詰居士就不再講話,不離開座位,對自己的化身說:“你去上界,穿過四十二條恒河沙一樣數量的世界,有一國叫眾香,有一佛叫香積,正在與眾菩薩坐著吃飯。你到那裏這樣說:維摩詰向世尊舉手行禮了,向世尊致以無限的問候。世尊的生活還好嗎,有疾病有煩惱嗎?身體健康嗎?希望能將世尊及各位菩薩沒有吃完的飯食,拿去娑婆世界廣施法事,用這樣的小戲法弘揚大道。也讓世尊我佛的名聲傳播廣大。”

維摩詰居士的化身聽到之後,就升到上方國界,在座的各位菩薩都能看到化身上去了眾香佛國,拜見如來,向如來行禮。就聽到化身對佛說:“維摩詰向世尊舉手行禮了,向世尊致以無限的問候。世尊的生活還好嗎,有疾病有煩惱嗎?身體健康嗎?希望能將世尊及各位菩薩沒有吃完的飯食,拿去娑婆世界廣施法事,用這樣的小戲法弘揚大道。也讓世尊我佛的名聲傳播廣大。”

眾香國的大士們見到維摩詰居士的化身,都吃驚極了。全都問香積佛:“這個上人是怎麽來的啊,娑婆世界在哪裏啊,什麽小戲法啊。”

佛說:“下方四十二條恒河沙一樣數量的世界的地方,有一方世界名叫娑婆世界,有一佛名叫釋迦牟尼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正在那個五濁惡世傳播佛法。那裏有一位菩薩名叫維摩詰,得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正在為眾菩薩說法。現在派化身來我這裏,稱讚我們的佛國,稱讚我的名號,為那邊的眾位菩薩增添功德。”

眾香國的一位菩薩問道:“維摩詰是什麽人啊能派他的化身來到我佛的國土,功德威力如此廣大。”

佛說:“確實威力廣大啊,十方世界,他都能派化身去廣施佛事,利益眾生啊。”這時香積佛就拿一個眾香國的缽盛滿眾香國的飯,遞給維摩詰居士的化身。

眾香國九百萬菩薩都起身向佛請求一起去看看:“我們都想跟隨化身去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看望維摩詰等各位菩薩。”

香積佛點頭同意:“你們要把身上的香氣收斂起來,不要讓娑婆世界的人被香氣所迷惑。也要將自己的身形變化起來,不要讓娑婆世界的人見到你們的身形美麗而感覺自卑。你們去到那裏,不要有輕視的心,十方世界都是虛空的,那裏的諸位菩薩為了方便教化大眾施展一些小戲法,沒有全部展現那裏的清靜國土。”

等佛說完,化身菩薩和九百萬眾香國菩薩,借助佛的神威和維摩詰的神力,在眾香國土忽然消失,眨巴眼功夫,就出現在維摩詰居士的房間。

化身菩薩將滿缽香飯遞給維摩詰居士,不隻毗耶離城,三千大千世界都彌漫著飯的香氣。毗耶離城的居士們聞到這種香味,身心舒暢,讚歎從來沒聞到過這種香氣。

這時長者的領頭,帶領八萬四千人來到維摩詰居士的房間。這八萬四千人看到在座有這麽多菩薩,還有這麽多高廣的師子座,就全部退立一邊。地神,虛空神,欲界色界諸位天人聞到香氣全部來到維摩詰居士的房間。

維摩詰居士對著舍利弗大聲說:“各位仁者可以用餐了。這是如來甘露味,大悲所熏蒸的飯。不要用有限度的意識心食用,不然不能消化。”

這時候聽見有人小小聲說:“這飯這麽少,我們這麽多人每個人都要吃飯。怎麽夠呢。”化身菩薩聽見了就大聲說:“不要以聲聞的小德小智來衡量佛的無量福德智慧。四海有枯竭的時候,這個飯沒有吃完的時候。假如讓所有人吃,每人的飯量如同須彌山,吃一個劫數的時間,這碗飯也不能吃完。為什麽呢?這碗飯是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的人沒有吃完的飯。永遠也不能吃完。”

於是大家吃飯,全體都吃飽了之後,那碗飯還是那麽多。諸位菩薩,天人,聲聞羅漢等,吃過這飯的一切人等,身心感覺安定快樂,如同進入莊嚴菩薩境界一般。每個人的毛孔都散發出香氣,跟眾香國的香樹一樣香。

維摩詰居士問眾香國的菩薩:“香積佛在眾香國如何說法?”

