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殤(16、東夷的來龍去脈)

第四節 東夷的來龍去脈

一、夷越淵源

東夷從哪裏來,是個值得玩味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搞清楚,東夷的“夷”是什麽意思?

“夷”的含義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解釋較有啟發。《越絕書》解釋勾踐《維甲令》“習之於夷”說“夷,海也”,說明夷有海的意思,海是平的,後世將夷引申為平,如“夷為平地”。因此,東夷即東海的意思,東海邊居住的民族叫做東夷。客觀地說,東夷是地名而非族名,單從“東夷”這兩個字看不出這個民族的來由。

前麵介紹過,中國人都是從東南亞北遷形成,從緬甸北遷的形成華羌和苗瑤,從越南北遷的形成百越,那麽東夷究竟屬華羌係還是百越係?

我們先來看史書記載,炎帝是傳說中第一支從西北遊牧到中原的羌族部落,那時候九黎族已經占據中原,東夷早在山東半島生根發芽,因此東夷不可能源自羌族。至於苗瑤,東夷從黃帝時代就和羌族聯盟共同對付黎苗(雖然出力較少),因此也不可能源自苗瑤。答案隻剩下一個——百越。

現在的研究表明,東夷文化確實源自百越。東夷文化的兩大特征:太陽崇拜和鳥崇拜,與百越毫無二致。商的圖騰是玄鳥,並自認玄鳥之後。百越的鳥崇拜還波及通古斯(滿族)和朝鮮半島,因此韓國人自認東夷之後,從鳥崇拜上講,還是有點譜的。

另外,山東古地名具有明顯的越語特征,說明東夷人說的是古越語。越人有三大發明(我評的):水稻、桑蠶和獨木舟。越人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獨木舟(可能還有筏)的民族,並發明出一些製作獨木舟的石器,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而大型有段石锛在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亦有出土,說明早在龍山文化之前,越人(或最起碼越文化)已進入山東半島。

其實單看地圖,也能比較出,應該是越人先到達山東半島。羌人從緬甸經四川北上陝西幾乎就是紅軍長征走的線路,艱險程度相信受過本朝教育的人都有“深刻體會”,而越人則從北部灣出發,一路沿著海岸線上行,旅途要輕鬆愉快得多。況且,如果越人是乘坐竹筏或獨木舟北上,比起羌人忍受著缺氧的煎熬翻雪山過草地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

對東夷源出百越唯一不利的證據是目前一種極為流行的觀點:龍山文化先民的Y染色體單倍型與半坡文化先民一樣,都是O3,說明今天漢族主體是龍山文化先民的後代。此觀點源於前年發表於《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但我不得不說,這一觀點是對那篇論文的過度解讀。原文中李輝等研究的是山西陶寺龍山文化先民的DNA。要知道,龍山文化的主體在山東,山西陶寺是龍山文化外圍的外圍。史前山東是東夷的居住地,而山西則是羌族的老巢,陶寺文化很可能是羌人學習東夷文化的結果,或羌人用東夷戰俘或奴隸建立起來的文化。如今,一大票好事者把這篇文章中陶寺先民的O3張冠李戴上升為龍山文化先民的單倍型是O3,這樣荒唐的事情居然被廣泛承認並到處宣講,不得不說是中國學術界對東夷問題的無知。

當然,即使東夷人的單倍型確屬O3也不能說明東夷就一定來自華羌係。百越本身並非一個民族而是一群民族,台灣原住民和良渚文化先民屬O1,而壯侗語係的核心單倍型則是O*和O2a,朝鮮半島和東部阿爾泰民族的特征型O2b顯然也是百越史前從東南亞帶去的。就此已知,百越包含O*、O1、O2a和O2b,再加一個O3也不奇怪。

二、東夷歸宿

東夷問題的焦點不在它的出處,而在它的去處。東夷最終融入華夏族,還是撤向朝鮮半島,這才是中韓曆史糾葛的症結所在。其實東夷民族的去處在史料上已經留下多條線索。

首先是先秦典籍對東夷反抗西周的記載,開始是東夷,後來變成東南夷,徐夷,淮夷,東夷的抵抗中心步步南移已經昭示東夷主力在南撤。另外,我們世代景仰的大禹不經意間留下更直接的證據。下麵來看看《史記8226;封禪書》的一段原文:

“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雲雲;帝嚳封泰山,禪雲雲;堯封泰山禪雲雲,舜封泰山,禪雲雲;禹封泰山,禪會稽……”

封禪根據張守節《 正義 》解釋:“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因此,《封禪書》裏的“雲雲”和“亭亭”實指泰山腳下的雲雲山(今新泰市樓德鎮南)和亭亭山(今泰安市區南20公裏處)。奇怪的是大禹的封禪:“禹封泰山,禪會稽”,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會稽山在今日浙江紹興,與泰山相隔千裏,大禹的封禪之地怎會相距如此之遙?

