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了斷書,累死了。上一些壇壇罐罐,反正是玩物喪誌。女士們都去研究旗袍了。男士們來研究一下瓷器。我這是紙上談兵,有找人鑒定的請繞道。
龍紋瓷器上最常見的紋飾, 龍是中國遠古時代氏族的圖騰,後成為皇權的象征。皇帝以真龍天子自居, 所用器具上充滿了龍紋, 而民間禁止使用。傳說龍是四靈之一,能上天入海,翻雲覆雨,常與祥雲、波濤組成龍雲紋和龍濤紋。 龍還喜歡寶珠,所以有二龍戲珠,龍趕珠等圖案。瓷器上的龍紋可分為三個時期:
戰國到五代為早期,唐以前多采取堆貼,捏塑,合範等手法製作立體形象的龍。裝飾在物器的流把,提梁和頸肩等部位。五代開始出現剖花的平麵龍形象。龍頭有角無須,上顎唇部微微凸起, 龍爪一般為三爪。
宋元為中期,采用刻花,印花, 剪紙貼花,堆塑和彩繪等手法, 龍作蛇身,頭有雙角,始有雙須, 多見三爪和四爪龍。磁州窯的白地黑花龍,張牙舞爪,威武凶猛。元代的龍,多為小頭細頸, 多呈飛天狀, 矯健有力。
明清為晚期,裝飾手法主要有,彩繪,刻劃花,印花等。龍頭有角,有須, 鬃發齊全。 官窯多家五爪龍。而明清各個朝代的龍也各具特色。時代特征明顯。可以作為斷代依據。明初的龍威武豪放有氣勢,唇上翻, 發上飄, 爪有力。或雲紋生動。明中期的龍柔美秀氣,上唇有兩短須,眼多做比目魚狀,嘴閉合。五爪呈輪形有遊動感。以成化,弘治為代表。明晚期的龍挺奮進之餘威,顯蒼老之衰態。龍嘴多張開, 毛發後飄。爪也擺脫輪形,鱗到萬曆時簡化為鋸齒形。到明末期的龍更是老態龍鍾, 長發下飄,瘦弱驢臉,毫無生氣。
清初順治的龍, 猶如重振生氣,雙眼圓睜,怒發前衝, 在龍濤紋中多一龍三現。大有統天之海之勢。康熙的龍威武雄壯, 就像武士出場。 雍正的像銀龍盤舞, 曲線優美。乾隆的龍鬃發, 須,角齊全。魚鱗,爪似雞爪, 顯威武而力量不足。由盛轉衰。嘉慶、道光以後, 龍紋或瘦弱無力,或肥胖懶散。一對龍須長而發卷,龍鱗始見斜網格點點狀。尾巴或禿, 或呈掃把狀。光緒,民國仿前朝的龍更是帶板無力, 雙眼無神。
瓷器鑒賞--龍紋
所有跟帖:
•
很不錯,沒想到旗袍話題那麽熱門,另外你下麵的暈機女
-淑女司令-
♀
(146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01:02
•
google一下暈機女你就可以找到一堆資料
-七彩神仙-
♂
(375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12:55
•
這下懂了,我們真土也。還是不習慣大家搞運動似的盯著誰誰一通鋪天蓋地的口水
-淑女司令-
♀
(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28:08
•
都是你們家的?
-無銀-
♀
(57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42:49
•
那要看是真的還是仿的
-七彩神仙-
♂
(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45:41
•
多半是紙了
-無銀-
♀
(24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53:22
•
連紙都省了, 直接拷貝轉貼的
-七彩神仙-
♂
(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1:05:11
•
要是人工也省了就是真神了ba ^_^
-無銀-
♀
(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1:33:10
•
都是您的收藏?
-algebera-
♀
(72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2:01:22
•
都是我想要收藏的
-七彩神仙-
♂
(4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2:18:59
•
中國的龍很威嚴,無親近感,覺得麽,高高在上的感覺
-lanyi-
♀
(90 bytes)
()
05/17/2009 postreply
0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