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 之五
在街上呼嘯而過的惡霸流氓,容易識別,也容易躲開。而來自朋友加入烏合之眾時的反手一擊,卻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開的。倒不是說這一擊本身有多厲害,而是說這一擊,擊碎了自己的價值觀,一下子對自己產生了徹底的懷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一擊是致命的。
這一擊,是對友情的背叛,而不是對朋友的背叛。雖不是對朋友的背叛,卻是對朋友的遠去和疏離。
正是這種似背叛非背叛的困局,致使人相信了原本並不怎麽相信的東西,比如常常聽人感歎的“世情薄如紙”。那網上友情,又何嚐不是薄如紙呢?你用手蘸點口水,輕輕一點,這友情的薄紙就破了。而去掉了這層薄紙所展露出來的現實,卻會讓你對自己產生懷疑:難道是看人看錯了?結果也隻能是無奈而失望地接受現實:不,不知道。
當看到友情被摔在地上,又被踩碎碾爛之時,那一切都成了過去。而過去,必將成為將來的回憶。對過去,隻有遺憾,沒有悔恨。
作為朋友,曾經一起走過一段共同的路程,留下了若即若離的並排腳印,這就足夠了。
我不相信破鏡重圓的故事,而寧願吟唱覆水難收的挽歌。
僅以此文,向各位告別。
(全文完)
附錄:
《烏合之眾》 之一
有個外國人,叫勒龐。勒龐寫了一本書,叫《烏合之眾》。
書中,勒龐對個人在群體中的盲從心理作了如下剖析:
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群體的思想占據統治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而網絡語言暴力,正是明白無誤地表現出這樣的特征:盲從、情緒化、缺乏正常的判斷力。
這從一個側麵解釋了,為什麽那些生活中衣冠楚楚的謙謙君子,一到了網上,就變成了衣冠禽獸。
這也從一個側麵解釋了,為什麽那些網上才子佳人,平日裏吟詩賞曲,溫文爾雅,一遇有群眾暴力運動,就搖身一變而成暴民了。
(待續)
《烏合之眾》 之二
前麵說到,盲從、情緒化、缺乏正常的判斷力,是造成那些生活中衣冠楚楚的謙謙君子到了網上就變成了衣冠禽獸的部分原因,是造成那些溫文爾雅的網上才子佳人在遇有群眾暴力運動時搖身一變而成暴民的部分原因。
這顯然不是全部的原因,可能也不是根本原因。那麽,根本原因可能是什麽呢?
僅僅是情緒宣泄?在生活中,受了委屈無處發泄,就發泄到網上來了?就像那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婚前跪地求婚,婚後讓小媳婦跪地擦鞋?
還是原形畢露?本質上就是一個窮凶極惡之人,生活中戴上了假麵具,到了網上就原形畢露?就像那風度翩翩的英國紳士,公開場合為女士開門,回家關上門就打老婆?
還是網絡匿名製造成的?這種匿名製,把人性中惡的一麵加倍放大了出來?就像那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的德國納粹,不把劣等民族殺絕不罷休?
還是以上各點兼而有之?
這,顯然是一個需要大家共同思索的問題。
(待續)
有人混淆了普羅大眾與烏合之眾的區別
普羅大眾,是普天下的百姓。其利益,不相一致,甚至相互衝突;其想法,各式各樣,甚至相互衝突;等等
烏合之眾,是因某方麵的類似性而自願結成的鬆散聯盟,不具有長久性。烏合之眾,可以少則幾個人,多則幾十萬人。
有理說理哈
《烏合之眾》 之三
曾看過一段錄像,好像是在鏗鏘三人行節目中播放的。那是一個飯店的攝像頭拍下的監控錄像:
飯店裏,一群幹部模樣的人,在群毆一個男服務員。你一腳我一拳,直打得那個男人躺在地上不能動了。有個年輕女子,可能也是個服務員,走進攝像頭內,俯身托起了那個男服務員的頭。就在這時,身後的一個圍毆者,一腳踹上去,那個女的,竟好似一片樹葉般卷起又飄滾下去。這個踢人者,昂首挺胸轉了一個圈,向同伴們示意,得意之形溢於言表。似乎在宣示:他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了。
加入烏合之眾,竟有這樣的魅力?可能有魅力,也可能是大勢所趨。
比如單位分錢,不管這錢是怎麽來的,你如果拒絕參與,那別人還能拿那個錢嗎?不能。你不參與,就是對其他人利益的損害!結果就是,你把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狀態。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你與單位文化格格不入;在虛擬世界上,表現為你與論壇文化格格不入。你隻好孤守著自己的所謂人格,聊以自慰。
在網上,各種場麵,我見過不少。但往常,多是替別人遮點風擋下雨,對被圍攻者的感受無從了解。即便如此,也常常憐憫那些圍攻者的盲目、暴虐與無知。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一旦被視為異類,鎖定為攻擊目標,無論這個人做的什麽事情,那些人都能從中看出惡來,都可以汙言穢語潑將過去。比如,這個人曾看到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過馬路,向前扶了一把。攻擊者就能看出惡來:“這個人品德極差,不是看上了老太太的錢包就是想耍流氓。”另有一些人,攻擊並不這樣直接,但也同樣不可思議:“雷鋒叔叔早死了。他這樣做,目的確實十分可疑。”
不難想見,這些攻擊者,在自己家裏,可能也是孝順的兒子、體貼的女兒,可能也是稱職的丈夫、賢惠的妻子,可能也是尊貴的父親、慈愛的母親,但他們到了加入烏合之眾或試圖加入烏合之眾,一旦結幫成夥,怎麽就這樣不同了呢?這讓我想起了3K黨來。那些人,白天也是衣著光鮮,有著體麵地工作的;而晚上,仿佛是人成了鬼一般。
這是一種什麽文化?手上沾上“血”,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似乎從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加入這個烏合之眾的投名狀,竟也是手上沾血。正如潛規則所說的:
一起幹十件善事,可以成為朋友;但一起做一件惡事,卻可以引為知己!
