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龍(石家莊)
每到“五四運動”紀念日,都會產生很多相關話題,這似乎形成了慣例。時間和角度不同,人們的詮釋也不同。比如,有政論者批評“五四”破壞憲政,有法學家稱學生火燒趙家樓違法,有學者指責“新文化運動”阻斷了傳統文化的延續。好在中國人對曆史的態度並不認真,明白有人翻舊賬大多是為了古為今用,至於“五四”最終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還是破壞了傳統文化的根基,站在自己的角度,完全可以信口去說。
用民主反專製,用啟蒙反傳統
作為近代史上的一個事件,“五四”能一直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本身很耐人尋味。以反帝開始,最終演繹成為一場“新文化運動”,其中涉及體製走向和社會文化變遷,直接或間接評述都在情理之中。隻是當越來越多的人用單一的心態解讀時,本來以“愛國運動”著稱的“五四”就變得千瘡百孔,甚至一無是處,其精神內核“民主”、“科學”也漸行漸遠。
90年前,學生遊行、火燒趙家樓和文化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沒有“新文化運動”,學生上街遊行也是必然。原因是“巴黎和會”把鴉片戰爭後的中國推到了被瓜分的邊緣,在經曆了甲午慘敗、庚子賠款後,唯“洋務”馬首是瞻的知識精英們終於知道了自己是一廂情願,雖然帝製已被推翻,卻沒讓中國人看到苦難的邊緣。國家沒有一套可行的治國方略,知識分子沒有精神寄托,普羅大眾沒有是非觀念,一切善惡都以金錢作為衡量標準,國粹派、洋務派、憲政派、軍國派你方唱罷我登場,致使中國進入了空前的絕望時期。
平心而論,一群學生遊行本不足以開啟一個新時代,寫血書也罷,燒房子也罷,也僅是個小範圍的學潮。關鍵是北洋政府的鎮壓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社會輿論一邊倒,使趙家樓的一把火升騰為反帝、反封建、反獨裁的熊熊大火。在很長一個時期,這把火被視為革命的象征。所以,“五四”被中國人定義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用民主反專製,用啟蒙反傳統,並一直占據著民族主義和政治道德的製高點。
中國的民族複興和文化創新之路仍然處於探索時期,盡管時光已過去近一個世紀,當年提出的問題至今尚無答案。但不管怎麽說,“五四”的確培養了一大批有抱負的人物,這些人廣泛散落在社會各個階層,既有李大釗那樣的優秀學者,也有汪精衛那樣的變節分子。
依然在探索科學與民主
這就是“五四”。各色人等都可以標舉其大旗,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口號下踐行自己的一套理論。也正是因為這樣,“五四”才是個永遠爭議的話題,而越是爭議,就越說明社會的複雜性,由此反襯出“五四”在今天存在的價值——它有時像一麵鏡子,折射出的影像足以使人明辨是非,讓許多現代版的李大釗、汪精衛越來越清晰。
站在利益角度看曆史,往往不如旁觀者看得清楚。英國學者米德在所著的《痛苦的革命》一書中認為,“五四運動”對中國的意義不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它影響了此後中國的社會氛圍和政治情緒。這一論述很客觀,比起中國某些學者的高論經得起推敲,理由是那時候倡導的“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並未過時,在整個20世紀都是以此為基點,為中國鋪就了一條理想之路。但這“理想”還沒有到觸手可及的程度,不但封建的“官本位”陰魂沒有散盡,“科學”的要義在權力和金錢麵前微不足道。
陳獨秀在《新青年》開卷第一篇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這聲音如洪鍾大呂,穿過90年的時光仍然餘音嫋嫋,它透出了一個能產生嚴複、梁啟超、胡適、魯迅等思想家的時代特質,注定了“五四”將成為一種精神。
人們紀念“五四”,是因為進入全球化的中國更需要擺脫蒙昧,社會文化更需要創新,政治文明更需要進步。或說,中國社會任何時候達不到當年的理想值,“五四”就會時刻承載起這個民族的記憶。
作者是中國媒體人
ZT 中國仍然需要“五四精神”● 王龍(石家莊)
所有跟帖:
• “五四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卑加愚昧 -主任工程師- ♂ (79 bytes) () 05/04/2009 postreply 22:06:10
• 反思應該的,畢竟90年了。不過,這麽說,苛責前人了吧:) -有言- ♂ (0 bytes) () 05/04/2009 postreply 23:27:04
• 回複:“五四精神”在哪裡? -吮露鶴- ♀ (644 bytes) () 05/05/2009 postreply 20:02:41
• “五四精神”當然不隻是愛國主義,不過,她是第一要素:) -有言- ♂ (0 bytes) () 05/06/2009 postreply 02:14:43
• 健君批評變來變去,理解也支持:) -有言- ♂ (274 bytes) () 05/06/2009 postreply 03:08:54
• 回複:“五四精神”與愛國主義 -吮露鶴- ♀ (320 bytes) () 05/06/2009 postreply 19: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