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百年孤獨》馬爾克斯領走了1982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三年後作家又奉獻給世人一部非常之作。《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起源於一個驚鴻一瞥而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愛意從少年直到老年。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個日日夜夜,每一天馬爾克斯都用密密紮紮的愛情描寫填實了空間,非常的了不起。
老年的阿裏薩和費爾米納,安安靜靜地在午後喝茶,在床上親熱。這戀情好像河流,過了愛情的猜忌,婚姻的暗礁,160; 達到了入海前完美的寧靜。少年和老年終於像兩個括號一樣連成圓圈。
160;
如果說 “愛情”表現了現代人的普遍焦慮,於生存意義和價值關懷的虛無導致了困惑和失望,愛的本質就趨於模糊。而在馬爾克斯的筆下,愛是作為一種明確的事實,它構成了人生的挑戰,使得生命的含義變得明朗而清晰。愛情是千真萬確的現實, 幸福是可能的。
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在五十年的跨度中,充滿渴望、挫折、不幸很歡樂。如一部愛情的教科書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既不屬於過去,也不屬於未來。如同霍亂對人類的侵襲,160; 愛情本身就是是對常規的僭越,對一切世俗偏見的背離,對幻想的摒棄,對當下真實的追尋。
馬爾克斯說,婦女能支撐世界而男人們隻知一味推倒曆史。幸運的費爾米納便成為小說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阿裏薩和烏爾比諾都是在第一次見麵時就愛上了她。在阿裏薩狂熱的激情席卷之下,費爾米納也狂熱起來。兩人沒能結合的原因:或許緣自費爾米納熱情冷卻之後的一種遠距離靜觀、或許緣自人性的弱點、或世俗的誘惑……
隻有鴿子知道我有多麽愛你
在半個世紀的漫長光陰裏,阿裏薩一麵為費爾納米保留心中的愛情聖地,一麵卻是不斷獵豔的混亂生活。阿裏薩在數不清的女性肉體上尋找和迷失,她們有的來去匆匆,有的艱難遲緩,有的曇花一現,有的曆久彌新,有的湮沒在無聊的生活中,有的卻將他從無聊的生活中救出來。對阿裏薩來說,那個難以實現的愛情並非牢籠,愛就像霍亂一般,它突如其來地緊緊抓住你,然後又突然的放手。
《霍亂時期的愛情》表現了阿裏薩對愛的狂熱,也表現了費爾米納和烏爾比諾的夫妻之情。馬爾克斯認為 “夫妻生活的症結在於學會控製反感。”“男女雙方的結合,是一件極其難以處理的事情,它必須從最初的時刻天天開始,而且必須在有生之年天天如此。”這是一種有收斂的愛情,要想讓它細水長流,就必須做出時時的努力。所以當她絕望已極地喊道:“難道你沒有發現我不幸福嗎?”160;他不動聲色,用一句話就把他那種不可忍受的智慧的重負架到了她的肩上:“請你永遠記住,一樁好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固。”在烏爾比諾死後,費爾米納才領悟到,幸福其實更多產生於穩定。是所有細微的感受,包括生活瑣事的爭吵,構成了幸福的基礎。這很微妙,維持幸福的重要元素是拴住兩個人的那些“不自由” 的東西。
顯然,阿裏薩和烏爾比諾所代表的是兩種有很大差距的愛情;前者是帶有幻想的激情;後者是來自世俗的理智。兩者之間,並未見作家有多少傾斜。
阿裏薩等待了五十一年,烏爾比諾終於死了,兩個老人遲暮的愛情是小心而脆弱的,兩人不斷地向前又退縮,直到最後,將所有置之度外,屬於阿裏薩的輪船升起了黑色的霍亂之旗,高揚著狂熱的,矢誌不渝的愛的頌歌漂向遠方。
於是我們讀到了世界文學中最為驚心動魄的場景之一: 當阿裏薩滿懷愛意地注視著他的女皇褪下內衣,眼前呈現的是幹癟的乳房,他溫柔地爬上費爾米納的身體,說:“費爾米納,我為你保留了處子之身。” 160;160;160; 兩位老人如患上“霍亂”一般的迷醉,他們走過了一切幻象,擺脫了生命中含混不清的常態,擺脫了過去與未來的困擾。經受了歲月的消磨、愛情的最高境界正是此種形而其上的永恒品格。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