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師閑聊,談到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是Johann Pachelbel的Canon in D Major 和巴赫的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實在很喜歡《卡農》(Canon),而且是百聽不厭,各種樂器演奏的都愛聽。每一次這首曲子都能讓自己體會到一種和諧,純潔以及永恒的感覺,天堂仿佛觸手可及。一段簡單的旋律不斷地重複,可是並不讓人覺得單調無味。重複而且呈螺旋形上升的旋律讓人覺得心兒如同長了翅膀似的,脫離身軀的束縛,穿過雲霄,直達天庭。琢磨著這麽有規律且harmonic 的旋律,樂譜一定是非常工整對稱。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聽這首曲子的,隻一下就被深深吸引。
/>
《耶穌,是我們仰望的喜悅》(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是我喜歡的另一首曲子。無論是身處順境亦或是困境,這首曲子總能帶給我安慰與平安。
最後笑著和老師說希望在自己的葬禮上能演奏這二首自己心愛的樂曲。不過,年輕輕就想自己的葬禮,實在有背於孔老夫子“ 未知生 ,焉知死 ”的訓誨。可是能在自己生命的重要階段有這二首樂曲陪伴不折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出生時不能隨己所願選擇,可是自己的葬禮總可以提前安排吧,不是嗎,嗬嗬,~_~。不太喜歡中式葬禮,哭哭啼啼象場鬧劇。在世上的最後一幕應該是充滿平靜和歡樂,不希望親人朋友為自己的離開感到悲傷, 相反替我感到欣慰。因為對自己來說,到那時不再有眼淚,也不再有悲哀和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其實沒好意思對老師提的是有一天希望能在自己的婚禮上演奏這兩首曲子(長笛和豎琴是絕佳的搭配)。還沒找到第三首,曾經有人希望是舒伯特的“聖母頌”,不過講這話的人已經有了合胃口的人了 ;-)。
網上資料
卡農(canon)
是一種音樂曲譜技法,和賦格一樣是複調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對位法的模仿技法。卡農同時也指以此種技法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
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在卡農中,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以後模仿的是答句。根據各聲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為同度卡農,五度卡農,四度卡農等;根據間隔的時間長短,可分為一小節卡農,兩小節卡農等;此外還有伴奏卡農,轉位卡農,逆行卡農,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
1. 卡農(canon)起源於意大利與法國,約出現於十三、十四世紀。
2. 卡農的名稱最早作“caccia”,古法語作“canon”,故一般認為其稱謂來源於古法語,意思是“依靠”。(此說存疑,維基英文版的相關詞條說古法語的“canon”意為“learned”--博學的,學術的) (這一古法語的“canon”從語源上說來自於德文的“kanon”,意為“規律、法則”,因此一般認為卡農的原意為“規則”。)
3. 卡農曲在十五世紀上半期至十六世紀中期(尼德蘭樂派(Netherland School)時期)迎來了它的黃金歲月
今天我們最熟悉的卡農作品乃是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也稱作《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重複達二十八次之多。這段音樂雖然不斷回旋往複,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感覺動聽悅耳。
耶穌,是我們仰望的喜悅》(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源自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清唱劇《心、口、行為》(the cantata Herz und Mund und Tat und Leben,BWV147)第十樂章。二十世紀初英國的女鋼琴家Myra Hess( 1890~1965)改編了這首聖詠曲為鋼琴小品,名為《耶穌,是我們仰望的喜悅》(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今天通常以慢速和虔誠音調在婚禮上演奏,和巴赫原譜所建議的截然不同。原譜要求的聲音是喇叭,雙簧管,弦樂器 和 低音鍵盤的聲音組成。 這首樂曲是巴赫在德國萊比錫的第一年寫成的,現在已成為巴赫不朽的作品之一。
附記:
老師說在他的葬禮上希望能安排演奏“Danny Boy”。問其緣由,答曰“can get more tears”。另一個原因是他是Half-Irish。從網上查到 DannyBoy 是由Frederick Weatherly寫的民謠改編,通常的曲調是選倫敦德裏小調。它常和愛爾蘭社團聯係起來。不過這首歌通常使我聯想到的是有關二次大戰影片中那些思鄉的士兵。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