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麵包2(可笑的悲憫)

來源: christian2007 2009-04-04 06:23: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436 bytes)
如果愛情=相信。那麽我們不可能有真愛,因為我們基本上不可能完全相信人。
如果每個人在生活中隻有靠著[手段]來過活的話,我們也不可能有愛情――因為我們已經在自己的感情中[付出了自己的手段]來遊戲人間。


  理性和感性,這兩個名詞已經被現實的有心人所濫用了。因為他們永遠隻是和隻能用他們自己的現實性來定奪理性或感性的基本素質。他們對理性的要求,其實就是他們對自身的現實性的要求;而他們對感性的執著,就是他們對自身的個人性的執著――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現實性決定了他們自身的理性素質;而他們的個人性決定了他們自身的感性執著――將以上所說的“素質程序”配合起來就會發現到:他們所謂的理性要求和感性執著,說到底就是[現實的個人性,以及個人的現實性]。從這個意義上來推論,如果他們的理性要求和感性執著,遇上了超越於他們現實個人性以及個人現實性之上的思想者時,他們僅僅希望[這位思想者]能夠按著他們的現實性或個人性來與他們溝通他們不希望他們所麵對的思想者[隻是批評]他們的軟弱:諸如說他們是動物,不切實際,亂搞男女關係等等“低級字眼”。換句話說,他們理性要求中的現實個人性,以及感性執著中的個人現實性,[已經無意識地]決定思想者的品位和其素質。於是如果他們所遇見的思想者如果不能按照他們的[素質程序]來現實地與他們溝通的話,他們就會神經質地嘲笑:這位思想者=斷了線的(神)經病;正如在思想者的[語氣領會]中激動地諷刺:現實人=無能的低級者--結果雙方隻好用自己的[所謂境界]來彼此嘲笑對方的[封閉的觀點];一切的爭論就從這種[封閉的觀點]的實在意義及其邏輯形式來展開互相攻擊。然而就在這種相互攻擊中,到底誰比較有素質和涵養,可以很明顯地反映出來。理由很簡單:如果思想者的批評借著現實人的語言遊戲方式來分析他們的基本心態時,現實人就會緊張兮兮地[反彈到]說:思想者是在玩弄文字遊戲,思想者在兜圈子,不敢麵對現實;同樣的,如果現實人僅僅是靠著[現實的硬道理]來諷刺思想者所謂的超越意境的話,思想者也會由於借著他們的現實語言遊戲背後的人性醜陋來大肆批評他們對自身[隨意扭曲自身意識]的各種個人化手段。――從此無論如何地有理性,思想者和現實人的彼此評論最後還是[沉淪到]一種被稱之為[純屬個人觀點]的現實裁判中。因為在評論中,我和你們都[跟屁蟲地]相信現實在我們身上的強製力量――就是這種強製力量導致了我們語言的暴力形式,以至於成為語言遊戲規則中的[猴子角色]:在那裏跳來跳去閃避對方的[語言攻擊]。
  既然我們都無可避免地沉淪到各種形式的現實裁判中,那麽我對你們的現實批評就成為了你們對我的現實貧乏的心理攻擊:一種基於你們自身的現實激情來維護你們自身的現實性-個人性,以至於徹底否認我在現實中對你們的人性揭露――因為你們的現實性和個人性已經為你們的現實人性修好了一座心靈的堡壘(猶如希臘人在希臘城邦裏麵生活和思考一樣),所以當我攻擊你們的人性要害時,就會避開人性的醜陋,而[立刻跳進]諸如每個人的觀點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自我維護,自我迷戀以及自我保護的觀點形式――這樣你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用自己的激情觀點來反對我的超越觀點:因為你們的激情觀點早已規定了:我們所實際出來的激情,比起你所逃避現實後的超越意義,來的更加有力更加實用。從此我就被你們所規定的規定性而讓我自身在你們的現實激情中成為了[二元化人格]傾向當你們從自身人性的最深處慣用[神仙]來指稱我的不切實際後,你們早已把我的思想綁架了,落入到你們的“人性”這位幕後大老板的手心上;以至於如果我在這裏再發表任何的愛情宣言時,你們就會有意有心地反映到:原來這位神仙也會跌落到人世間中;或者說:終於看到你正常的一麵――等等諸如此類的[自說自爽的條件反射]。因為你們以為超越者不應該感情用事,不應該被[你們的幕後老板]釋放出來。於是,我可以說的是:如果你們依然迷戀在自己的現實性和個人性之間徘徊,那麽你們所謂的愛情或感情等等美好人生,都隻不過是你們現實性和個人性的“人性附加產品”。隻是因為你們遊戲人間。