眾香菩薩:“我國如來不用文字書法,用眾香國的香氣讓眾香國天人保持戒律,各位菩薩坐在樹下聞到眾香國香氣,就得到德藏三昧。得到德藏三昧的菩薩,功德已經圓滿。現在你們釋迦牟尼世尊用什麽說法呢?”

維摩詰居士:“這個國土的大眾剛強不易被調伏,我佛釋迦牟尼用強硬的方法調伏大眾。講地獄報應,報畜牲,惡鬼,做不善事有做不善事的果報,說不善話有說不善話的果報,生不善的念頭有不善念頭的果報,殺生有殺生的果報,盜竊掠奪有盜竊掠奪的果報,欺詐有欺詐的果報,口是心非有口是心非的果報,說兩麵話有兩麵話的果報,不講信義有不講信義的果報,貪婪嫉妒有貪婪嫉妒的果報,嗔恨惱怒有嗔恨惱怒的果報,邪見有邪見的果報,吝嗇有吝嗇的果報,毀戒有毀戒的果報,懈怠有懈怠的果報,心念散亂有心念散亂的果報,愚笨癡迷有愚笨癡迷的果報。講什麽是持戒,什麽是犯戒,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是障礙,什麽不是障礙,什麽是有罪,什麽是無罪,什麽是幹淨,什麽是汙垢,什麽是有漏,什麽是無漏,什麽是正道,什麽是邪道,什麽是有為,什麽是無為,什麽是世間,什麽是涅磐。”

維摩詰居士繼續說:“難教化的人如同猿猴,心念動蕩不停。所以佛用各種方法教導世人駕馭自己的心意,調伏自己的心識。對於剛強難調化的人就用痛苦的果報教育他。讓他們走入正道。”

眾香國菩薩都感歎的說:“我們真是沒有聽說過呀。你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隱藏無量自在神力,不避貧苦宣揚佛法,你們這些菩薩,以大慈大悲的心,不畏懼煩惱勞作的來到在這個世界,教導世人。”

維摩詰居士:“你們說的對啊,這個世界的菩薩具備堅固的慈悲心。他們利益眾生的功德,要遠遠超過他方國土的菩薩呀。為什麽呢?這個世界有十善,他方世界是沒有的。用布施幫助貧窮;以淨戒對應毀禁;以忍辱對應嗔恚;以精進對應懈怠;以禪定製約亂意;以智慧製約愚癡;演說除難法度化身處八難的人;用大乘法度化小乘的人;以各種善根勸解無德的人;常以四攝成就眾生;這就是十善。”

眾香國菩薩:“這個世界的人修持大乘佛法,要成就幾種方法才能離開汙濁往生淨土呢?”

維摩詰居士:“需要成就八法就能離開汙濁往生淨土。是哪八法?充分利益眾生不求回報;代一切眾生承受諸多煩惱;將自己所做所有功德盡數回向眾生;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如同尊重聖賢,看待一切菩薩如同看待佛;即便對從沒有聽說過的佛經也深信不疑;不與聲聞小乘道相抵觸;不嫉妒別人所受的供養,不炫耀自己的功德;常思自己的過錯,不議論別人的過錯,以恒心修行積累功德。”

在維摩詰居士和文殊菩薩說法的時候,在場的百千天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庵羅樹園說法,佛弟子們忽然發現園子變大了,放出金色,就驚奇的問佛發生了什麽事情,佛說,維摩詰和文殊菩薩那些人要過來了,這是先兆。

這邊維摩詰居士對文殊菩薩說:“我們可以過去向佛行禮,供養佛了。”文殊菩薩就點頭說:“善哉,走吧,現在正是時候。”

維摩詰居士用神力將房間裏的眾人等連同師子座,托在右掌,移送到佛所在的庵羅樹園。落地後,維摩詰居士向佛行禮,右繞佛七圈之後,兩手合掌站立一旁。緊接著,菩薩,天王,各大弟子等都離開座位,向佛行禮,繞佛七圈,站立一旁。世尊問候大家,讓大家就座。大家都坐下了,等著聽佛教導。

佛對舍利弗說:“你見到大菩薩的神力了吧!”