大禹不僅在會稽祭地,死後還葬在會稽,至今大禹陵依然是紹興的一大名勝,這件事連範文瀾都覺得詭異:遍尋古史,並無大禹在百越活動的記載,為何死後會葬在百越?其實答案很簡單,大禹時代的會稽山就在泰山腳下,是東夷的活動中心。當時羌夷聯盟,會稽自然也是大禹的主要活動地之一。大禹治水成功,在會稽山論功行賞,大禹還經常在會稽召開部落首領會議,一次防風氏來遲,被大禹斬首,此事至今被學者視為大禹獨斷專行的證據。

現代有人認為,禹在世時已為啟繼位積攢力量,我認為此說謬也。大禹葬在會稽,本身就是強烈的傳位東夷的訊號,中國人最講究祭祀祖先,如果大禹想讓自己兒子繼位,哪裏敢葬在東夷?羌夷破裂後,東夷南撤,不僅將部落遷至百越,甚至將大禹陵也帶著跑,大禹陵最終被安置在紹興,陵所在地依然命名為會稽。我以前一直對紹興這個小地方能出產那麽多大師級的人物感到好奇,如今想來,紹興在曆史上匯集著東夷、百越和華夏三族的精英。晉衣冠南渡,南逃的士大夫主要積聚在健康和會稽,王羲之等就在會稽曲水流觴作下《蘭亭序》。如此強大的人文底蘊,出幾個大師有什麽好驚訝呢?

東夷將地名帶著跑似乎是一種傳統。商周之際,東夷的中心是奄(山東曲阜)和薄姑(山東博興東南),周初東夷叛亂,奄和薄姑被周公滅,齊封於營丘(薄姑的中心),魯封於奄。奄和薄姑的部分遺民南撤至吳地又建立起淹君城和蒲姑大塚。

從上麵的敘述可以看出,東夷是源於百越,歸於百越。東夷敗落後至少主體上是南撤,而非渡海至朝鮮半島。這一點恐怕韓國人要失望了。

三、朝鮮文化的來源

韓國人自稱東夷的後代,並非一點譜都沒有的事情。

朝鮮和日本都是居於北方的南方民族,吃米飯而非麵食,生活習慣與越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在此不一一贅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索。

朝鮮史前文化有兩個階段,一是距今三千年前的有文土器文化,二是始於三千年前的無文土器文化,後者是和水稻種植一起傳人朝鮮半島的,並一舉奠定朝鮮人南方文化的特征。那麽這一文化究竟是誰傳入的呢?

距今三千年前恰好是商周交替和周初東夷大叛亂的時期,東夷敗退很可能一小部分遺民渡海逃到朝鮮半島帶入稻米文化。當然這隻是猜測。不管怎樣,東夷的主力應該是留在山東華化或南撤百越。如果韓國人想證明他們是東夷正宗的後裔,現在的證據遠不夠充分,畢竟大禹是“封泰山,禪會稽”而非“禪平壤”。除非有一天證實山東龍山文化的先民基因型屬O2b,那曆史真得要重寫,不過依個人推測,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四、甲骨文之謎

甲骨文重見天日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目前共發現十五萬片甲骨,4500個單字。蹊蹺的是,經中國數代頂級古文學者的不懈努力,迄今僅破解三分之一。而甲骨文以後的西周文字並不存在識別困難,這件怪事透露出一個難以啟齒的事實:甲骨文與先秦的大篆記載的可能並非同一種語言。如果甲骨文與篆字就像篆字和隸書那樣一脈相承僅僅是字形的差異,斷不至如此艱澀難辨。三分之二的甲骨文之所以無法辨識,是因為它們根本沒有流傳下去。

現在我們知道,商和周是不同民族建立的兩個王朝。商源出東夷,甲骨文是商的文字,記錄的自然是夷語。華夏族本無文字,攻滅商紂建立周朝後,將殷商遺老集中在都城,教華夏貴族及其子弟們識字。殷商的4500個文字裏,有2000個是象形、指事或羌夷共同語,被西周繼承下去,而其它夷語特有而在羌語裏沒有對應的文字,就此失傳。因此先秦文字大多象形指事,秦以後才逐漸發展出大量的形聲和會意字。

夷語隨著夷族的潰散早已滅絕,甲骨文中尚未破譯的數千文字,也許會像消失的夷語那樣成為永久的難解之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