  說了一大段,似乎跟這次的主題毫無關係。然而我必須告訴你們的事:如果你們的現實性隻能提供你各種生活條件意義上的“心理要求”,以及如果你們的個人性僅僅是處理你各種人際關係形式上的“有目的性執著”時,那麽你們就在這種[心理要求-有目的性執著]這種封閉循環的日常議程中,讓你們對愛情的理解和認識永遠隻能停留在這種封閉循環的日常議程當中。因為你們在對自身現實的認同的情況下,逐漸地將社會生活完全等同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也就是說你們的幕後老板指揮你們將:自記=社會生活,反之亦然。如果當一個人將自己完全等同於社會生活時,不論是理性或感性永遠隻不過是自身社會生活的一種附加價值――也就是我們常行的[用手段過生活]以至於用手段來掌握女人的芳心,用手段來[尋找](而非建立)自己的女人:一個現實上的女人,而不是愛情上的女人。前者是遊戲人間的衍生物,後者卻被世人稱為保守主義者或不切實際者。可是你們似乎沒有察覺到:不論是自身現實性或個人性,其最大的基礎建設就是:不再相信人。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而不是人性)時不時地不再相信人,所以我們才會有自己的現實性和個人性。我們自私與野性,欲望與身體暴力等等塑造了[我們的不信任]這種自身的現實性和個人性,以至於我們就在自己的不信任中不斷地重複我們的自私與野性,欲望與身體暴力,然後再繼續塑造我們的不信任――以至於惡性循環。這也難怪,在不選擇手段麵前,除了保護自己排斥別人之外,再也沒有所謂的內心來觀照了;即使不排斥別人,至少也會利用別人。我們不是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這就是我們的人性宣言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既然我們的現實性和個人性的最終基礎和其標準就是:不再相信人,那麽我們所謂的愛情永遠隻不過是一種手段,一種心理需要上的某一部分擔保形式,以及生活中的點綴品――女人再也不是我們的對象,而是我們的要求
,我們的[購物廣場]
。要證明這一點,天映頻道有一部戲名為[十分愛];由方力申和鄧麗欣為男女主角。在這部戲裏:鄧麗欣所主演的角色原本在大學生活中是與男主角方力申
在一起的”,可是後來鄧麗欣背叛了他,方力申一氣之下就說“你會有報應的”;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報應]果然發生在鄧麗欣的身上:他的狗死了,阿姨從樓梯跌倒,他的新男朋友出車禍等等。故事就從這裏開始。圍繞著她身旁的朋友或室友的男女關係來表達都市人對愛情的不信任和遊戲人間。戲的最後一幕就是鄧麗欣聽了他朋友的一個故事後,就要去尋找她以前的第一任男朋友方力申。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當他開門,她發現到屋子裏麵有了女人。她隻好說聲打擾了就匆匆離開。可是過了沒有多久
,方力申跑了出去去追回他以前的最愛。原本以為看不到(機會)了,可是當方力申轉過
頭後,就發現到鄧麗欣坐在階梯上等他。他走了過去,她也站起來了她就很痛苦的哭泣到說:原來我以為愛情隻不過是一場遊戲,你騙我,我騙你的;我從來不敢接受別人的愛情,,因為我從來不相信人;其實我應該相信我身邊的人,相信愛我的人;當我朋友告訴我他的故事時,我才知道應該珍惜身邊愛你的人;那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麽頭腦裏隻是想到你。。。(抽聲哭泣)。。你不要離開我,你千萬不要離開我。。。。。我真的愛你的。。。。。讓我們重新來過好嗎?--當時我看完這一段告白後,我自己也哭了;就連現在重複寫出那段對白時,我也流淚了。因為我深深地明白每個現實中的人其實已經覺察到:自己的空虛和恐懼,以及自己的傷痛――可是我們從來都不管自己的[結局],我們隻是盡量地逃避自己的傷痛,然後用另一種[怨恨式的積極態度]來塑造我們的追逐(而非生活)――直到大家都厭倦了自己的無知時,才會意氣用事地表白自己的傷痛和怨恨。我們就是在傷痛中怨恨,也在怨恨中繼續的傷痛。我們一直在哭泣著,你們知道嗎?我們的怨恨就是我們的哭泣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愛情與麵包2(可笑的悲憫)
  • 通往直覺8:無意識“之後”
  • 兩篇不相關的文章:《愛情與麵包1:心靈篇》和《通往直覺7--生命中的人生,與人生中的生命》
  • 通往直覺6:人生的必要問題
  • 生活中的真愛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