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遊記之一---淘波(三)

來源: 清溢 2009-06-07 06:24:2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1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清溢 ] 在 2009-06-11 12:31:5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上次寫了淘波的水,這次寫淘波的地熱溫泉。)

淘波和羅托魯亞(新西蘭北島的另一個旅遊熱點)一帶,地熱資源極為豐富。就像在西安,仿佛到處都可以撿到古董一樣,在這一地區,空氣中隨時會飄來騰騰熱氣和刺鼻的硫磺味,迷了路都感覺得到。第一次帶孩子去羅托魯亞,剛接近城時小家夥就叫“嗯,誰放了個悶屁?”在眾多的地熱景觀區中,最獨特的,我認為是懷娥塔浦(Wai-O-Tapu,毛利語,聖水之意。注:毛利人為新西蘭原住民)。

遊覽該處,要趕早。因為景區內有一名叫“娜克絲少女(Lady Knox Geyser)”的間歇噴泉,她與美國黃石公園裏的“忠誠者”類似,每天上午10:15分“準時”噴發。從不起眼的泡泡,到比肩的花束,直至20多米高的藍天白練(頗像新西蘭這幾年的物價,看漲。而股市又像這收尾的噴泉,看跌。哈,題外話了。),整個噴發過程持續45分鍾,場麵蔚然。

關於娜克絲間歇噴泉的來曆,流傳著一個故事。1901年,新西蘭在懷娥塔浦建立了第一座開放式監獄,意在改造那些輕型罪犯。犯人們清理灌木,栽種樹木之餘,常去某處洗衣服。洗衣時濺起的肥皂水流進了一個泉眼,在催化作用下,泉水噴發而出,就這樣發現了這個間歇噴泉。兩年後,新西蘭總督的女兒Knox看訪了這座監獄,於是,人們就用她的名字命名這個間歇噴泉以做紀念。雖然成了公主了,但“娜克絲”脾氣不改,還像個頑皮的小女孩,不給糖就不唱歌。所以,每天上午10:15分的“準時”噴發其實都是在添加了洗衣粉以後的結果。看來,忠誠也是有條件的。

(圖十三---帶奶的淋浴水打開了,先生------“娜克絲少女”間歇噴泉)

離噴泉不遠,有一個巨大的火山泥漿池(Mud Pool)。池內泥漿有的濃黑,有的淺灰,不停地冒著一圈一圈像雞蛋樣的泡泡。有時,泥漿會突然跳離池麵而形成奇特的圖案,惹得一些攝影愛好者甘願為此等上幾小時來捕捉那美麗的一瞬。看著這熱熱糊糊一堆淤泥,我的腦子也成了一團漿糊:女士們還用得著花大錢去買火山泥?拿個桶來鏟它一桶帶回去,半輩子也用不完啦。而它本身黑黑的,皺皺的像爛棗,往臉上一抹,臉就變得白白的,水蜜桃似的了?莫不是胡青牛的老弟胡吹牛在賣藥吧。

(圖十四---加蛋的美容霜調好了,小姐------火山泥漿池)

在我看來,最吸引人的,既不是美乳液,也不是美人霜,而是景區內的“香檳池(Champagne)”和“藝術家的調色板(Artist Pallete)”。

香檳池是一個直徑約65米,深60米的三色大塘。塘口上麵的地表層是灰白色,塘口周邊淺水部分的地層為橘黃或橙紅色,而塘中深水部分呈墨綠色。由於池水的顏色與香檳酒瓶的顏色接近,而池內水溫很高(池底水溫260度,池表73度),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從池底上升,在水麵形成許多泡泡,就像開香檳酒冒出的氣泡一樣,所以取名“香檳池”。“香檳池”不僅色澤濃豔,也終日雲霧繚繞。風過處,一不小心,厚濕的蒸汽會頓時將身體團團裹住,來一回和衣桑拿。

(圖十五---剛開的香檳,誰嚐第一口?---“香檳池”近看)