舍利弗:“我算見到了。”

佛:“你有什麽看法?”

舍利弗:“不可思議,我完全想不到,猜測不到啊!”

阿難問佛:“我聞到了很香的香味,從來沒聞過這樣的香味。這是什麽香啊”(阿難是佛的弟弟。隨佛出家修行。)

佛告訴阿難:“這香氣是從那些菩薩的毛孔發出的。”

舍利弗在一邊悄悄的拉拉阿難的胳膊:“我身上也有這樣的香氣啊!”阿難不解的問:“發生什麽事兒啦,你們毛孔都能散發這種香氣?”

舍利弗:“是維摩詰居士從眾香國取來的香飯,凡吃了這個香飯的,毛孔都散發出香氣。”

阿難就問維摩詰居士:“居士,這種香氣能保持多久啊!”維摩詰居士:“等到飯消化了。”

阿難:“多久飯才能消化呢?”

維摩詰居士:“普通人要等七天七夜。修持聲聞法的人沒入正道前吃了這個飯,入了正道就消化了。已經入了正道的修持聲聞法的人,得心解脫,飯就消化了。還沒有發大乘心的吃了,等發了大乘心就消化了。發了大乘心的吃了這個飯,得無生忍就消化了。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吃了飯,等到下一生補處(下一個來生修佛道)就消化了。好比仙藥給有病痛的人吃了,病好了,藥力自然消退了。這個飯就是類似仙藥一般,滅除一切煩惱的毒之後自然就消失了。”

阿難對世尊說:“世尊,從沒聽說過這樣的事呀。香飯還能做佛事。”

世尊說:“就是,就是,有的佛用光明做佛事,有的佛用大菩薩做佛事,有的佛用化身做佛事,有的佛用菩提樹做佛事,有的佛用衣服用具做佛事,有的佛用飯食做佛事,有的佛用園林樓台做佛事,有的佛用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做佛事,有的佛以佛身做佛事,有的佛用虛空做佛事,眾生應隨緣修持。”

佛繼續說:“有佛用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做佛事,有佛用音、聲、語言、文字做佛事,還有佛用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做佛事。阿難啊,諸佛會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做佛事。”

佛說:“阿難,世有四種魔,八萬四千種煩惱,佛就從四種魔道,八萬四千種煩惱開始做佛事。菩薩見到清靜國土,不覺得歡喜也不貪求,見到不清靜國土,不覺得憂愁也不躲避。諸位佛生清淨心歡喜心,更是從來沒有。諸佛如來功德都是平等沒有區別的,顯示的佛國不同,是為了做佛事的方便。你見到有不同的佛國,但你能見到不同的虛空嗎?你能看見不同佛的色身,但你能見到佛有不同的智慧嗎?”

佛說:“諸佛用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各個佛國佛法都是等同沒有分別的。所以叫為三藐三佛陀(智慧),所以叫多陀阿伽度(如來),所以叫為佛陀(覺悟)。我如果詳細的講給你,恐怕在你的劫壽裏都不能聽完呀。假設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跟你阿難一樣博聞第一,劫壽全部加起來的時間,也是聽不完的。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智大慧)沒有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阿難對佛說:“世尊,我今後再也不敢說我博聞天下第一了。”佛對阿難說:“不要退卻,你強聞博記第一是指在聲聞這個層次裏的,不包括那些菩薩。用普通的智力來推測菩薩的境界,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呀!一切海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測量呀。阿難,你且放下我們關於菩薩的話題,今天維摩詰所顯示的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經曆百千劫,盡力變化也不能做到。”