(待續)
《烏合之眾》 之四
有著強烈是非觀念的德國納粹,曾進行過種族滅絕的屠殺;
嫉惡如仇的小將們,在十年動亂其間,曾將所有反動分子掀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
這些人都屬於烏合之眾之列嗎?顯然不是。其中挑頭的,有著明確的行為目的和攻擊對象,他們不屬於烏合之眾之列。但大多數其他的人,僅以簡單的是非作為判斷標準,表現出明顯的盲從、情緒化、缺乏正常的判斷力等特點,無疑是烏合之眾中的一員。
對於這類隻會做簡單價值判斷的人,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裏有過精彩的評論:“在人類的一切智能活動裏,沒有比做價值判斷更簡單的事了。假如你是隻公兔子,就有做出價值判斷的能力——大灰狼壞,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種事實說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為什麽特別熱愛價值的領域。倘若對自己做價值判斷,還要付出一些代價;對別人做價值判斷,那就太簡單、太舒服了。”
從十年動亂的情況來看,烏合之眾雖是盲從,但也不是完全無辜。在動亂期間受到迫害而自殺的人中,有的是因為受不了折磨,有的是因為受不了侮辱,還有一些,是因為眾叛親離。
有些人,是為自己活著的。但更多的人,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的,同時也是為家人活著的,也是為朋友活著的。迫於時勢,家人與自己劃清了界限,親情不再;朋友檢舉揭發、反目成仇,友情不再;由此,自己活著的意義已經不大,遂漸生前途渺茫之感,自殺就成了可選之項,就成了不與烏合之眾為伍的可選之項。可以說,來自家人和朋友的一擊,常常是最後的致命一擊。而這一擊,始之於家人和朋友加入或試圖加入烏合之眾的隊伍那一刻。
從某種意義上講,要愉快、健康、友善地生活,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朋友。
(待續)
《烏合之眾》 之五
所有跟帖:
•
有理說理哈
-經濟前景-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1:10:09
•
擊碎了你的價值觀?對你產生了徹底的懷疑?還是致命的?可憐可憐!
-村莊-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1:26:50
•
告別? NOOOOOOOOOOOOOOOOOO
-歉a歉-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1:51:43
•
回複:《烏合之眾》 之五
-彩雲舒-
♀
(164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1:55:10
•
為什麽要告別?!你離開了他人就不烏合了?!
-hairycat-
♀
(44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2:01:06
•
不要這樣嗎,額一直是支持你觀點的,難道不算數?
-紅豆豆-
♀
(386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2:36:17
•
確實,網上爭論不要意氣用事,爭論完了就應該放下。
-hairycat-
♀
(54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2:48:05
•
應該是這樣。阿呆今天有點矯(三聲)情!
-hairycat-
♀
(289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5:23:25
•
就是師母已呆也就是這位要離開走廊的老兄。
-hairycat-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6:37:38
•
照說我和這位也有交情。。。要走去哪兒呢?虛幻世界,什麽走不走的,心裏有就好~~
-珊瑚礁-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20:01:18
•
師母已呆兄好!不無傷感。保重!:)
-有言-
♂
(122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9:11:04
•
想起以前唱的送君歌。
-英二-
♂
(56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19:57:07
•
英二兄好。讚同您的觀點。各玩各的,朋友也如流水,來來去去:)
-有言-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20:01:48
•
這位好像有冤情,都逼得留遺言了。20年後還是一條好漢,等著你!
-栓子-
♂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21:51:07
•
樓上各位的回帖,均已看過,不一一回帖,在此一並謝過
-經濟前景-
♀
(955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22: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