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下旬在網上連載完畢的《玄武門之變》已經由沈陽出版社出版,由出版社拍板的書名是《農曆六月初四:玄武門之變》。 柞裏子建議改“農曆”為“夏曆”,或者幹脆刪去“農曆”兩字。理由如次:“農曆”這說法其實欠妥。如果說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因其盛行於農業社會遂當稱之為“農曆”,如今在工業社會盛行的陽曆怎麽不稱之為“工曆”?使用“初幾”,已經反映出曆法的性質,增添“農曆”兩字,有些多餘。不過,柞裏子的建議未被采用。柞裏子對此沒什麽怨言,不是大作家,自然不能對出版社指手劃腳。如同以前發表的兩種曆史小說《孔子外傳》與《最後的刺客》一樣,依舊使用司馬非馬的筆名。副標題作:司馬非馬說古人之三。搞這麽個副標題,也是出版社的意思。柞裏子覺得有些累贅,不過,對於這一點,因有自知之明,幹脆就沒有表示不同意見。 總之,能出版成書,已經自我感覺良好了。柞裏子為人之庸俗與不足道,於此可見一斑。嘿嘿,別笑。咱就這麽猥瑣。 與前兩書的先出版後上網不同,《玄武門之變》是先在網上發表,後經出版社出版成書。采取這手法的目的,在於尋求一種鞭策的手段。一旦上網連載,總不好意思半途而廢吧?需要鞭策,固然因為時間與精力不足,也因為自律能力不高,除去把時間與精力用於為混飯吃而必須做的事情之外,依然別有他好,比如聊天、攝影、看球、逛街、遛公園等等,不一而足。這大約也是猥瑣者不能幸免的秉性,隻得照單收下。 眾所周知,曆史小說不是曆史文獻。二者的區別究竟何在?卻不易言之。曆史小說可以捏造情節,不錯。曆史文獻難道就都是真實的麽?顯然並非如此,除去無意的遺漏、錯錄,也有有意的掩飾與粉飾。如果曆史小說寫得嚴謹,就大事與大局而言,未嚐不可與曆史文獻等量齊觀。 柞裏子寫曆史小說的態度,至少自以為嚴謹。嚴謹的標準何在?曰:在於四。其一,重大的情節與人物,皆有所出。如果無從尋覓根據,也必然出自嚴密邏輯的推理。其二,絕不為迎合某種意識形態而有意篡改史冊的記載。其三,對於曆史文獻,采取既不盡信、不輕信,也不輕易否定的態度。其四,既無意於趨勢順勢、迎合潮流,也無意於標新立異、嘩眾取寵。 寫《孔子外傳》的態度如此,寫《最後的刺客》的態度如此,寫《玄武門之變》的態度亦複如此。
附上《玄武門之變》封麵照,謝謝各位網友的支持。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