(圖十六---姹紫嫣紅---“香檳池”遠眺)

和她那感情熾烈,性格奔放的妹妹相比,姐姐“藝術家的調色板”則溫柔細膩,一身淡裝。這個五彩池很淺,水涼涼滑滑的,紅、黃、藍、綠各種顏色點綴其中,素雅協調,宛如春天少婦,悄問夫君:“畫眉深淺入時無?”實際上,這個池塘是由富含礦物質的燙水從緊挨在身邊的“香檳池”溢出,經過冷卻和長期積澱後而形成了“藝術家的調色板”。“香檳池”和“五彩池”相互毗鄰,動靜相合,濃淡相映,是懷娥塔浦的中心景區。至於魔鬼浴池,那刺鼻的氣味,轟轟的怪響和又深又黑的大窟窿,會使得剛離開姐妹倆的你覺得天堂和地獄,不過一步之遙。遊區內,還有許多獨特的景點,象彩虹橋,翡翠湖等,限於時間和篇幅,就不介紹了。

(圖十七---鵝黃嫩綠---“藝術家的調色板”全景)


(圖十八---赤橙黃綠藍靛紫---“香檳池”和“藝術家的調色板”全貌)

地熱在新西蘭,作為景觀,被用在了旅遊業上,而作為再生性能源,就用在了日常生活中和工業上。淘波和羅托魯亞許多家庭的熱水係統,就是通過將管道埋入地下,利用地熱來加熱的。不少的賓館旅社,都提供帶有溫泉的房間。而毛利人幾百年前就用地熱來燜食物了(叫做“Hangi”)---他們在地熱溫度很高的地方挖個洞,將肉類、大米等放入,煨幾個小時,然後食用。這使我想起小時候,冬天上學放學,街上飄蕩的烤紅薯的焦香,可想而知,食品味道不錯,所以在有些地方,至今還在使用。在工業上,新西蘭人於1958年,在距淘波8公裏的懷爾拉奇峽穀(新西蘭最大的地熱帶),建起了一座地熱發電廠。該電廠總裝機容量181兆瓦,年發電量近15億度(相當於二十萬戶居民一年用電的總和),是當時世界上第二大地熱發電廠。發電廠一年四季,雲山霧罩,巨大的輸送管道,背襯藍天、肩托白雲,七拐八折,撒腿遠伸,場麵壯觀,自成一景。好則好已,卻導致周圍的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離電廠兩公裏、本來寂靜的一片穀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突然下陷,然後也開始吞雲吐霧;而峽穀中原有的一些間歇噴泉,則相繼提前退休了。更可惜的是,峽穀裏原有一長約60公分,寬約30公分的洞,從中冒出的可燃氣體直衝雲霄,據說20公裏外都可一睹雄姿,電廠建成後,底氣不足,逐萌歸隱之意,終於忍不住在1987年遁跡。也難怪,五十幾口深井,三百六十五天,終日不斷地把高溫高壓的水和氣從地下吸出,如此釜底抽薪,焉能不滅?

(圖十九---略識廬山真麵目---懷爾拉奇地熱發電廠一瞥)

一般講來,有地熱的地方就有溫泉。淘波和羅托魯亞的溫泉大致分三種:

(一)商業公共溫泉。這種場所須付費,一般有多個、多種溫泉池和供孩子們玩耍的螺旋水道,也提供按摩一類服務。以羅托魯亞的波裏尼西亞溫浴中心(Polynesian Spa)為例(淘波溫浴中心供孩子們遊玩的設施多,但羅托魯亞的溫泉質量在新西蘭絕對第一,所以選它作代表)。該中心的溫泉池分豪華室、按摩室、單間、大遊泳池(25米長,15米寬)和5至6個溫度不一、水質不同的露天池。露天池麵向大湖,環境雅致,分硫磺和小蘇打型兩種。硫磺泉呈弱酸性,水質泛白,對皮膚病有療效;蘇打泉(好像如此,不敢百分之百肯定)呈弱堿性,水質發暗,泡澡時(尤其是在高溫池)會有針刺感,可治療風濕和關節炎。在羅托魯亞工作時,我曾多次在溫度最高的池裏享用(當地人可買便宜的月票,20多元,一個月內任意使用),46度,坐下去兩分鍾就汗流滿麵,五分鍾下來,骨頭都酥了。難怪說它是炸龍蝦(Frying Lobster)。這種溫泉,優點是簡單、方便,缺點是人多,要米米。