這時候在場的眾香國菩薩都合掌對佛說:“世尊,我們剛來這個佛國,認為這個佛國很低等,我們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不對,感覺慚愧。諸佛為了做佛事的方便,才將佛國顯現成不同的樣子。”

佛說:“你們這樣就對了。”

眾香國菩薩:“請佛傳我們一點佛法,我們帶回眾香佛國,感念如來的教化。”

佛繼續說:“有盡無盡解脫法門,你們應該學學。什麽是有盡?就是有為法。什麽是無盡?就是無為法。成就菩薩的人,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怎樣是不盡有為?就是不離大慈,不舍大悲。深發一切智心,不疏忽忘記。教化眾生,始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想著順行。心智常安住,方便大眾回向大眾。求法不鬆懈,說法不吝悋。殷勤供養諸佛,出生入死豪不畏懼。榮無喜辱無憂。不輕視新學者,尊敬新學者如同敬佛。讓墮入煩惱的人脫離煩惱。不躲避熱鬧繁華世間。不認為自己的快樂是快樂,別人的快樂才是快樂。把禪定的舒適境界當成地獄,把出生入死當成樂園。對請求幫助的把自己當成善知識。用智慧的思想舍棄一切世間的東西。看人犯錯要想著去救護。對待眾生如同自己的父母。視同道品如自己的家人。起善心做善事的時候沒有區別沒有條件。能夠把一切都布施出去。能用別人的方法成就自己的佛事。行為、語言、思想都是善的,不說不善的話不做不善的事也沒有不善的思想。聽講佛法不知疲倦。幫助眾生使他們解脫。清心寡欲,懂得知足,不逃避世間。隨俗但不破壞威儀。對佛法要點記憶不忘。根據眾生的資質,解除眾生對佛法的疑惑。說法被大眾樂於接受。以大乘佛法開導眾生。這就叫不盡有為。”

佛繼續說:“什麽叫不住無為?就是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雖然看到一切是無常,可是對於行善去惡卻不厭倦。不畏生死之苦,以度眾生為目的。

雖然能觀成無我,沒有我也沒有人,沒有說法者也沒有聽法者,但是仍然不厭倦教化眾生,沒有退轉的心理。雖然曉得一切法空,入於涅槃而不會永遠住在涅槃中,會跳出涅槃清淨而做事作人。

雖然明白諸行無常的道理,能遠離一切世間所作所為,可是身心仍然在修,在做一切善法。雖然明白本來無所歸,但還是以善法為歸趣。雖然知道一切生生不已,本來無生,但是願意起心動念,挑負一切利益眾生的擔子。

雖然已經證到無漏之果(凡夫都在漏中,向外放逸),有本事斷漏,而不斷。雖然明白一切所行皆是空,但是能在空中挑起這個擔子,教化眾生。明知道空,而仍然發大悲心。了解真正佛法隻有一乘,所以不走小乘的路子。明知世間一切法是虛幻的,不實在的,沒有人我,沒有主宰,本來無相,但是在自己所發的大願沒有完成之前,不斷地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福德的菩薩道。這就叫菩薩不住無為。”

佛繼續說:“因為菩薩道具足了智慧的成就,所以仍然無止盡地修有為法,為善。菩薩修持圓滿本願的緣故,有大慈大悲不住無為,不盡有為。菩薩需要集合各種修法,所以不住無為。要隨緣傳授法門,所以不盡有為。因為知道眾生有各種不同的病痛煩惱,所以菩薩自己不住無為空境,為了替眾生治病,所以不盡有為。

很多正士菩薩已經在修這個法門,這個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就是有盡無盡解脫法門,你們諸位菩薩應該要學的。”

來自眾香國的菩薩們,聽了佛這一段話,皆大歡喜,以各種花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來供養佛,供養佛所說的法,供養所有的菩薩。然後向佛頂禮,讚歎了一番。說完了,他們又忽然消失,回眾香國去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