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敗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巨大恥辱,也極度動搖了滿清政權的根基。滿清的戰敗賠款多達兩億三千萬兩白銀。這筆巨款相當於當時三年的全國財政收入。同時又割讓了台灣。如此慘敗,對於滿清,可謂是傾家蕩產。而倭國則籍此勝而一躍成為遠東強國。
回首曆史,對比甲午戰爭和八年抗戰,不禁會有這樣的疑惑:甲午戰爭何以不成持久戰?滿清滅亡後,中國內戰頻頻,國力衰弱,但尚能堅持抗戰八年而勝。由此反推,甲午戰爭時的滿清國力實在倭國之上,倭人雖傾國而出,其力難久,如果滿清能堅持戰爭,結果或有不同。
麵對這樣的曆史困惑,提出以下理解,也算拋磚引玉。
1) 滿清是異族政權,對漢族很疑懼。所以每逢對外戰敗,都極欲求和以防止國內動蕩。曾國藩激戰太平天國有斬獲時,鹹豐猶鬱鬱不樂,感歎道:“去了半個洪秀全,來了一個曾國藩!”而湘軍攻下天京(南京)後,湘軍將領也曾勸進曾國藩。所以滿清疑懼漢族正是情理,對外戰敗時它最大的擔心是漢族也乘機起事,一旦邊禍與內亂合流,則滿清覆滅可在旦夕。
2) 滿清的官僚們的顢頇自私。戰場上官員們貪生怕死,常常棄陣而逃。朝廷裏官員們擔心一旦戰事擴大、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財產未必能保全,所以主和。戰敗雖賠款割地,但款、地都是國家的,不損害官僚們的直接利益。
有些感想:政權如果缺乏民意基礎,政權利益同國家利益差異顯著,必然難以充分維護國家利益。官僚體製是政權的中樞,如果官僚們缺乏民意基礎、隻能代表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的親友的利益,那麽相應的政權的衰敗也是曆史的必然。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