(圖二十---泡小池,想大池---羅托魯亞波裏尼西亞溫浴中心)

(二)免費公共溫泉。這是一種為大家所知,但基本無人管理的溫泉,或在山裏,或在一些湖中小島上。有趣的是,新西蘭在東西海邊沙灘上也各有一處免費溫泉---Hot Water Beach。低潮時,找準位置,挖個沙坑,一會在海裏衝衝浪,一會在坑裏和和沙,時冷時熱,戀人似的。有一回,我們幾個人來到羅托魯亞附近的某個湖邊,每人租了隻皮劃艇(Kayak),浪花中嬉笑追逐,劃到了湖心島。島上有一著名的溫泉,於是大家麵對湖水,擺上酒菜,拌些陽光,泡湯。這種溫泉的一大好處就是白吃,但條件是須有白吃的本錢,比方說有水上飄的本錢。

(三)免費“私人”溫泉。這裏的“私”,指的是使用權的“私”而不是所有權的“私”。在淘波和羅托魯亞一帶的山裏和島上,有許多溫泉。有些大家知道,還有些很少人、甚至沒人知道。或許某天郊遊時,不小心掉溪裏了,就順勢遊回泳,卻意外發現某一處的水是熱的。也不聲張,記下周邊環境特征,在心裏開本私房存折。等到哪天興趣來了,就邀幾個朋友,憑記憶車尋故地,找大自然貼現。在羅托魯亞工作時,一同事邀哥幾個去他那兒帶餐聚會(Portluck)。晚飯後,說要領我們去一神秘地方。哄上車後,開出城大約二十多分鍾,停在黑燈瞎火一溪邊。脫了褲子下吧,嗯,水還真溫(大概三十五六度)。這是第一次野外夜泡溫泉。周圍夏蟲竊竊,頭頂繁星浩浩,便來了興致,手把手地指著星空,講了些天上的故事(不吹牛,天空中八十八個星座,認得一半;故吹牛:天上的事,曉得一半。)。像這樣瀟灑浪漫地泡溫泉,的確美,可不足的是信息不對稱,你知我不知。

三種溫泉,去得最多的還是第一種。不過,林大鳥雜,時有意外。

有一次泡溫泉,來了群“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的遊客(即韓國人。失敬了。但一想起一哥們用這句話來學韓國人講話的腔調---“前”字發音很重,也拖得很長,後麵那些字發音又輕又快,就忍俊不禁。猜下一句是什麽?“後------軲轆不轉前軲轆轉”。還不把人笑死或是氣死!)。其中一位中年男人入池後不久,就開始左手擦胸,右手搓背。原以為他隻是撓一撓,哪知不停。想學周伯通啊?也得分場合啊。忍不住,逗句話:“去淋------浴室抹香皂吧”。知道他聽不懂,就起身換到別的池去了。

再說件有趣的。一天,在大遊泳池裏泡澡,看見池對麵過道上,有一高一矮兩個人兒。矮個兒體型錯落有致,無疑是個美人胚子。高個呢,體型不明顯,但舉手投足,極其優美自然。隻見二人風擺柳腰、雲挪蓮步,翹指輕撫,低眉淺笑,就這麽飄然而來,又款款而去。直把池中的哥幾個看得目瞪口呆,麵麵相覷,半晌也沒反應過來,隻是相對咧嘴傻笑,由衷讚美:WOW!這一生中難得的驚豔,使我到現在為止,還是沒弄清伊人孰男孰女,是人是妖。但應該不會與快男超女同屆,至少是他(她)們的學長。

如此眾多的溫泉和豐富的地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據毛利人的傳說,古時候,一位大神看到此處荒涼貧瘠,為庇護他們就栽了一棵巨樹。也許大仙在吃早茶的時候,叫了個左撇子打雜,故而靈驗了麻將高手的名言:神仙怕左手。反正,神仙失算了。巨樹不知怎麽傾倒了,眾多的樹杈、旁枝將大地戳了無數個窟窿,地下水於是翻滾而出。那最大的一個洞,水滿後狀如大神身披的鬥篷,故叫淘波(Taupo,毛利語,鬥篷的意思)。剩下大小不一的眼,不是冒氣(地熱),就是冒泡(溫泉。侃一句,希望沒有冒傻),至今不息。

當然,上述學說,沒有本子可對。那麽,有本子可對的地理成因是什麽呢?根據地殼板塊構造理論,新西蘭(包括淘波)位於太平洋板塊和澳大利亞板塊的結合部。在新西蘭南島,兩大板塊相向碰撞,造成了雄偉的南阿爾卑斯山脈。而在新西蘭北島,由於太平洋板塊鍥入澳大利亞板塊的底下,部分熾熱的地幔熔漿被擠壓向上,從地殼的薄弱部分衝出,由南向北形成了羅佩瑚(Ruepahu)-淘波(Taupo)-羅托魯亞(Rotorua)火山地熱帶。淘波地區,曾多次火山爆發,而最近的一次,發生在公元186年。據說,那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發---9次威力無比的爆炸,在短短的幾分鍾內,就將麵積達30平方公裏的岩石、熔漿和有毒氣體,以每小時900公裏的速度,噴射到高達50公裏的上空。蘑菇雲遮天蔽日,以至於中國人和羅馬人都記載了他們那兒天空變暗這一事件(我咋就不知道呢?是趙本山在忽悠呢,還是我把曆史課本忘在教室了呢?)。爆炸後,留下一個周長193公裏,麵積616平方公裏(與新加坡大小相當),深159米的火山口(Crater)。天長日久,形成了美麗的淘波湖。

靠近南極洲的一次火山爆發,使遠隔重洋的北半球的中國和羅馬都受到了影響,威力之大,真的不敢想象。人類在自然麵前,還是繈褓中的嬰兒。現在的淘波湖,看起來是靜若處子,但不要忘了,她內心深處倔著呢。不信,你試著在湖裏狗刨一下。遊著遊著,你也許會突然感覺水溫變熱了。為什麽呢?因為淘波湖坐在火盆上啊。所以,人不可貌相。別看妹妹冰清玉潔、溫柔如水,發起脾氣來,腳盆都掀得翻。不是嗎,十年前,羅佩瑚的一個噴嚏,已經叫人喘喘不安了,如果哪天,淘波湖也象李宇春一樣,吼兩嗓子,那還不嚇得人打尿噤?

(圖二十一---妹妹是徘徊在哥哥你屋頂的一朵雲---羅佩瑚火山95年爆發之一)


(圖二十二---白雪娃娃,粉紅妹妹---羅佩瑚火山95年爆發之二)

所有跟帖: 

還是不怎麽會貼圖。上傳後文字排版就亂了,讀起來費勁,見諒。 -清溢- 給 清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7/2009 postreply 06:48:33

哇,震撼性的好圖。圖象您用的是什麽軟件?簡單的說吧,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395 bytes) () 06/07/2009 postreply 13:29:58

多謝多謝。看起來我是根本不會貼圖。 -清溢- 給 清溢 發送悄悄話 (239 bytes) () 06/08/2009 postreply 02:00:54

現在知道為什麽出現這些情況了...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373 bytes) () 06/08/2009 postreply 09:32:38

謝謝。下次學著試一試。 -清溢- 給 清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8/2009 postreply 23:14: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